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莱塞《嘉丽妹妹》中的“摇椅”看女主人公的成长
2009-10-29张燕
张 燕
关键词:嘉丽妹妹 摇椅 成长
摘 要: 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西奥多·德莱塞的第一部小说《嘉丽妹妹》,描写了主人公嘉丽妹妹从一位单纯的农村少女,最后成长为一位百老汇著名演员的成长过程。本文通过对小说中嘉丽妹妹坐在摇椅上思索的习惯性动作的评述,分析了嘉丽成长的轨迹。在“适者生存”的社会大丛林中,嘉丽逐渐丧失了伦理道德。然而值得肯定的是,她一步步成长为一位自食其力的强者。
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是西奥多·德莱塞(1871-1945)。在美国文学史上,德莱塞一直是个颇有争议的作家。有人批评他,有人对他推崇备至。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艾伦·泰特甚至把德莱塞与海明威、福克纳并列,称他为美国最重要的三位现代小说家之一。德莱塞与众不同的是,他将美国社会真实而又常常是黑暗的一面,毫不留情地揭示出来。评论家沃农·路易·帕灵顿说,“自从沃尔特·惠特曼以来,还没有第二个人像他这样坦率、公正地描绘现实,像他这样坚持人们应该冷静思考一下那些一直被传统习惯温文尔雅地讳而不言的事实。理所当然,他遭到了伪君子们的鼓噪攻击。体面的中产阶级根本不能接受他这个乡巴佬的直言不讳,也不能正视这一残酷无情的现实”(龙文佩、庄海骅,1989:227)。德莱塞最具有代表性、也最受批判的作品是《嘉丽妹妹》。小说描写单纯的农村少女嘉丽妹妹因向往舒适的城市生活,只身来到芝加哥,她既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又无法在贫困的姐姐家中久住。情急之下,她与一个偶遇的推销员德鲁埃同居,暂时免去了衣食之愁。后来德鲁埃的朋友,一个名叫赫斯乌德的酒店经理迷恋上了嘉丽妹妹,并抛开妻儿,带着她来到纽约。可是赫斯乌德无法在新环境中打开局面,因而事业一落千丈,生活日渐拮据。与此同时,嘉丽决定参加伴唱队挣钱,时来运转,最后居然成了一名红极一时的明星。她离弃了赫斯乌德。穷困潦倒的赫斯乌德走投无路,最后打开煤气自杀,而嘉丽妹妹却春风得意,继续追求她那虚无缥缈的金色梦想。从正统的道德观点来看,嘉丽妹妹的行为简直是伤风败俗。当时读者的心理期待是她应该落得悲惨的下场。可是小说中她不仅未受到报应或惩罚,而且名利双收。这部小说体现出的道德沦丧是小说最初不能被出版商及读者接受的最重要的原因。在这部小说中,正是无情的现实迫使单纯天真的嘉丽迅速学会适应了社会。也正是在这个猛兽出没、弱肉强食的社会丛林里,嘉丽成长起来,最后她能够立足于社会,并开始向她向往的生活慢慢靠拢。虽然嘉丽道德沦丧,但在她身上却看到了促动美国城市迅速腾飞的原始动力。嘉丽在不断地发展,成长,前进。《嘉丽妹妹》这部小说可以说是女主人公的一部成长史。嘉丽不仅漂亮,而且聪慧。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思索自己走过的路,自己的处境,自己的将来。因为这样,嘉丽才能不断成功。这部成长的历史,我们可以从女主公坐在窗前的摇椅里思索这一习惯性的动作里找到痕迹。本文通过对小说中嘉丽妹妹坐在摇椅上思索的习惯性动作的评述,分析嘉丽成长的轨迹,对认识嘉丽这一形象塑造有很大帮助。
在这部小说里,第一次描写嘉丽妹妹坐在摇椅里的情形是在她姐姐明妮的家里。“她将一把小小的摇椅拉到打开的窗户旁,坐在那里默默地凝视着外边的夜色和街景。最后,由于想得太多,她感到累了,觉得坐在那里实在无聊得很,睡意逼人,于是脱衣上床去了。”(德莱塞,1996:14)这是嘉丽妹妹第一次坐在摇椅上冥想、思索。18岁的她刚离开父母,对这座巨大的城市有着朦胧的想象,然而她还只是一个装备不良的小骑士,是要冒着风险去探索这个城市,这个城市对她来说是神秘的。她的梦想是去占领它,征服它,使自己处于某种至尊地位,这是多么的虚无缥缈。这时坐在摇椅里的嘉丽还沉浸在青春的幻想中,还显现着尚待完善的质朴美。都市的喧嚣诱惑着嘉丽那还不谙世事、惊讶不已的心灵。
