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中的科学性阅读
2009-10-30王有林
王有林
谈阅读,似乎是语文课堂上的专利,历史课谈阅读,好象有些牵强附会。实际不然,就新编初中历史教材而言,它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可读性。从教材的编写意图及每一个框题的结构上看,它从一些基本的、具体的、典型的事例出发逐步引出需要阐明的观点。这样的教材通俗、生动,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把握和利用好这一特点,就可消除学生上历史课的畏难情绪。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因此,在历史课堂上利用教材的可读性优势,适当教给学生几种阅读方法,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根据本学科教材特点,阅读的方法有三种:略读、细读、整体读。
略读,是指学生对所学的教材内容以最快的速度读完,并且根据教学目标和知识点的要求,找出教学目标规定的内容,在书中勾画出来。通过略读,对教材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并对不懂的问题能提出质疑。
细读,是指按照教学目标或教师的要求,学生自己分段分层次,进行阅读。读懂书中每个知识点的具体内容,以及弄清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细读教材是自学阅读方法的关键。只有通过细读,才能从知识结构、重点、难点上有深入理解,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牢固地掌握知识,为在实际中运用打好基础。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下册《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一框题时,细读应是关键。学生通过开始的细读,很容易找出“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及在“一五”计划期间,我国所取得的成就。这并不是教学目标的完成,还必须让学生通过细读,找出“一五”计划实行前,我国工业发展现状,从而说明只有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够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整体读,是指学完几节课内容后,学生对一课或几课内容进行整体阅读。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树立知识结构观念,克服分节教学中知识零散的缺陷。这种阅读是教师串讲之后,学生根据教材知识结构的框架,自行阅读,使之在大脑中形成整体知识结构。例如:在讲完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第3课后,通过整体阅读,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而进行的两大运动是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这样学生就对知识有一个整体把握,便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
学生阅读、自学教材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方法。但在学科教学中,教和学都是互相依赖、不可分割的。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学生阅读的同时,教师有力的指导在学生阅读自学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例如:在阅读教材前应向学生提出阅读提纲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加以解决;对学生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应给予点拨或讲解。阅读后,将教材知识按一定要求进行整理,利用图示、列表和比较等方法,在板书中体现出来,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
总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针对新教材可读性的特点和当代初中生的思想现状,因地制宜,就能探索出适合新教材特点的教学方法。为了使历史课教学尽快地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在历史课教学中谈阅读,是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提高师生素质的一种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