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之源

2009-10-30省委研究室常州市委办公室、研究室

群众 2009年9期
关键词:科教常州产学研

省委研究室 常州市委办公室、研究室

近年来,常州市委、市政府从自身实际出发,把产学研结合作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生命线,坚持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以产业升级优化经济结构,走出了一条“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发展路子。今年1月,温家宝总理来常州视察后充分肯定:“常州的这条路子走对了!”产学研结合的“常州之路”,是紧贴本地产业发展需求,以企业为主体、平台建设为载体、项目联结为纽带,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之路,是在科教实力相对薄弱地区有效集聚优质资源、构筑创新优势的跨越发展之路,是常州市立足市情实际,勇于实践、奋力开拓,加快科技创新、推动科学发展的成功探索。

一、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率先开启“科技长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刻影响和新科技革命的快速发展。区域发展的动力和竞争的实力越来越取决于科技创新的能力。常州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是常州未来腾飞的发动机,但面对市情实际,创新不能盲目复制别人的模式与路径,必须扬长补短,走符合自身条件与特点的路子。他们把“经科教联动、产学研合作、校所企共赢”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突破口,坚持教育、科技为经济服务,经济支持教育、科技发展,大力推动本地企业与国内外大学大院大所合作,促进各类科技资源向常州集聚,为科技创新插上腾飞的翅膀。

常州市委、市政府已连续4年组织大规模党政企业家代表团,北上南下开启“科技长征”。他们走进50多家大院大所大学,开展100多场产学研合作和科技对接活动,足迹遍布北京、大连、哈尔滨等20多个大中城市。仅中科院一个单位,市委书记范燕青就带队拜访了12次。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常州市已引进了中科院、清华、北大、南大、中科大等30多家著名大院、大学、大所派驻分支机构,科技成果超过3000项,一大批科研“种子”在常州企业生根开花。

二、以科教城平台建设为核心,激发“核聚变”到“核裂变”的创新能量

常州举全市之力,精心打造科教城创新平台,依托平台建设。促进产学研各种要素从“聚变”到“裂变”的转变,实现创新与创业的水乳交融。

从“学”字入手,建设一流高职教育基地。产学研结合,学为基础。2002年,常州市从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常州职业教育的优势出发,根据“资源共享、集约发展、内外开放”的建设理念,集中规划和建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园区。先后建成现代工业中心、公共信息平台、创新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体系。

从“研”字突破,打造一流的研发机构集聚区。产学研结合,研是核心。常州科教资源相对于“学”和“产”,最为薄弱的是“研”。2005年,常州市把大学城拓展为“科教城”,围绕当地产业需求,积极引进国内大学大院大所到园区建立研发机构。中科院率先设立了12个分中心,清华、北大、南大等相继跟进,呈现出“常州无名校,名校汇常州”的新格局。同时,积极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引入跨国企业研发中心和国外科研机构,建设国际化的研发机构集聚区。目前,科教城已形成技术转移中心、研发中心、人才集聚中心、科技创业中心、国际科技合作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等六大平台,各类研发机构70多家,各类研发人员6000余名,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计算机芯片、新材料等领域形成了强大的研发实力。

从“产”字聚变,形成一流的孵化和产业化基地。产学研结合,产是关键。常州市投资50亿元启动科教城三期建设,打造国际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基地及江苏新西伯利亚高科技合作中心。科教城集技术创新、现代产品设计制造、人才培养和成果推广于一体,已成为极具辐射力、扩张力、爆发力的区域创新之“核”。越来越多的产学研项目、人才向科教城集聚,一大批科研成果在科教城基地孵化转变为新的产业项目,爆发出了“核裂变”的巨大能量。近两年来,科教城已转化科技项目193个,达产后将实现产值50多亿元。

