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策略

2009-10-28沈红梅胡士平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年24期
关键词:防范策略信贷风险商业银行

沈红梅 胡士平

提要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风险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在介绍其含义、类型、成因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问题的特殊性——政府显性和隐性干预,提出可操作性的防范策略。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一、信贷风险的表现类型

所谓信贷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内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银行信贷资产蒙受经济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可能性。

1、信用风险。贷款是银行主要业务,贷款活动要求商业银行对借款人的信用水平作出判断,但这些判断并非是正确的,借款人的信用水平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下降。于是,银行总是面临交易而损失贷款的风险,即信用风险。

2、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由于利率、汇率、股票、商品等价格变化导致银行损失的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市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四大部分。

3、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有问题的内部操作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这一定义包含了道德风险、技术风险、模型风险。信贷业务的最大操作风险在于内部控制的失效。

4、流动性风险。流动性是指银行满足存款者的提现需求和借款者正当贷款需求的能力,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前者是指银行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后者是指银行以较低的成本随时获得所需资金的能力。

5、法律风险。在日常经营活动或各类交易过程中,因为无法满足或违反法律要求,导致商业银行不能履行合同发生争议/诉讼或其他法律纠纷,可能给商业银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为法律风险。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

1、环境中的不确定性。一般来说,银企双方都要对借贷行为的经济前景进行预测,只有预计借入的和贷出的资金会在将来某一时刻得到清偿,并且双方均可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借贷行为才会发生。只要银企双方中任何一方对经济前景的预测出现偏差,就会出现风险。在市场经济不确定因素众多的情况下,这种偏差的可能性也不断扩大。现代经济生活中,政策不确定性涉及到经济发展、税收体制、利息率、社会公共财产的保护等方面。

2、银企双方信息不对称。在一般意义上,如果契约双方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这种关系可以被认为属于委托人-代理人关系。在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也同样构成这种关系。贷方在贷款协议签订前后无法完全了解企业信息而成为委托人,借方则因对自身状况更加明了而成为代理人。

通常,代理人会利用委托人的信息不足力图使合同条款对自己更加有利,而委托人则由于信息劣势而处于不利地位,形成逆向选择,从而干扰市场的有效运行,甚至导致市场失灵。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收益取决于借方和投资项目的赢利能力和偿付能力,而企业为了获取银行的贷款,具有故意隐瞒不利信息的强烈动机,如企业糟糕的财务状况、项目风险等。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必然会导致信用危机和信贷市场失灵。

3、中国问题的特殊性——政府显性和隐性干预。首先,从国家体制政策方面来看,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政策不稳定,经济运行忽冷忽热,投资决策随意性大,造成大量信贷资金被占用。而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的投资体制表现在以行政性分权为主要特性的多元投资主体格局,这种投资体制在造成投资规模极易膨胀的同时,使投资结构难以改善,投资效益低下,最终导致银行资产损失;其次,财政、金融关系不顺,信贷资金财政化倾向明显,银行的政策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混合经营。一方面由于政府干预,银行直接发放了一些低质量贷款;另一方面也为银行推脱责任提供了借口,为信贷资金的大量沉淀和无效供应提供了可能;第三,不完善的货币信贷政策,使得“发展经济、稳定通货”的双重目标常常顾此失彼,银根松时不顾需要和可能突击放款,造成贷款风险又多又高,银根紧时不得不紧缩正常贷款,难以稳步提高贷款质量;第四,金融市场不发达、不规范、金融结构不合理,也限制了银行防范和转化风险的能力。

三、信贷风险防范策略

1、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完善已有的法规制度。(1)统一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具体应包括:企业法人代表个人资料,企业的信用状况及有无违约记录,企业的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盈利能力,目前的生产经营状况,企业财务管理状况及有无违纪记录,企业经营水平及市场发展前景等;(2)统一银行贷款方式的选择。人民银行应结合不同时期的国家宏观经济资料,定期发布行业经营信息,明确哪些产业已经出现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统一的贷款方式建议,以供商业银行选择。

2、建立科学高效的商业银行内部信贷管理机制。(1)硬化信贷管理体制,全面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制度。通过考核资本充足率、存贷比例、资产流动性比率、贷款质量、资产利润率等量化指标制约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结构和风险度;(2)强化信贷原则和贷款决策程序,建立贷款评估决策机制。银行要定期对企业资产和负债状况、经营状况以及偿债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估,以此作为贷款的审查与批准的标准,严格掌握企业借款;(3)坚持从制度入手,进一步提高决策水平,坚持依法管贷,依法维护债权安全和自身的合法权益。

3、转变风险防范观念,建立健全风险管理规章制度。(1)建立以风险控制为目标,防范风险与转化风险相结合的风险管理制度。力争使每一笔贷款都能置于银行的风险监督之下,及早发现贷款风险发生的征兆,以便采取措施,控制风险;(2)建立健全银行信贷资产风险预警预报机制,加强对贷款风险的监测考核力度,认真做好企业信息反馈工作;(3)建立信用风险评估机制。依据借款人的经济实力、资产负债情况、管理层的管理水平及管理能力、经营业绩、市场进入情况等确立企业风险等级,除对信用优良的企业可发放部分信用贷款外,其他均采取担保、抵押贷款等方式。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阎庆民.中国银行业风险评估及预警系统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3]田永强.系统论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N].金融时报,2003.

猜你喜欢

防范策略信贷风险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研究
电力施工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策略研究
新形势下化工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策略
四川农户小额信贷风险防范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地方性商业银行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