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习练杂谈
2009-10-30龙力子
龙力子
一、太极功法的文化境界
《易经》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拳谱曰:“太极者,阴阳之母也。”以太极而名功法曰“太极功法”,全称应是“太极养生修道功法”。此功法起源于道学。三丰祖师曰:“太极拳乃人道之基。”它从一开始就是道家“性命双修”的一种方便法门。依照本门李派太极秘传拳谱介绍,此功创始自轩辕黄帝,魏晋盛唐以降,薪火相传,代不乏人。此功法称谓在道门内部惯称“道功”或“道功拳”,另有出自熊氏(黄帝)的“八面熊拳”,南北朝韩拱月的“小九天”,宋代张三丰和明嘉靖张松溪传承的“内家拳”,唐道士许宣平的“三世七”,唐李道子的“先天拳”,清代杨禄禅的“绵拳”等等。不说武林中人,就说大家所熟知的晏殊、苏轼、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都是道家养生功法的实践者。太极功法是道学文化的结晶,而非好勇斗狠之粗俗手段。所以,古人曰:“以武修文,以武演道,假拳修道。”太极功法是文化拳,哲学拳,它是道家文化的组成部分,绝不同于只与别人论短长,分输赢,拼生死的外家武术。古语说得好:“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推而论之,取法乎下,也只能得乎其下下了!
国学文化源渊流长,太极功法流派纷呈。和谐年代,百花齐放,功法多样,风情万种,而国学太极文化核心之理为一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杨练陈,各由机缘。现代人要胸怀宽广,不要有门户之见。
二、太极标尺
太极拳门派众多,风格各异,即使同一门派拳架,练法也各有差异,有人打得很慢,有人打得很松,有人脚踢地很高……,评价这些太极拳,正如“盲人摸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的是人云亦云从众心理,有的则错用体操标准来评价。对此,众多的太极爱好者存在诸般疑惑。解决“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关键,就是要给大家一个既简单易懂,又公开公正的“标尺”。
1、看招——守中用中。任何招式的主攻部位都是与自己的中线重合的,这样才能做到以自己的“中”去击打对方的“中”,这是“用中”,“守中”亦然。例如,搂膝拗步的前按掌应与鼻口膻中的垂线重合一致,偏左偏右皆是谬误。
2、看步——虚实分明。行拳走架时,绝大多数步型都是单腿负担整体重量,只有重心唯一,虚腿才会“迈步如猫行”如履薄冰。
3、看腰——干动枝摇。以腰身为树干,以四肢为枝叶,行拳不是风吹树,而是树干主动摇来带动枝叶动,切实体现“腰为中枢”。
4、看手——形于手指。每式的运化中五指皆有“开窍领劲”的作用,每次发劲更要“五梢齐催”,一个招式中手型始终无变化,甚至手型不变打遍套路,这肯定不符合“形于手指”的老谱规则。
5、浪花万朵均不同。不同的练功阶段有不同的练功要求,对外表现也会明显不同。对自己不理解的表现形式要多从“道者反之动”来推敲。“一年如一日”的一个样子练功是不对的。那是因为没有进步,或者要领不对进步不了。在此尚须提醒大家注意演架、练架和用架三种不同练法的区别和意义。
三、太极内力
“内力”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人人都有,只是平常不注意发现而已。
当有一条恶狗在人后紧追不舍的时候,人会跳过平时跳不过去的壕沟——危急时刻人发挥出了“内力”。科学发现,在危急时刻,人的肾上腺激素会急剧分泌,促使身体机能超常发挥,从而使人做出平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于是,便有了前辈深夜墓地练功的方法,在非常的环境中激发出平时不易出现的非常功态(包括内力发挥)。通过一定的方法,可以逐步培养人对自身肾上腺等激素的调节分泌,这就是功力的表现。
由此可见,即使不练功,也有“内力”存在。“内力”人人都有,不足为奇,只是自我调节调动的能力因人而异,它是由个人练功收益的大小所决定的。
调动“内力”的方法,主要是发挥呼吸气的媒介和调动作用。深度呼吸催动横膈膜上下运动一挤压带动横膈膜上下的五脏六腑一起运动一在意识的主导下,五脏六腑的运动节奏与全身肌肉的伸缩节奏吻合一致而达到“六合”→内脏分泌旺盛甚至超常,就像打了兴奋剂催动全身发出和谐共振的力量——这个力量就是“内力”。所以,不必把“内力”说的“玄之又玄”。通过一定的方法,人人皆可练出来。