第二次描写嘉丽坐在摇椅上,是在推销员德鲁埃的房子里,这时她已与德鲁埃同居了。德鲁埃解救了处于困境中的嘉丽,她因为生病而失去了工作,正盘算着是否要回老家去。回了老家,就意味着她的失败。德鲁埃是一个救星,不仅给她钱,给她买了漂亮的衣服,还为她租下了一套房子。不久,嘉丽就顺其自然地与德鲁埃同居了。处于困境中的嘉丽深知金钱的可贵。德鲁埃为她提供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她便委身于他,因为她没有其他报答他的办法。她现在唯一的资本是漂亮的脸蛋和青春的身体。“照她的想法,哪怕是把她仍到荒岛之上,只要有大把大把的钞票,她也心甘情愿。”(德莱塞,1996:63)德鲁埃不仅让嘉丽衣食无忧,而且帮她得到一个演戏的机会。当德鲁埃告诉她,有一个让她发挥表演天赋的机会,让她做演员时,她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便开始浮想联翩。这时的她梦想的就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了,而是舞台的演绎。“她坐在窗口旁的摇椅上,陷入活跃的想象之中。……她坐在摇椅里摇啊摇,体验着被人抛弃后的那种沉重的悲哀,受人欺骗后的那种满腔的怒火,遭受挫折后的那种极度的消沉。她想起在戏中曾看到的所有那些迷人的女人……关于舞台的每一种奇想、每一种幻觉都出现在她的脑海,好像潮涨潮落一样。”(德莱塞,1996:164)这是她的想象为她夸张地描绘出灿烂的前景。就好像在她的手中放了五毛钱,而她却开始筹划一千块的花销。她要参加的演出未必需要她酝酿出如此真挚而强烈的情感。但从这次的摇椅思索,我们看到了嘉丽表演天赋的萌芽,她有表演的欲望和野心。嘉丽生来具有模仿的欲望,且能力极强。即便不经过任何训练,她有时也能站在镜子面前,重新创造出戏中各色人物的表演,再现她看过的那些情景。这种再现生活的强烈欲望乃是一切戏剧艺术的根本。由此,我们知道嘉丽有成功的根基和天赋。这也许是她与身俱来的天资。可以说德鲁埃是嘉丽妹妹演戏生涯的启蒙者,这次马上到来的演戏机会让嘉丽前进了一步。她考虑的已不是衣食问题,而是职业,事业了。成功表演完后的嘉丽对她的男人们来说,已经不是昔日的嘉丽了。“她现在不是仰望,而是俯视着她的情人。”(德莱塞,1996:199)嘉丽和别的女人不同的是,除了漂亮,还有她自己的资本,那就是演戏的天赋。这一出戏是嘉丽演艺生涯的萌芽。也是嘉丽能够自己谋生,不依附任何人的前奏。
在第23章,嘉丽心事重重,她在苦恼自己和赫斯乌德的关系。而德鲁埃听说了谣言,正打算问个明白,“他进来时,嘉丽正坐在窗户旁的摇椅上,一双眼睛望着窗外,悠悠摇荡”(德莱塞,1996:230)。这时的嘉丽已经开始考虑自己的处境。她摇摆在德鲁埃和新欢赫斯乌德之间。她正在进行权衡。德鲁埃让她衣食无忧,而赫斯乌德更加富有而且有地位。这时的嘉丽又前进了一步。对男人已有了选择的机会。她有了更好的选择对象。对嘉丽已经失望的德鲁埃告诉她赫斯乌德已结婚时,嘉丽深受打击。在第26章里,德鲁埃离开了嘉丽,“她又坐回摇椅中,沉思起来。过了一段时间,她才将思绪集中起来。等到思路清楚时,她便开始认真地考虑她面临的严重形势。她现在是无依无靠了”(德莱塞,1996:253)。“她躺在摇椅里,陷在深思之中,思绪纷繁,而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了,天色已完全黑了。她什么都没有吃,照旧坐在那里,盘算着这件事情。”(德莱塞,1996:254)好景不长,两个男人都不可靠。当无依无靠时,她开始忧心忡忡,她该怎么办,她必须自谋生路了。她深感吃的问题的重要性,还有钱的重要性。然后她决定她需要工作,要光明磊落地谋生。通过摇椅的思考,嘉丽意识到自立的重要性。这是嘉丽的反省,也是她今后独立生活的预兆。通过这次的思索,嘉丽逐渐成熟起来。
第32章里,嘉丽被犯有盗窃罪的赫斯乌德骗到了纽约,和他一起同居。当嘉丽被时髦的邻居万斯太太邀请在剧院看完戏后,有感于百老汇路上看到的盛况,嘉丽梦想自己会比那些演员演得更好,她觉得如果她有机会,她定会有海阔天空般的生活。“赫斯乌德回到家中时,嘉丽正是一肚子的不快。她坐在摇椅中摇来摇去,想来想去,不愿意别人打断她那诱人的遐想,所以她不想多说,压根儿就不想说话。”(德莱塞,1996:326)她的脑子里正构思着美丽的幻觉,在摇椅上的想象中,演戏的欲望再次闯入了她烦闷的生活之中。她明确了自己想当一名演员的理想目标。这时的嘉丽思想上已摆脱了男人的束缚,她要的是自己的事业。邻居万斯太太把她带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我们看到嘉丽的视野已变得开阔,她对平淡无奇的生活已深表厌烦,她已经不满足于现有的生活了。
