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园地里一朵奇葩
2009-10-28王汉儒
摘 要:我国在人学和文学的交叉点上一直没有出现专门的著述,200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王曰美博士的《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与先秦文学》一书填补了这个学术空白,该书的出现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学术价值。本文试从视角独特,勇于创新;线索清晰,方法灵活多样;视野开阔、气势磅礴三个方面对该书进行解读。
关键词:王曰美 文学发展 主题意识 先秦文学
业师王曰美博士的新著《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与先秦文学》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近水楼台,蒙师馈赠,先睹为快,受益良多。说其“新”,一方面自然是刚刚出版,另一方面,其视角新颖,立论坚实,在文学发展的“老”问题上展现出一幅全新的画卷。这个老问题就是文学发展的动力问题,这幅新画卷则得益于“人的主体意识”这支画笔。人的主体意识问题,是当今哲学界和文学界普遍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学界虽已取得不少成果,但对先秦时期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缺乏明晰的结论,也尚未达成共识。据考察,我国在人学和文学的交叉点上一直没有专门的著述出现,在这个意义上说,《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与先秦文学》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意义,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学术价值。
一、视角独特,勇于创新
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学发展的过程是与人的主体意识发展的过程同步的。鉴于此,作者从界定“人”的含义入手,通过梳理人的主体意识的解释过程进而提出自己的见解。所谓人的主体意识是作为主体的社会的人,在同外部世界发生多重关系而形成的活动系统结构中对客体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主体势作用。主要包括三个基本特点:一是自主性,二是能动性,三是创造性。这些特点表现在一个具体活动的全过程及其结果之中。毫无疑问,文学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的主体意识”发展的结果。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深度解读,作者把先秦时期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这与传统的文学史分期及文化史分期是相一致的。即原始社会的物我混同阶段、殷周之际的意识巨变阶段(人们从“群体”意识发展到“类”意识)、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阶段。但作者却匠心独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人的主体意识发展的两次质的飞跃”的理论,即:
第一次飞跃:人从物我混同的懵懂世界飞跃至具有明确“类”意识的“礼”制社会,以周公为首的统治阶级创造出了使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礼乐制度,将尚鬼神、信天命的殷商文化,转变为尚教化、重德行的礼乐文化,形成那个时期地球上的文明高峰。人们也在“礼”中自觉地脱离了动物界,成为了真正的“社会关系中的”人。
第二次飞跃:春秋战国时期士作为一个独立的阶层登上历史舞台,率真自然,昂扬追求个体价值的实现,人类开始有了真正的个体意识,随之中国文学出现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之热烈局面,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又一次高潮。
作者的理论表述是富有勇气的,同时突破了传统文学研究的局限,实现了文学、史学、哲学的有机结合。既具广度,亦有深度,更含高度。这一突破极具学术价值,它不仅拓宽了文学研究的视域,也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线索清晰,方法灵活多样
先秦文学经历了一个由原始文化向理性文化嬗变的过程。然而传统的文学研究并没有对此进行深入发掘,故而没有发现推动文学发展的真正动力——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本书在以历史发展过程为线索的前提下,更加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为主线,探讨了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对文学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这样文章结构形成历时与共时纵横交织的脉络。本书思路清晰明澈,分纵、横两线展开论述,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以历史发展过程为线索,从人类社会形成之初到春秋战国分析了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与此同时就是人的主体意识发展在文学中的体现;在纵向论述过程的每个阶段,都细致深入地探索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与先秦文学的关系。这样,通过纵横两线就把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与先秦文学的关系紧密联结起来了。全书横中见纵,纵中有横,纵横相济,内容系统而充实,力求表现丰富的历史内涵。既形象鲜明,又严谨深刻。
综合相关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是本书的一大亮点。书中涉及到文学、史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宗教学、文献学、伦理学等学科内容。将理论分析与文本个案研究相结合,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解析人的主体意识发展的历程,进而推演出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与文学的关系,从而突破了以往单从文学研究的传统角度来思考问题的瓶颈,探索性地把人学研究与文学研究相结合。利用学科互补的优势,开辟了文学研究的新天地。这是文学研究的需要,也是学术研究发展的大势。“成似容易却艰辛”,学科互补的优势固然显而易见,但多学科驾驭难度之大也是不言而喻的。作者通过其辛苦的劳动,把史学的底蕴、文学的修养、哲学的思辨、人学的深邃和社会学的广泛等多学科因素融于一体,完成了这样一个难度巨大、头绪繁多的学术课题并有所创新,实属不易。这也证明只有多学科、多视角的观察问题,才有可能发现有价值的蹊径,再辅以文学的修养和历史学的积淀,同时注意在语言运用上的准确、清晰、流畅、条理分明,就有可能写出内容丰富、气势宏阔的精品力作,为学坛增光添彩!