三、以“四不象”管理体制为支撑,构建柔性灵活、开放多元的新机制

产学研结合之所以成为一个普遍性的难题,难就难在缺乏一个能使产、学、研各方高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常州市委、市政府打破常规、不拘一格,探索政、产、学、研、金有效整合的利益机制、组织机制和永续发展机制。探索建立独特的“四不象”模式:产学研各自的角色既是大学又不完全像大学,既是研究机构又不完全像一般科研院所,既是企业化运作又不完全像企业,既是事业单位又不完全像事业单位。这种“四不象”的体制模式集成了产、学、研的杂交优势,增强了产学研之间的合力,既加速了科研单位成果的市场化、产业化。也提升了企业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能力,取得了共生经济效益,实现了各方互利共赢。其活力特点体现在四个方面:

多元。在创新主体上鼓励多元。研发中心、中介服务机构等单位,既有科教城管委会办的,也有大学、企业和研究院所办的;既有法人机构,也有非法人机构。在研发项目上投人多元。有以企业为主、研究所参与、政府支持的投入模式,也有企业、研究所、政府、个人及风险投资等多方共同参与的投入模式,还有完全由个人出资的投入模式。这种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改过去产学研筹资难的局面,形成覆盖科技成果转化全程的多元资金供给,吸引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更紧密的合作,成为产学研合作的驱动力,加快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在分配导向上体现多元。通过技术入股、订单研发、技术转让、项目分成、股权激励等多重方式,让人才获得知本报酬,让成果体现市场价值,让企业和科研机构获得投资回报和经济效益。

灵活。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决定选择项目与科研机构进行合作,自主决定合作项目研发方向,确保从源头上实现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对接。一个科技项目,政府支持与否,也以企业或风投公司是否投资为标准。对引进和建立的研发机构,要先有研发项目,再找合作伙伴、找产品市场,然后才招兵买马、买仪器设备建实验室、圈地盖楼房。企业看中投入了,政府在启动经费、引进人才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配套给予支持。目前,全市96%的研发机构设在企业、90%的研发投入来源于企业、75%的专业技术人才在企业、61%发明专利申请出自企业。

柔性。适应知识资本化、创新个性化发展趋势,用柔性机制和A、B角的思路建设人才队伍,让人才在常州有事业可干、有利益可得。对于一部分海内外技术带头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让他们成为A角,采取邀请短期讲学、联合科研攻关、提供技术咨询、设立专家工作站等形式,让人才来去自由,为推动常州科技创新效力。与此同时,选好全日制人才B角,鼓励、帮助他们落户常州,成为本土“植根性人才”。近3年,全市共引进博士183人,硕士2727人,常州市领军型海归人才创业团队136个,江苏省“双创”团队32个。

开放。拓宽视野,积极引进俄罗斯、法国、以色列、美国、加拿大、英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

机构和企业到常州开展合作,共同打造国际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基地。推进资源共享,现代工业中心、现代设计研发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都向企业、学校、研发单位开放,提供培训、实验、研发、加工、测试等服务。通过产学研对接、公共装备平台、研发机构的实验室以及与企业共建实验室等路径,最大限度满足常州及周边企业的创新需求,实现开放式创新。

四、以项目联结为纽带,培植“研”在院所、“发”在常州的产业新优势

常州市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把项目作为纽带使产学研成为有效合作的共同体。

优选项目。他们以本地产业需求为重点,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当今科技发展方向。选准选优合作项目。一是围绕地方支柱产业优选项目。如与北京自动化所、沈阳计算所、兰州大学合作研发,优先发展轨道交通、FMS柔性生产线、高性能聚酯复合材料等项目,努力推进产业集聚、打造产品集群,力争形成新一轮发展的支柱产业。二是根据国家产业导向优选项目。与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成都有机所等单位合作,将碳纤维T700、聚合物锂电池等科技成果产业化,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优选项目。常州与日韩、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渠道,引进转化了“纳米Ti02在充电池中的应用”等国外先进成果40多项。围绕新能源汽车这一世界科技前沿技术,常州市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发第一代纯电动汽车,投产后两年内可实现3-5亿元的销售收入。