嘉丽的邻居万斯太太邀请嘉丽一起去一家豪华的饭店吃饭,同行的还有万斯太太的表弟,埃姆斯。埃姆斯的一些观点是嘉丽从来未曾想到的。比如,“我不在乎是不是有钱”,“不需要富到这种乱花钱的地步”(德莱塞,1996:338)。嘉丽觉得他受过更多教育,他的见解高人一筹。和埃姆斯的谈话让嘉丽生平第一次感到学识浅薄的痛苦。埃姆斯代表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新的阶层,与嘉丽的有天壤之别。她回到家里之后,不想睡觉,而是“坐在摇椅上,摇啊摇。她沉思的时候两只小手紧紧地握住一起。期望和自相矛盾的种种欲望交织在一起,似一片茫茫迷雾,然而她终于开始透过这层迷雾看清了。啊,数不尽的希望和憾事,数不尽的悲伤和痛苦!她摇啊摇,眼前迷雾渐去,豁然明亮”(德莱塞,1996:339-340)。嘉丽在摇椅里的思索又有了更深刻的内涵,金钱已不是她追求的全部,她要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理想。当埃姆斯称赞戏剧的时候,嘉丽更明确了自己要成为一名演员,一名好演员的梦想。在与埃姆斯的谈话中,嘉丽发现了自己生活中的不幸,她的心有所领悟。她自己心中有了理想的男人。有了参照物,赫斯乌德的形象一落千丈。嘉丽越来越对现实生活失望了。这大大地促使了嘉丽决定自己去挣钱的决心。这使嘉丽踏出了自己的小屋,迈向了成功。
果不其然,嘉丽成功了,她成为了百老汇的明星。金钱、地位都滚滚而来。一开始,赫斯乌德求她帮助,她还是有同情心的。但随着自己欲望的猛涨,那份儿同情心也消失了。嘉丽妹妹最后搬出了同居的房子,彻底抛弃了赫斯乌德。她不想有负担和累赘。结果是,情人德鲁埃在遭到嘉丽的冷遇后销声匿迹,赫斯乌德身无分文,最后自杀身亡。在小说的结尾,嘉丽仍然坐在摇椅上,“坐在那张摇椅中,做着窗边的美梦,你将永远孤独且在渴望之中。坐在摇椅中,凭依窗口旁,你将永远梦想你可能永生不得感受的幸福”(德莱塞,1996:532)。嘉丽成功了,然而她从自己的境况中仍要思索自己的今后的道路,衣食已远远不是问题,然而生活到底是什么?她还要进一步思索下去,追求下去,尽管道路仍然布满荆棘。
对于嘉丽,一个刚从农村出来的单纯女孩,她所关心的最初是温饱问题和住所问题。姐姐一家困窘的生活给她的满腔希望泼上了冷水。她不得不依靠男人解决这些问题。其后她要处理的便是复杂一些的感情问题。遇到的男人一个比一个好,她还要择优而从。在发现男人都不可靠后,她树立了自己的远大理想,规划了自己的职业,最终成为了一个自食其力的百老汇演员。通过坐在摇椅里的不断的思索,嘉丽最终一步一步成长起来。她每前进一步,都是付出了道德的代价。和德鲁埃同居,她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代价是她抛弃了她的亲姐姐,失去了亲情。而无婚而居,意味着她的道德的沦丧。在遇到更富有、更有地位的男人赫斯乌德后,嘉丽便倾心与后者了。她没有结婚,已是心许两家,这在当时的社会是大逆不道的。当与赫斯乌德私奔到纽约后,赫斯乌德每愈况愈下,而嘉丽能够立足于社会,并开始向她向往的生活慢慢靠拢时,就毫不犹豫地最终抛弃了已成为包袱的赫斯乌德。她成为了一个彻底的忘恩负义的人。赫斯乌德的自杀,更加证明了嘉丽的冷酷,然而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里,唯有如此,才能生活下去。值得肯定的是,嘉丽最终不依靠任何男人而生活。她凭借着自己的演戏天资和刻苦,最终成为一名百老汇明星。她还在不断奋斗和努力着,思索着自己今后的人生。嘉丽无疑是生活的强者,根据斯宾塞的进化论,在“适者生存”的社会大丛林中,唯有生存和发展才是重要的,才是判断人的行为的唯一标准,也是人的唯一动机。嘉丽妹妹为了不同层次的物质需求,先后利用了德鲁埃和赫斯乌德,又在不需要他们的时候,将其抛弃。为了生存,嘉丽是不惜自己的良心和贞洁的。在美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妇女都还依附自己丈夫的时代,她的行为无疑是惊世骇俗的。这一形象的塑造有其存在的价值的。
作者简介:张 燕,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学。
参考文献:
[1] [美]德莱塞.嘉丽妹妹[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2] 龙文佩,庄海骅.德莱塞评论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责任编辑:水 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