三、视野开阔、气势磅礴
先秦时期,“文学”一词曾用以泛指包括哲学、政治、文学等一切学术和文化方面的著作,因此,先秦文学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作者独辟蹊径,“以人为本”,提出“三段论”(先秦时期人的主体意识发展的三大阶段),并在阐述人的主体意识发展三阶段在文学上的表现时,对每一阶段里程碑式的作品都作了论述。论域涵盖原始社会到春秋战国,文体涉及神话、散文、诗歌,可以说时间跨度大、历史积淀深、风格迥异,很难把握规律。然而作者对此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很好的把个案分析融入主体论述之中,考章学术,辨镜源流,从容不迫,娓娓道来。说明作者的视野是相当开阔的,因而文章显得气势恢宏,大气磅礴。
长期以来,人们对文学是什么、文学是怎样形成并发展的问题往往只作静态的、单一的考察,从而忽视了对文学所涉及的诸方面进行动态的研究。作者紧紧抓住主体意识与文学发展的关系这把钥匙(即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决定着文学的发展,在人的主体意识发展的每次质的飞跃阶段,文学都会有相应的璀璨辉煌的繁荣时期),用发展的眼光对一些问题的做出了别有新意的解释,提出的一些别开生面的观点。如对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悲剧二重性的认识,作者是从作为主体意识重要内容的忧患意识产生发展的角度分析的。指出:一方面,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有先知先觉者的自信与自尊,本能地追求“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把实现自己人格价值的希望寄托在哪怕是并不理想的执政者身上。因此,古代知识分子的悲剧二重性成为必然。另外,对于神话的神秘化与历史化的问题,也因着眼于主体意识的发展而颇有深刻的认识。
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作者丰富的理论素养和优秀的文学素质。作者以文学为中心,以史学为基础,以人学为方法论,探讨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对文学的影响与推动。其对先秦文献熟稔于心,对学界观点又了然于胸,故引经据典,如信手拈来,旁征博引,又恰到好处。其文笔精炼,颇富文采,又饱含着真知灼见,通过阅读此书,读者既能从理论上搞清人类主体意识同文学发展之间的关系,又能从具体的历史发展过程了解到先秦时期各种文学现象的多彩画面。
总之,该书选题新颖,视野开阔,脉络清晰,研究方法多样,论证严密,颇多创新,既有史料搜集中的披沙拣金,又有理论研究上的别出机杼,确实是一部人学与文学有机结合研究的极具价值的学术著作,为异采纷呈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园地增添了一朵绚丽的奇葩。
参考文献:
[1]王曰美.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与先秦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游国恩.中国古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3]褚斌杰,谭家健主编.先秦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附:
王曰美(1973-),女,汉族,山东省利津县人,文学博士。现为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8年2月-2009年2月作为交换教授在韩国平泽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一年。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先后在《儒教文化研究》[韩国]、《中国学研究》[韩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北方论丛》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摘编或转载。出版《人的主体意识与先秦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20世纪儒家政治思想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版)等著作。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儒学研究大系》子课题研究一项,并已结题。现主持山东省软科学、省教育厅课题各一项;参与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两项。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济宁市社科优秀成果奖励各一项。
(王汉儒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