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
2009-10-31骆玉明
骆玉明
他的某些念头确实是有意思的,譬如:老百姓并不真的需要统治者的仁德与恩惠,倒是统治者需要这样的表演
中国的一句成语,叫“怨天尤人”,很常用的。
以情绪强度的次序来说,应是“尤人怨天”。人们在日常生活里遇到不公平的倒霉事情,免不了要指责旁人,但若是遇到太大的灾难,就不止于“尤人”而要“怨天”了。《诗经》中就屡见怨天之语,譬如“民今方殆,视天梦梦”——人民生计艰难,老天却是一副昏沉不醒的样子。关汉卿的名剧《窦娥冤》中,那位无辜被处死刑的孝妇痛号道:“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在“怨天”的情绪中包含着一个潜在的前提:人世的公正和合理,在根本上应该是有保障的;换言之,人类是被一种超越的力量所关爱着的。在宗教文化中,这种伟大的力量显身为人格化的神,它保证终极的眷顾和最后的公正。这一种信赖多少类于孩童对父母的感情。而在基督教中,我们确实看到上帝被描绘成父亲的模样,祈祷的语言往往像孩童对父亲的诉求。
在古老的时代,恐怕没有一位哲人像老子那样冷峻而深刻地指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刍狗”是草扎的狗,用于祭祀仪式,其意义类似于现在的花圈。当祭祀进行时,刍狗被郑重其事地放置在鬼神的灵位前,而一旦仪式完毕,它就被随便地扔到路旁,任由人猪狗羊去践踏。天地间的万物,莫不如此罢?各自以某种形式存在过,而后化为残渣废料。天地是自然的,自然的世界毫无感情,也就说不上仁爱之心。河里活着的鱼虾虫豸,忽然水干了,多少万生灵立即枯死。人类同样受这规则的支配,并不特别为天意所爱,巨大的灾祸降临时,山崩地裂,洪水滔滔,人们在震惊之余会无奈地意识到这一点。
在“天地不仁”之后,是一句听起来更为骇人的话:“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圣人”在《老子》中表示理想的统治者。在老子看来,理想的统治就是效法于道而顺应自然,因此“圣人”无为;如果说一定要做些什幺的话,也仅仅是维护自然的生活方式,让老百姓各自耕耘纺织,生息繁衍,度过他们的一生。他不需要格外地“爱护”人民,当然也不需要仇视人民。
老子的这些话常常被引用来表达悲愤的情绪,但在老子的本意,这只是平静地说出“理所当然”之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其实是一个智慧的判断。纵使它的提出不是为了激励人们有所作为,由此作引申的思考,却令人们能够面对冷酷的现实,背负起自己的灾难与痛苦。在这样的处境下,人并不一定会失去信心和勇气,相反可能变得更为坚毅有力。中国人自古以来具有一种坚韧的生命力,与“天地不仁”的认知不是毫无关系的。
“圣人不仁”也并非全然无法理解。“仁”在儒家那里固然有近乎完美的意义,但老子以及庄子却看到它的危险性:当统治者努力“施仁政”的时候,他正在试图用自己的情感和意志支配民众。“爱民如子”很好吧,难道不要求民顺之亦如“子”?万一老百姓不能理解“圣人”伟大的理想,感受不到他的“仁爱”,而只想自顾自过一份小日子,难道不要把他们整个明白?当“仁爱”成为支配他人的理由时,它滑向暴虐并不需要很长的过程。
“以百姓为刍狗”听起来确实有一股冷漠的味道,这是《老子》的一个特点,它很少有温情的表达。但至少,《老子》说“刍狗”,只是为了表明人和万物一样,只是自然的、暂时的存在,都只享有其应有的过程而终归于虚无,并不表示鄙夷。真正可怕的是,当统治者以“圣人”自居,号称其“仁德”如阳光普照、雨露广被时,其实视百姓如草芥,随意地取用随意地抛弃,毫不恤其遍地枯焦。
毫无疑问,老子只能在他所处的历史条件下理解和设想人类的生活。但他的某些念头确实是有意思的,譬如:老百姓并不真的需要统治者的仁德与恩惠,倒是统治者需要这样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