四、太极练法
太极内功练法,具体方法包括行拳、导引、吐纳、站桩、静坐等,但我认为更应该加上一个更普遍的内功修法,即看书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境界。只有思想境界高了,才能在普通的招式里面悟出别人练不到的东西,得到别人得不到的功力。
对于站桩,要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内部呼吸深度,强化内脏按摩和气血经络畅通,以及提高不受神经支配的肌肉动作力量等方面,由此得到内功伴随终生而受益。常人所注重的发达肌肉和力量,因肌肉容易衰老而不在此列,不属于内功。
在练功的实际方法上,应该“各有灵苗各自探”,要结合自身情况特点,不必拘泥于固定死板的方法。比较成熟的意念练法有,松柔法、一念代万念法、呼吸法、内视法等等。有一定基础之后,则行立坐卧无处不在练功,功在日常中,功夫在诗外。像太极功法的房中术、四两拨千斤等等,都仅是全豹之一斑。人通过太极功法的锻炼,能极大地提高自身功能,表现出超乎常人的一些能力,此即修为,是经过长时间苦修得来的。功夫功夫,就是时间的累积加上思想的悟化,就是长时间的悟练结合。所以,世上没有大力水手的“超级菠菜”,不要相信那些三天得气、七天结丹、十天隔山打牛的神话。功法、功夫,首先是时间的积累,不走弯路就是捷径,省力不省功,省功不省力,这是最浅显的物理规律。所以,称为“太极功法”而不叫“太极拳法”。完整的功法练习,外人看到的只是“拳皮”,练习者自己内心的感觉是外人看不到的“内功”。丢了内功的太极功法只能叫作“拳皮”,它已与外家拳肉搏术沦为同俦。
五、初学太极指引
1、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先要投明师,好的明师练拳明白,讲拳清楚,更会因材施教,做到“教学相长”。明师也有阶段性,就像学文化课,小学的老师和大学的老师不一样,绝非一人可以包揽,但是每一阶段都是必不可少的。明师也有相对性,“一字”师,“一招”师,三人行必有吾师。修行的关键也还要靠自己,孔夫子有弟子三千,而成材者不过七十二贤人,其中流芳后世的也不过几个而已。具体修炼原则是先理论后实践,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才不是“瞎练”“盲练”。虽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但如果手拿木棒去磨,功夫再深也只能磨成“牙签”。所以,练功不能傻练,悟练结合才是真。太极拳是文化拳,绝非一介武夫所能傻练出来的。说的明确些,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不走弯路,就等于学生走了捷径。对此,李派太极祖师李瑞东老先生就有“单练四要”与“双练四要”,告诉门人其中窍要。
2、按图索骥,纸上谈兵。太极拳招式皆有形象深刻的名称,千万不要以为这些名称是故弄玄虚,其中暗藏心法意图的指引。拳式名称是古人把窍门告诉你的重要途径。要学以致用,首先要学会按图索骥,纸上谈兵。例如,单鞭——按掌的鞭劲在哪里?海底针——海底在哪里?针是什么针?手挥琵琶——怎样才叫作“挥”?云手——要学螃蟹横行吗?云手三进如何讲?蹬脚只在腹上占_脚踢得越高越好吗?诸如此类问题。不要盲目相信名家表演,名称和古谱都有明确的讲解。
3、古传拳谱要会看。古传拳谱(主要指截止到中华民国初期的太极著述)由于受文言体例、历史局限和写作特点等制约,具有无序性(前一句是自练心得,后一句是对敌用法;前一句是练功过程,后一句是功成状态)、个体性(下式搂膝拗步,甲习惯用按掌击胸,乙说要发头捶,丙说要搂腿拿臂)、演变性(前辈的高探马要高探手掌学烈马腾空奋蹄,后人练成了高于胸齐的前按掌),如此等等。在此,提醒想学太极功法的朋友,要不断提高自身国学文化整体素质,要自己在《道德经》古原文里面读出自己的解释,看别人的注解版本只能人云亦云,又怎能活学活用?然而,只有先做到活学活用,才能一通百通成为太极大师,国学大家。
掌握了上面三个秘诀,你就会做到事半功倍练太极。
祝愿各位太极道友:
“悟练结合学太极,三年受益出门去;文韬武略自相长,朝野上下牧牛郎。”
责任编辑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