APP下载

教师情绪归因与疏导

2009-11-02钱凌晨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09年9期
关键词:情绪情感教师

钱凌晨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不难发现教师因诸多因素,时常产生焦虑、烦躁、忧郎、易怒等各种不良情绪,且以不同的状态和方式表现出来。面对这些情绪如果不及时进行理性分析、合理疏通、有效引导。任其传播蔓延,将会干扰和影响整个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1角色定位偏颇。一个人只有热爱教育这份事业,保持以职业为荣的信念和操守,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同时得到一种体现人生价值与收获幸福喜悦的成就感。然而在市场多变、价值多元、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物质待遇逐渐成为衡量一个人工作价值和社会贡献的重要因素,教师所坚守的职业信念和人文精神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逐步演变为物质享受大于精神享受的渴望。有些教师移情别恋,下海经商,热衷于有偿家教,搞第二职业。对本职工作缺乏原先那种专心致志,失去了满足感和价值观,产生了心里空虚,角色定位发生了偏移。加之社会上有些人看不起教师。于是少数教师也不把自己当同事,教育的神圣与神奇在心目中暗淡了许多,随之而来的消极怠工、乱发牢骚也就“顺理成章”。

2沟通能力削弱。人际交往在工作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交际打上了历史文化的烙印,走进新的时代,就显得十分玄妙。相对而言,学校的人际关系更为敏感,教师的交往空间相对狭隘。一方面受职业特点的限制,多数教师与社会交往不多,信息与情感沟通不畅。被人们喻为“书呆子”的教师,不愿广泛接触社会。这种封闭心理造成了交流行为的短缺和沟通能力的下降;另一方面,少数管理者权力过于集中,家长制作风,缺少民主自由的空间,武断的管理形态,对教师沟通行为的形成和交际水平的提升设下了一道无形的屏障。如果管理者再有失公允。处理事务不得人心。就更会导致教师人心涣散,情感跌落,且没有情绪宣泄的渠道和余地。

3自我信念下滑。随着现代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不断提升,教师在基本功、技能实践、业绩奉献等方面,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社会诸方面的评判与监督,所以很多教师为了适应时代和社会,对自己的要求不断加大筹码。甚至到了忍辱负重、无法承受的地步,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也不愿面对,恨己不成钢。加之少数教师的确缺乏应有的厚实基础和相对潜能,处于边缘地带,导致工作的信心不足,外界的评判成了难以摆脱的沉重负担。一段时期苦闷彷徨,心有余而力不足,望洋兴叹,于是各种情绪纷至沓来,接蹱而至。

4行为职能疲软。工作压力的长期累积,部分教师不明原因的焦虑、不必要的忧愁随之而来。食欲不振、头晕目眩时有发生,教学的激情和士气受到了较大的损耗,行为职能逐步疲软,工作被动应付,敷衍了事。不认真备课,甚至不备课就上课,教学方法机械呆板,缺乏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对学生也失去了原有的那份饱满的爱心和耐心,甚至对学生家长态度不温和,语言不检点,抱怨领导,埋怨同事……

教师不良情绪的产生,除上述内在因素外,也有外在因素的影响。

1频繁督查的误导。我们认为,学生的学习压力是一时的,十年寒窗,匆匆而过;教师教书育人的压力持续不断,伴随大半生。上级和主管部门的调研考查、测试摸底、考核评比,在教师头上几乎是轮番“轰炸”。领导往往看重的还是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分数,这是教师无法绕开的心病。要求过于苛刻,暂且不论,而且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师期待一致、要求统一。不能因人而异、区别对待。每次调研测试下来,同类学校比,同年级比,同学科比,同轨教师比,为教师定格次,并张榜公布,美其名曰:表扬先进,鞭策后进。教师之间相互攀比,恶性竞争,人际关系高度紧张,教师情绪此起彼伏。

2学生方面的影响。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依赖性强,学习上怕吃苦又不自觉,几乎没有抗挫折的能力。学生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不比从前。加上网络进程的不断加快,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拓宽了,对教师这一“知识的化身”产生了怀疑,对教师的威信形成了挑战。一部分学生因沉迷网络而经常迟到、旷课,上课萎靡不振,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增加管理教育的难度,造成少数教师担惊受怕、心慌发怵。

3夹缝之中的行走。在素质教育的田地里,教师进行着教育科研教改,各种公开课、竞赛课、评比课蜂拥而至。教师既要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又要在内容与形式上认真钻研、不断探索。而应试教育的阴影好像还没有销声匿迹。甚至在有些学校还很有市场。在这杆铁旗下,教师又要回归“现实”,埋头苦干,拼死拼活抓分数、抓升学。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先行”者,忙得热火朝天,好像雾里看花;教师又是应试教育的“淘金”者,干得实实在在,好像板上钉钉。教师就是在这道夹缝中左右开弓,上下沉浮;既眼花缭乱,又昏昏沉沉;身心憔悴。疲于奔命。

