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知“整合”要躬行
2009-10-29韩建光
韩建光,物理学科特级教师。江苏省常熟市教育局干部。苏州市物理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学问之道贵在实践,宋代诗人陆游终其一生得出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治学经验。回顾十多年来我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经历,令我不由得发出“绝知整合要躬行”的感慨!
课程资源开发:从“拿来主义”到“自制创新”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开始尝试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课件。由于当时自己并不具备自主开发课件的能力,我只能借鉴别人的作品,或者请计算机教师帮忙。但很快我就发现“拿来主义”存在着致命的弱点:由于不能对课件进行修改,我对教学设计的许多想法无法实现,作为执教者的我始终游离在课件之外。这促使我产生了自制课件的想法。于是,我购买了电脑并自学相关软件,从PPT到“方正奥斯多媒体创作工具”、从Flash到“仿真实验室”、从“思维导图”到“几何画板”。不久,我的课堂便有了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随后,我的课件作品在全省、全国的评比中屡获大奖。
信息技术应用:从“媒体集成”到“学习工具”
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之初,我主要关注的是“媒体集成”型技术应用,即通过一个集成平台,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元素按照教学需要开发成为目标特定的、结构化的学习材料,通俗地说,也就是课件。课件在缩放时空、模拟真实、提高学习兴趣、增大课堂容量、清晰表达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等方面确实有独特的优势,也在一定的阶段内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课堂教学应用的深入,它的可扩充性差、与教师的融合性差等缺点也暴露出来。有几年时间,我一直在苦苦寻找一款能深入探究物理问题的环境性软件。直到1998年夏天,全国物理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教学学术研讨会上演示的软件——“几何画板”打动了我。从这次接触之后,我就深深迷恋上了它。从“高中物理画板积件库”的开发,到在《山东教育》杂志上连续开设“几何画板课件的制作”、“几何画板课件的构思”、“几何画板课件的运用”三个系列的专题,我成了在全国小有名气的“画板迷”。此外,我还开设了“用几何画板学物理”的校本课程,在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学模式转变:从“辅助教学”到“辅助认知”
教师们常用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是在课前制作好一个完整的课件,然后在课堂上依据该课件推进教学进程。这实际上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实施现有教学目标的特殊手段,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教学的本质,传授知识仍然是教学活动展开的主线。我经过反复实践,找到了一种更好的教学模式,即根据教学问题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软件在课堂上现场构造相关的物理问题。这样做的好处是,我可以充分展示问题构造的过程,使得学生亲身感受问题构造的科学性,揭开课件制作的神秘面纱,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构造问题的兴趣。师生共同构造物理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已经是在对问题本身进行深度的信息挖掘,只要用软件构建的物理问题情景具备直观性、可探究性,就可以为后续教学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称这种教学应用模式为“辅助认知”,即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学习活动中的认知工具,把信息技术有机地整合到学习过程中去。
从“辅助教学”到“辅助认知”,我的研究历程走过了6年时间,这一过程也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基础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不同发展阶段。我很清楚地记得1999年我参加第一届全国中学物理多媒体课件评比活动时的情景:一位教师的参赛作品是关于飞机投弹时炸弹飞行的抛物线运动,评委在现场测量了飞行轨迹上的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后告诉参赛选手:“课件存在科学性的错误。”这件事让我明白了课件是人为制作,但要还原科学的真实。第二届大赛出现了以物理模型计算为基础的积件,极大地拓展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路。我知道引导学生的思维是根本。第三届大赛出现了基于仿真技术的仿真实验室,师生只要简单地用鼠标拖曳就可以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并且可以同步输出实验数据。促进探究活动的开展,信息技术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此后又出现了“备课平台”、“网页课件”等等,从本质上分析,就是从“演”到“算”、从“教”到“学”、从“看”到“思”的逐步深化过程。
2000年,我承担了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立项课题《校园网环境下建构性教学模式的研究》。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我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推进到教学过程之中,让信息技术成为教学过程开展的新舞台。教师对教学的调控作用如何发挥、资源如何有效地整合、学生如何养成自主学习的新习惯等等,都是我现阶段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回顾和总结十多年的研究历程,所有成果的取得都益于我有一块课堂教学的实践园地,“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每一个轮回都会是一次理念的更新、一次成果的提升,这样一条躬行之路我会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