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应从小事抓起
2009-10-30赵艳明
赵艳明
人无高低贵贱之分,却有品德好坏之分,孩子的良好品德需要我们从孩子幼年时期开始培养。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就应该从孩子点点滴滴生活细节入手,有意识地培养他们,成为有教养、懂孝道、宽容谦让、有爱心的孩子。
一、身教胜于言教
《新三字经》里说:“人之初,如玉璞,性与情,俱可塑。若不教,行乃偏。教之道,德为先。”家庭教育须以德为本,促使孩子全面发展。如果在家庭教育观这个根本问题上出了偏差,孩子就有可能会出现品德问题。
怎样培养孩子的好品德呢?父母适时言传身教是关键。孩子喜欢有样学样,所有的品德都是从他接触的人那里“学会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父母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对待事物的态度,父母的兴趣爱好、习惯方式和动作,甚至走路的姿态和说话的腔调等等,都在无形中感染和熏陶着孩子。所以说,教育是无形的,是持续的,不是花钱去上几个课外班就能学来的。孩子接触到的一切对于他来讲都是教育,不同的是有的是正面的,有的是反面的。当父母把教育的目标指向孩子,自己的言谈举止却与教育目标背道而驰,这样的教育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其本身还会铸成孩子的不良品德。所以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二、教育孩子懂孝道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孝”为百善之首,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是至善的美德。我国拥有深厚的“孝”文化底蕴。《诗经》上有一句“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感叹和赞美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唐朝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是表达了对孝敬父母的渴望。而“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的古训,则督促后辈履行对父母的赡养和孝敬。
当前,大多数独生子女有一个通病:孝敬父母的意识越来越淡薄。他们只知道向父母索取关爱,却不愿意或不懂得孝敬父母。“养儿防老”的意识逐渐淡化,家庭教育中的问题也随之越来越明显。今天的孩子充分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美好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孩子的自私和贪婪。加强对孩子思想品德教育,应以孝敬长辈为突破口,让孩子学孝、知孝、行孝。
古人云:“言为心声。”语言是一个人内在思想和情感的外在体现。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为此,鼓励孩子经常对父母、长辈进行问候,说说体贴或感激的话,例如:“爸爸、妈妈,您们辛苦了!”“生日快乐”等等。家长还要多带孩子看看双方的父母及长辈,经常打电话问候老人身体状况,以身作则地孝敬长辈。
三、教育孩子宽容忍让
宽容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品质,更是中华传统美德。宽容不是胆小无能,而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大度。一个人要有清浊并容的雅量,用一颗宽容的心去理解别人原谅别人,才可能不为身外之物所累。我们要常常告诫自己一句话就是:心有多宽,路有多长。一个人有了宽大的胸怀,有了可以容纳万物的心,才能够成就一番事业,才能够快乐而幸福地生活。
教育孩子摆正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让他懂得他只是家庭中的普通一员,不能对他娇惯,不能无限度地满足他的要求,不能给他特殊权利,让他高高在上。必要时让孩子有一些吃亏让步的体验,教育孩子当别人不小心踩到你,你应该摆摆手,说声没关系;当别人弄坏了你的东西,向你道歉时,你也应该宽容地付之一笑,以锻炼孩子的克制能力。多给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使之从中得到锻炼,让孩子在发生矛盾的后果中体味到只有团结友爱、宽容谦让,才能享受共同的快乐。
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门教孩子如何做人的课程,它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孩子品德的形成源于他(她)对生活的体验、分享和感悟,只有源于孩子生活实际的教育,才能引发他们发自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让孩子在生活中接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