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中运用材料的通病及措施
2009-10-29郑凤华
郑凤华
写议论文时,合理运用材料是很重要的,但是材料运用贴切时,还可能因为其“陈旧”而导致文章的吸引力不强。此时,如何使材料出新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1.认清“材料陈旧”的实质
材料给人陈旧感主要是因为运用得太频繁,容易使读者产生审美疲劳。其实,材料要新颖,并非仅指要用眼前的新闻,应该还包括运用古老的但是鲜为人知、少有人用的材料。
具体地说就是,如果能够用最新的消息作为材料,肯定会令读者眼前一亮;但是如果用的是古人也没关系,却得尽量避开经常被使用的人物材料。比如庄子和惠施是好朋友,庄子在学生作文中常常被作为例子运用,但是惠施却很难得被作为例子运用。此时以同样精美的语言说同样深刻的道理,一般来说要以惠施为例的文章易引起读者的好感。因为庄子已经引起了读者的审美疲劳,但是惠施一例要“稀罕”得多。相对来说,两个同时代的人物,一个成了老材料,一个让人觉得“材料较新颖”。再如,近来常在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06年学生使用这些材料时,让人看了还是觉得时代感很强的,但是过了一年,再来反复运用这些材料,读者恐怕不会再有很大的兴趣去仔细的看了。这些人物的事迹得意大规模的表彰也是刚过不久的事,为什么也无法通过运用到作文中而得到读者的青睐呢?原因在于刚过去的中考、高考,以及各大媒体报导中太多见了,已经无法引起读者的新鲜感了。
因此,衡量一个材料是否新颖的标准不是它离我们有多久,而是在眼前所需的状况中,这个材料被运用的机率有多低。辨证地说起来,可以“雷锋”“张海迪”等为例,八十年代的学生较多以之为例,还能得到读者的好评,但是现在谁再用这些材料可能会使读者顿生厌倦;但是也许很多年以后,大家都快忘记这些人物的时候,谁忽然以之为例,说不准又能获得“材料新颖”的评价。
2.老材料如何再利用
对于运用太频繁的材料,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而应该“适可而止”地将它们运用起来。
对一个人物已经很熟悉了,却不能在作文中使用,因为怕落得个“材料陈旧”的评价,这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那么,这些曾经或者正处于用得“满天飞”的材料真的就被“封杀”了吗?
事实上,并非如此。像这样的材料还是可以的用的。比较好的一种情况是再去看看这些人还有什么没有被人注意的生活细节,这肯定是能给人新鲜感的。比如有一段时间,学生作文里经常用到卡夫卡,由于《变形记》中的情感基调使得学生总是将他与悲伤的内容联系起来,看多了也就不觉得好了。但是在他的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话:“不要绝望,甚至对你并不感到绝望这一点也不要绝望。恰恰在似乎一切都完了的时候,新的力量毕竟来临,给你以帮助,而这正表明你是活着的。”有学生从他的这个性格层面来用之为材料,给人的感觉就是很新颖。
如果实在缺乏积累,不能发现人物独特的生活、情感上的细节,也可以用这些材料。但是得尽量避免详写那些众所周知的事情,而应该只将它们作为排比例运用,比如下面这个文段;历史长河奔涌向前,冲淡了所有人的记忆。对于某些人某些事,我们或多或少地会选择记忆以及遗忘。只是,拥有责任心的灵魂会被历史铭记。勾践卧薪,隐含了几多艰忍;昭君出塞,喻示了几多豪迈;马谡被捕斩,饱浸了几多无奈!文天祥过零丁洋,正直不屈,不畏折磨,英勇就义;魏徵大胆直谏,甘冒风险,几经生死,终成明镜;周公握发吐哺,辅助幼帝,平定内乱,天下归心;岳飞精忠报国,奋力抗金,古亭冤逝,万代流芳。更有“但求马革裹尸还”的无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责任是一副千斤重担,放在每个人的面前。挑起它,你便是英雄,是侠之大者;临阵退缩,你便是懦夫,终成无名之卒。
勾践、昭君、文天祥、魏徵、岳飞等人都是经常被运用的材料,但在这段话里又出现了。作为排比例出现其实就是将材料略写的一种形式,但是它又不是仅仅使材料变得简练些而已,它还可以起到增强语势,增强情感,使对问题的认识从个别发展到一般,更具普遍意义的作用。因此,用老的材料作为文章的点缀,升华主题,应该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再如,有些人物与事迹虽然用得很频繁了,但是若能开发出深刻的别具一格的道理来,那也是可以用的,比如下面这个语段;屈原之死,死的原因不是“诗人”的,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政治家只要死得其所和旗帜鲜明,诗人却要死得美,死得如其所吟,死得浪漫。我们何不理解为:屈原是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紧紧地拥抱着诗的理想而去的。这死,亦是一种决裂,与以往从事的“政治”的决裂,与终生所爱的诗章同归。这是历代美的理想之追求者的最好结局。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当死临到司马迁头上时。他选择生。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一一接受宫刑。司马迁出于公心,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假如就为此而死,亦不失为真谏烈臣;但司马迁认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却不是仅此。他要以一介布衣的身分完成千古史记,为中国撰写第一部大型纪传体史书。(《择生与择死》张曼菱)
屈原和司马迁也是在学生作文中出现频率很高的材料,这段文字对屈原的死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并且用“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这样的话来联系两个材料,“明志”与“践志”都是较高的人物评价了,但是无疑这两个评价之间又存在着递进关系,立意就变得更加深刻了,这种深刻是一种言人之所未曾言的体现,自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收稿日期:2009-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