面对诸多不良情绪,大家应该怎么办呢?我结合工作中的观察与思考,提出四点建议。

1以身示范,做情绪的正确表达者。一个人(即便是比较完美的人)不可能没有情绪,也不可能不发泄情绪。做领导的同样是人不是神,有时也会“闹”情绪。管理者要为教师做表率,分场合、有分寸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绪,不要刻意地为了自己的“尊严”和“权威”,而过于理性地掩饰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适度地在教师面前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以表示范而不迁怒他人,让教师明白表达情绪是个人所享有的权利,引导教师看准时间、地点和对象,用一颗平常的心传递心中的情感,有理有节地倾吐自己的意愿,就事论事、直言不讳,而不是借题发挥、指桑骂槐。

2循循善谤,做情绪的主动引导者。教师心中有怨气、怒气。难以释怀,找人发泄倾诉,这很自然也很好理解。而多数教师又总想找领导理论,评个公道、讨个说法,以此来倾吐胸中的郁闷与不平。公平正道、善于倾听、赢得教师信任的管理者,无疑是教师一个很好的宣泄对象。这时要不失时机、敞开胸襟、从容大度地去热情接待、诚心倾听。不能因工作繁忙而拒之门外;不能因琐事烦恼而敷衍塞责;不能因方法简单而弄巧成拙,火上浇油。而应该心平气和、真心实意地聆听教师的诉说,在倾听的过程中积极思考、认真分析、抓住要领,用最好的案例,特别是用自己亲历亲为的类似体验,捧着一颗知冷知热的心,进行情理交融、循循善诱的开导和劝解,帮助教师梳理来龙去脉、厘清前因后果、稳定思想情绪,在平等和谐亲切的情感互动中,让教师的情绪得到有机“释放”,达到心理适度平衡。在平静、平衡的状态下,主动进行理性疏导、巧妙干预、有机教导,让情绪平缓地走进理性化的发展轨道。

3沟通交流,做情绪的自觉防范者。学校领导就是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要尽量缩短与教师的角色“距离”,减少与教师的心理“位差”,多与教师沟通交流、促膝而谈,增进彼此间的融洽和信任。

同时结合工作实际,根据教师的兴趣爱好,开展党团、工妇、科研、文体等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活动。消除思想疑虑、缓解工作压力、张扬教师个性、净化教师心灵、优化人际关系。特别是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考核奖励等敏感方面,要探讨教师的思考。把握情感走向。根据不同情形、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方法,有的放矢地介入教师的内心感受,体察教师的情感状态,进行有效防范。对那些心中有怨气又不愿吐露的教师。要融情寓理,主动沟通交流,实事求是地把情况解释清楚,求得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及早消除教师心中的困惑与不解,达到“活血化瘀、疏浚畅流”的理想效果。

4消化理解,做情绪的理性驾驭者。管理者要引导教师主动接近和悦纳他人,学会尊重、理解别人;善于合作、娴于协调;对他人的长处不妒忌、短处不诋毁;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坦诚交流,和谐相处;一起走进互惠多赢的共同体,何不乐哉。其次要学会认识、理解社会,认清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角色;正确分析形势,明辨是非,自觉化解自身与社会的心理冲突,体现对社会的感恩。再次要学会认识、理解自我。充分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以及性格爱好,树立良好形象,体现人生价值,对自己的情感、行为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自觉力。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注重理解感悟,修身养性、融入自我。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情感充沛、富有理智、行为规范,具有较强的自控力。且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和清晰的目标,职业规划恰如其分、切实可行,既不能高不可攀,又不能唾手可得。避免因期待过高引起焦虑烦躁而导致迷失自我。及时调整实现目标理想的途径和策略,正确理解前进中的困难,“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万事万物皆不能称心如意、一帆风顺、一马平川,要有正视曲折、战胜风险的心理准备和承受能力,正确处理好成败得失的情感归因,把握意志情感发展的主动权。体现成功快乐时不好大喜功、忘乎所以;经受挫折失败时不垂头丧气、怕苦畏难。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意外与不测,心中不慌,脚下不乱,勇于挑战,果断处置,表现出从容大度、虚怀若谷的情怀和智慧。总之。各种情绪的生成、扩展、缓冲、疏导。外在力量的引领固然重要,最根本的还是靠自身的理性思辨,自己才是情绪的真正主人,消化理解、自我调整才是疏导情绪的最好药方。

猜你喜欢

情绪情感教师
情感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台上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情绪认同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