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小说《在酒楼上》中的孩子形象
2009-10-28余婉娜
摘 要:在小说《在酒楼上》中,鲁迅借吕纬甫之口刻画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形象。以下试从孩子的“名字”、品性、命运几方面对其形象进行剖析。
关键词:《在酒楼上》 孩子 孩子形象 鲁迅
鲁迅是很爱孩子的,“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1],就是他为其儿子周海婴作的。他认为,“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从现今十来岁的孩子便可以逆料二十年后中国的情形”[2]。
《在酒楼上》里的“孩子”似乎无法从年龄上规约,大致指初涉人生的年少人物。借主人公吕纬甫之口娓娓道来,鲁迅把一个个孩子呈现在读者面前,看似信手带过,却已在轻描淡写中带来震撼人心的强音。
以下试从孩子的“名字”、品性、命运几方面对其形象进行剖析。
一、孩子的“名字”
《在酒楼上》出现的孩子一共只有七个:长富的大女儿阿顺、二女儿阿昭、阿顺的小弟、吕纬甫的小兄弟及吕的三个学生。除了阿顺和阿昭,其他五个都是叫不出名字来的。可见,在《在酒楼上》中,孩子基本上是没有个性可言的,如若要叫唤他们,叫一声“喂”大概就了事了。他们连最基本的姓名权都没有。
另外,对于唯有的两个孩子的名号——阿顺和阿昭,鲁迅也是有意而取之的。“顺”和“昭”都是吉利的字眼,一个是“顺利”,一个是“明亮”。但根据小说描述的实际,阿顺并“不顺”,阿昭也“不昭”。这是鲁迅惯用的一种名字与其人遭遇相反的手法。
阿顺这些“幸运”的名字背后分明隐藏着国民在冷酷的现实、在自身的不幸和无力面前的一种心理和命运诉求:希望后代比前代强,并以后代的“顺”带给自身幸运。在美好祝愿的同时,更多地显示了对现实闭起眼睛的自欺、保守、唯心和愚昧,大有阿Q“精神胜利法”的影子。
二、孩子的品性
鲁迅认为“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3],提倡“应该以孩子为本位”[3]。写作《呐喊》时,鲁迅毫不犹豫地高喊“救救孩子”,但是在创作《彷徨》期间,他开始对“救救孩子”产生彷徨和怀疑了。
在《在酒楼上》中,孩子“性善”的光明与“性恶”的黑暗形成了交错着的光影。七个孩子中阿顺所占篇幅最多。这个女孩虽然“长得并不好看”,但“眼白又青得如夜的晴天,而且是北方的无风的晴天,这里的就没有那么明净了”[4]。正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与其说鲁迅是在“画眼睛”,还不如说是在画心灵。阿顺的心灵,也该像北方的无风的晴天那般明净。作者有意透露了阿顺所具有的“梦中女孩”型的清明、纯净的标志性品格。不仅如此,她还“很能干”,“又得服侍父亲”,又使“家计倒也渐渐的稳当起来了”。在吕纬甫向“我”口述他在阿顺家“吃荞麦粉”的那段文字里,他对阿顺的喜爱更是溢于言表。顺姑那“希望”的神情,那“忍着的得意的笑容”,被鲁迅描摹得那么明亮、动人。但是,善良、能干、灵动、明净的阿顺最终的不顺,也证明了她只能是“梦中的女孩”。
然而,当一个孩子见人就恶狠狠地想咬,人性的丑恶全或许就在这种对别人的防备和漠视中暴露出来了。吕纬甫讲到他买了剪绒花去长富家时,见到了阿顺的弟弟和妹妹阿昭。“阿昭长得全不像她姊姊”,甚至“简直像一个鬼”,而当吕纬甫向其弟弟询问阿顺在哪里时,小子居然“立刻瞪起眼睛”,“而且恶狠狠的似乎就要扑过来”咬人。
当另外几个孩子把“人性的丑恶”或显或隐地表现出来时,鲁迅似乎也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人性的难“塑”和“树”而不起的尴尬。
三、孩子的命运
《在酒楼上》中的孩子处于非主角、容易被人忽视的地位,而他们的命运,就像他们在小说中的地位一样,得不到重视。七个孩子的结局,大致有三种情况:
第一,肉身死了,但精神还活着,即生前令人喜爱,死后令人追忆。这样的孩子非阿顺莫属了。鲁迅对这样的孩子基本上是持肯定和珍重的态度。与其说这样的好孩子“自己没有一份好福气”,还不如说是活生生地被长辈逼死。
第二,灵与肉同时消亡。吕纬甫的小兄弟就是这样的命运。他小小年纪便离开人世,可怜死后坟地竟被河水咬进去了,甚至尸骨早已踪迹全无。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存在了,他根本就没有选择自己命运的意识和能力。
第三,还活着,正在成为和大人一样的人。他们的精神麻木不觉,由单纯而变得迂腐、世俗,身上套着大人们的影子。小昭和她的弟弟就是这类孩子的典型。此外,吕纬甫的三个学生其实也是这样的结局:他们一个读《诗经》,一个读《孟子》,一个读《女儿经》,简直就是穿着古人装的小“大人”。
注释:
[1]鲁迅:《鲁迅诗歌注》,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鲁迅:《热风·随感录二十五》,《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3]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4]鲁迅:《在酒楼上》,《彷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2]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3]张小萍.从鲁迅作品看鲁迅儿童教育观[J].景德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9).
[4]曹年生.论《呐喊》《彷徨》中的少年儿童[J].鲁迅研究月刊,1999,(8).
(余婉娜 广州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