促进合作。根据项目特点,采取多种形式,促进产学研有效合作。一是契约型。由企业提供项目技术要求和经费,以契约形式委托高校、科研院所开发项目。二是共建型。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按照协议共同建设研发机构。近年来,常州先后与数十所高校签订协议,共建研发机构,开展多层次、全方位产学研合作。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签署产学研平台建设协议,建立了“校企联合研发中心”,提升了企业技术发展的创新能力。三是组合型。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将各自的部分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起来统筹规划、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组建实体性产学研机构。江苏安格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四川大学等高校共建研发机构,不仅在无卤阻燃材料等项目的技术开发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对公司内部研发人才培养和水平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四是转化型。企业整体承接院校高水平科技成果,新建高科技公司,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如太平洋美诺克公司转化了国家863计划西安细胞工程基地5项发明专利成果,推进癌症诊断试剂产品产业化。

加强对接。“十一五”以来。常州每年组织国内外产学研合作和科技对接活动超过30场,引进国内外科技成果3000项以上。仅2008年就签订技术合作协议金额达1.35亿元,实施重大产学研合作产业化项目114个。目前,全市已培育输变电设备、轨道交通装备、高分子材料等15个高新技术产品群,形成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及环保、新材料和生物技术及制药医药五大产业。2008年,常州市五大产业规模以上产值达297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7,2%。

五、以创新政策和高效服务为保障,营造产学研合作的最佳环境

常州市按照法制、诚信、高效、共赢的原则。以一流的政策环境、一流的人居环境和一流的创业环境为目标,努力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学研合作最佳环境。在中国社科院等权威机构、媒体举办的“最具创新绩效城市”评选活动中,常州市名列第三,“政府创新能力”位居第一。

提供优惠的政策环境。在投入政策上,以加大财政投入带动社会投入。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从2004年的1400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2.99亿元,每年新增的科技三项费用全部用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建设。2008年,常州在产学研合作项目上的各级财政投入达9615万元,带动企业投资8亿多元。在税收政策上,常州率先建立落实自主创新税收政策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企业可按实际发生技术费用的150%加计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真正把优惠政策100%兑现到位。仅2008年,全市就为各类企业创新抵扣应纳税所得额2,5亿元。在信贷政策上,常州在完善信贷支持科技创新长效保障机制的同时,把获得科技计划项目支持的企业以及产学研合作项目。积极推荐给各金融机构,争取各金融机构科技贷款支持。2008年,全市各金融机构科技贷款达到20多亿元。

营造优良的创业环境。一是加大创投支持。利用民营企业资金雄厚的优势,成立了一批资金实力、投资能力、市场化运作能力较强的风投、创投公司。目前,全市已有21个专业化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公司,资金规模21亿元。为产学研合作成果加速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鼓励科技担保。产学研合作初期具有一定的风险。常州设立科技贷款担保专项奖励资金,积极支持科技贷款担保机构开展科技贷款担保业务。目前,全市共有2个科技贷款担保机构,共担保贷款4.5亿元,先后为1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为契机,加快知识产权中心和法律援助中心建设,坚决查处和打击各种侵权行为。保护产学研合作成果。2008年,全市申请专利9146件,其中发明专利1390件。

创建优质的服务环境。一方面,加大硬环境建设力度,把城市建设得更美,让人才在常州“安居”:另一方面,注重加强配套,推广津通“拿着皮包就能在这里办企业”的做法,建立规范高效的服务软环境,让人才在常州“乐业”。在人才服务上,除了落实好科技人才政策,常州特别注重加强对引进创新型人才的后续服务,市领导亲自做好“后勤部长”,在其子女人学、医疗、住房、环境营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中介服务上,围绕科技信息、技术推广、产品检测等,建设好生产力促进中心、佰腾网等一批专业化、社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产学研合作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务。在企业服务上,倡导“支持企业天经地义、服务企业关爱有加”的理念,全方位提升创新服务水平,努力使常州成为商务成本最低、各类服务最佳的地区。

(调研组成员:刘松汉、钱钢、王国亮、阮君华、杭华、殷雪青、陈建共、王杰强、吉英平)

责任编辑:金雯

猜你喜欢

科教常州产学研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科教导刊》征稿函
常州的早晨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科教之窗
科教之窗
科教之窗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