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宣传要统筹好“五个关系”

2009-10-30金厚勋

群众 2009年9期
关键词:舆论监督淮安新闻宣传

金厚勋

随着新中国成立60周年喜庆日子的日益临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不断深入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破解发展难题的有力推进,统筹做好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显得越来越迫切、越来越重要。从我们淮安的实践看。做好新闻宣传工作要重点统筹好以下五个关系:

一、统筹好重点宣传与常规宣传的关系。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是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舆论引导工作的常规形态。在做好这些常规宣传工作的基础上,必须根据变化了的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和新要求,牢牢把握和适时调整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的重心,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宣传摆在突出位置进行突出处理。一是切实加强经济宣传,坚持把经济建设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核心价值”导向,作为舆论引导的首要任务,紧紧围绕保增长促发展这一主线,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机遇,坚定信心、抢抓机遇、破解难题、克难奋进。二是突出抓好学习实践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宣传,引导人们深刻理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根本途径。三是深入推进“五大建设”的宣传,围绕构筑大交通、培育大产业、发展大流通、繁荣大文化、开发大旅游。策应江苏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借“港”出海实现海河连通、扩大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打造台资积聚新高地等,引导全市上下加深对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的理解与支持,形成共同推进的良好氛围和强劲合力。

二、统筹好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关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是新闻宣传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从淮安新闻宣传的实践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新闻宣传的需要来看,正面宣传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对外,可以提升形象、扩大影响;对内,可以凝魂聚气、激励鼓劲;对公众,可以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对社会,可以维护稳定、促进和谐。舆论监督既是新闻宣传的重要职能,也是社会和谐稳定必不可少的“稳压器”和“平衡阀”。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相互补充,相互作用。但是舆论监督也不是随时随地随便可以使用的万能“宝盒”,它和正面宣传一样具有“双刃剑”特性。对于舆论监督,首先要正确认识、高度重视、充分尊重。不断改进和加强;其次要善于关注主流,对内尤其需要舆论监督这柄利剑,而对外则要坚持把淮安美好的、积极的、主流的、有利于创造良好环境与形象的东西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宣传推介,包括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成果的宣传,历史古城、文化名城、生态水城、工业新城的名片推介,“周恩来故乡”文化氛围的营造,“淮扬名菜香天下,美丽清纯洪泽湖”的城市形象展示等;再次要讲求实际效果。既要发挥好其特有的作用,保护和尊重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要体谅和理解地方与基层的“苦衷”,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最后要注意方式方法,总体上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改进方式、关注承受力,把握好度,对同一个地方和单位,批评报道在时间安排上不宜过于紧密。舆论监督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因此有时候完全可以把“公开报道”变为“内部参考”,通过内参的形式“报”给能够解决问题的党委、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单位。

三、统筹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服从服务于社会效益,是新闻宣传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报党刊和广播电视等新闻单位,不讲经济效益不行。新闻媒体作为一种先进文化的载体,设备要添置,设施要具备,事业要发展,没有钱不好办。但是党报党刊和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喉舌,作为我们党宣传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传播先进文化、传达社情民意的主阵地,作为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的公共资源,要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第一,宣传和经营要分开。如果新闻单位的采编人员与广告、发行、“三产”等人员合一,让经济效益和利益分配来支配新闻报道,就不能保证新闻宣传的公正性,不能保证舆论导向的正确性。第二,广告宣传可以做,有偿新闻不可为。有的地方和单位重视广告宣传,借助新闻媒体树立良好形象,扩大知名度与美誉度,提升对外影响力。适当的广告宣传对媒体和合作方都是有益的,但是新闻媒体必须讲政治,必须牢牢把握好正确的导向。必须按照新闻规律和新闻纪律行事,严格把关,不能出卖版面和频率、频道、节目等。新闻宣传工作者要讲政治、讲导向、讲大局、讲纪律,不搞有偿新闻。新闻一旦与金钱和“铜臭味”挂上钩,其真实性、公正性和原则性就会黯然失色,党和政府的权威与形象、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会受到损害。即使是广告宣传,也要讲社会责任,失实的、夸张的、言过其实的广告,以及低俗、媚俗、粗俗的广告,坚决不做。第三,要有序竞争。随着媒体的快速发展,淮安的广告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广告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无论是新闻媒体之间,还是新闻媒体与广告客户之间,都应遵循自愿互利、公平竞争、平等“双赢”的原则,不伤和气,不伤大雅,不伤体面。

四、统筹好对外宣传与对内宣传的关系。对内宣传重在发挥新闻宣传的优势,致力于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致力于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导向、鼓劲、造势,致力于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提振信心、提升活力,致力于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对外宣传是新闻宣传的延伸和拓展。是对内宣传的放大和张扬。我们在致力于对内引导鼓劲的同时,还要着力搞好对外宣传,努力扩大淮安的知名度,努力提升淮安的对外影响力,努力树好淮安的良好对外形象,努力营造好淮安的外部舆论环境。一要把对外宣传作为分内的事情,与对内宣传一起抓,抓落实,抓出成果。二要按照“大外宣”思路。整合资源,做活外宣,从内部机构的整合、人员的调度、机制的创新、载体的运用、媒体的选择等各个方面。建立灵活高效、务求实效的大外宣格局。三要主攻大报大台,主攻主要版面、黄金时段、名牌栏目,主攻“拳头”产品、精品力作。四要有目标意识,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报道任务,特别是各级主要主流媒体的上稿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要利用好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好机遇,抓好题材规划,抓好选题策划,抓好责任主体,抓好措施落实。

五、统筹好传统媒体宣传与网络媒体宣传的关系。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等传统主流媒体以其特有的指导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成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喉舌。近年来,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蓬勃兴起,新闻网站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大众传播媒介,手机从单纯的通讯工具摇身一变为“第五媒体”,而且正在以五倍于当年互联网的速度飞速发展。这些新媒体极大地改变了旧有的新闻传播方式,对传统媒体形成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媒体格局和舆论传播形态的变革产生巨大的“化学作用”。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首先,作为网上意识形态的主管者,宣传部门和新闻宣传工作者必须顺应变化了的舆论传播格局和舆论引导态势,努力增强掌握和驾驭新媒体的能力与本领,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开展网上正面宣传,切实强化网络舆论引导,在淮安的网上营造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舆论氛围。切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通过整合网络资源,逐步做大做强淮安的重点新闻网站,不断增强新闻网站的淮安特色和互动功能,不断探索网络宣传管理的新办法、新措施,增强淮安新闻网站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其次,面对网络等新媒体的挑战,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主动应变,积极应对,借助自身拥有的资源优势,建立、做大和提升新闻网站的规模与品质;依托自身报道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实现报网、台网的资源互通、优势互补、信息互动、发展互推;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努力破解传统媒体的发展难题,探索推进传统媒体的数字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除上述两点外,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新闻素养、增强媒体意识,把运用、驾驭和应对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作为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的重要方面,切实增强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情况下的新闻应对、处置和媒体危机化解能力,善于和媒体、记者打交道,善于通过媒体和舆论开展、推进工作,善于运用媒体、利用舆论推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责任编辑:丁和平

猜你喜欢

舆论监督淮安新闻宣传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梨园寻梦淮安缘
凝眸古城淮安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新媒体背景下的人大新闻宣传
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方法的创新实践
企业电视新闻宣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