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园细雨杏花红
2009-10-29肖映铭
肖映铭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最终的落脚点是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否有效,不是看一堂课中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了多少,也不是看信息技术运用的技术含量有多高,而是看信息技术是否促进学生的学习,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这些恰好是传统教学手段实现不了的,或是达不到这样的效果的。
一、教材分析
《春日晨景》是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内容,课文向我们展现了一幅热闹、和谐、如诗如画的春季图景。由于二年级的学生生活阅历浅,大多数学生对“五更”的概念、“轻烟”的情景、“杏花”的形象、“小草满坡”的景象不清晰。因而本节课单纯凭借教师的讲解,不可能使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建立形象画面,不足以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体会那如诗如画的春季美景图,更不可能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融入那幅美景之中。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并理解本课生字词,认识多音字“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受课文大意,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想象、感悟的过程中,反复诵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对春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意境,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美景图。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通过查字典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二年级的孩子还不具备将文字描述的抽象内容转化成形象、直观的画面的能力,所以他们的想象往往只是凭空而来的。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杏花是什么样的、五更是什么、小草满坡的景象没有清晰的认识,在这样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想象,效果可想而知。
为此,可以利用媒体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将学生没有生活经历、难以理解的内容加以突破,提供给学生建立形象画面的素材,从而使学生理解词语,有所凭借地展开想象。
2.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课堂伊始,教师将本课清新的画面配以优美的音乐,并感情充沛地进行范读。清新淡雅的音乐背景下,学生完全沉浸在幽静的早晨,进入情境。在教师的示范下,学生读书的欲望异常强烈,教师顺势让学生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
在这里,学生遇到了预设中的种种问题。通过学生提问,教师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学生们遇到的第一个难点就是“五更”,因为这个词现在生活中不常见。我们在学校同轨的六个班中,尝试了多种方法进行难点突破,然而效果很不理想。第一次通过查字典解释给学生,学生的回答是迷茫的眼神;第二次通过钟表演示,但效果仍不理想。于是,我们把“五更”做成了课件,原以为放大影像会起到作用,然而学生还是把夜晚的时间和白天的时间弄混。经过反复的调查与思索,我找到了问题的原因。在原来课件的基础上,从明暗、情境等角度进行加工,最后形成了还原学生真实生活场景的课件。当多媒体内容还原学生生活经验的时候,学生很直观、自然地理解了“五更”,从而顺利理解了“五更天欲晓”这句诗,并对文章内容与“春日晨景”这一题目相对应的关系有了初步的感悟。
同样,对于“杏花”、“一园细雨杏花红”的教学,由于学生没有生活经历,想象总有“雾里看花”的感觉,难以建立“一园细雨杏花红”的画面。我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多幅杏花的图片。学生看到这些图片后发出了惊叹,头脑中有了杏花的形象,朗读并想象“一园细雨杏花红”的景象也就不再困难。
3.品读课文,整体感知
扫清阅读障碍后,学生再次读课文,并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局部的画面想象。此时,学生无论是对单句情景的想象描述,还是对诗句的有感情朗读,都上了一个层次。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朗诵全篇,想象文章描绘的整体画面。
最后,我播放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春景风光片,借助图片、动画将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拓展了他们对春天的认识。
五、教学反思
课文意境优美,许多内容可意会不可言传,过于直白的分析、讲解反而会破坏诗的美感。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想象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如果直观的表象都没有,那学生的想象只能是凭空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语文课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文本展开想象,本课中教学媒体并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个全篇的完整画面,而是立足于学生存在的实际困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理解部分的基础上充分扎实地让学生建立单个画面,拓展学生思维,既为学生充分想象奠定基础,又没有限制学生的想象空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头脑中自主形成完整的画面,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文章的意境,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美好情景。
(作者单位:河北唐山市开平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