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活跃课堂气氛的途径

2009-10-28刘蜀君

科技传播 2009年17期
关键词:活跃课堂气氛途径

刘蜀君

摘要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学的课堂教学重在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上。一堂课下来几乎都是老师在滔滔不绝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教学主体地位。这种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使教学课堂比较沉闷、缺乏生气,难于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严重制约了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本文着重研究如何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构建以师生双向互动为主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课堂气氛;活跃;主体;途径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09)04-0066-02

课堂气氛,也称课堂心理氛围,即班级集体在课堂上的情绪、情感状态。学生在课堂对知识的感知、理解、记忆、巩固,乃至智慧的迸发,都需要有活跃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是融洽还是冷漠,是活跃还是沉闷,都将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产生重要影响。教学实践证明,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能使学生兴趣盎然,精力集中,智力活动呈最佳状态,从而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并在新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分析、推理、联想、综合,进行创造性学习。反之,沉闷、冷漠、乏味的课堂气氛,往往压抑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学生智力的发展。

1 活跃课堂气氛的意义

1.1 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教师“满堂灌” , 教师讲的时间往往占课堂教学时间的95% 以上 , 有的甚至达到100% 。在课堂上 , 只听到教师的声音 , 很少听到学生的声音 , 这种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影响学生的听课情绪,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受到消极影响。

1.2 课堂气氛活跃可以激发学生的总体兴趣

学生对该课程有无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实践证明,活跃的课堂气氛最能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而且连求知欲最差的学生也能在这活跃的氛围中得到转变,正所谓“环境往往能改变一个人”。

1.3 课堂气氛活跃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活跃课堂气氛,就是使全体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听从教师的指挥,积极思考并踊跃回答问题,这样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学生若长期在这样的气氛中学习,思维能力自然会得到锻炼。

1.4 课堂气氛活跃易于达到教学目的

科学研究证明,人在心情愉快的时候学习效率最高,而活跃的课堂气氛往往能使学生心情愉快,故正是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最佳时候。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传授知识,学生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接受、理解、消化知识。

1.5 课堂气氛活跃可以培养积极健康的学生心理

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和谐相容,互帮互助,那么在课堂上学生就会表现活跃 ,学习情绪高涨,反应敏捷,思维活跃,迸发出创造性。反之,师生之间不融洽、学生之间不和谐,学生则会产生不满、紧张、焦虑、厌恶等情感体验,形成不健康的学生心理,更加会影响课堂氛围。

2 营造活跃课堂气氛的途径

2.1 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及人格魅力

教师的形象和人格魅力,在教学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我们往往看到有的同学因为老师的原因而喜欢或厌恶该学科。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具有很强的说服、教育能力,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形成和发展优良个性品质,这样有利于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首先就要建立威信 ,所谓威信是指教师在从事某学科教学活动时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来的权威形象。教师在任何时刻都不能忘记“一杯水”与“一桶水”的道理。知识水平浅显、知识面狭窄的教师上课必然单一刻板、枯燥无味,时间一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具有渊博知识,是在学生中建立威信的基本条件。此外,教师的人格魅力也是影响教师威信建立的重要因素,在日常工作中尤其是在课堂上,还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2 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如果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垄断课堂,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洗耳恭听。课堂气氛只会越来越沉闷,教师越教越吃力,学生越学越没劲,最终,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淹没。我们应该转变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

1)鼓励学生踊跃发言

学生踊跃发言是课堂气氛活跃的最突出表现。但是很多情况都是学生鼓而不动,教师反复提问,还是没有同学发言。教师应运用表扬的手段去鼓励学生发言,消除学生的顾虑。为此教师的提问,既要面向部分学生,又要经常面向全班学生。即使是要求个别学生回答,也应由全班学生对他的回答作出判断,以便营造学生们积极参与的气氛。

2)注意师生间的互动实验证明,学生们是通过观察、模仿、体验来与教师和同伴进行共同活动的,是在互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的。学习的效率与成果如何,取决于在互动与生活过程中能否充分地运用自己的能动器官。所以,一堂好课不在于它有条不紊,不在于它流畅顺达,而在于它是否真正地让学生练习和实践。

3)组织学生讨论

组织学生讨论和辩论不仅能使学生对知识理解透彻,增加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才和胆量。这些活动可为学生提供各抒己见、交流切磋、表现能力、锻炼口才的机会,还能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以及培养自己的合作精神和集体精神等。

2.3 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恰当选择与发挥,是教师创造性与教育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一个教师在挑选各种具体情况下的最佳教学方法的能力越强,他的教学技巧与技能就表现得越出色、越新颖,课堂气氛就越活跃,教学效果当然也就越显著。教有定则,但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依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传统的教学以静态形象为主,学生在学习中会感到单调、枯燥,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多媒体集音、像、动画于一体,那些生动的形象,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与学习兴趣,这是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实验证明,人们获取的知识83% 来自视觉,11 % 来自听觉,多媒体和Internet 网络技术具有视听兼备的独特优势,教师利用多媒体设计的课件减轻了写板书的负担,增加了课堂知识的容量,并使课堂知识更有趣味性。

2.4 教学语言精炼幽默是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催化剂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课堂上师生之间相互交流感情、交换思想的桥梁,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教学语言精炼是教师应具备的良好素质,用词的准确性,用语的严谨性,用句的逻辑性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形成严谨的良好思维,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将幽默的语言用于教学过程中,可以缓和紧张气氛,消除阻抗,降低压力,有助于营造宽松的气氛。幽默的语言还能把抽象的东西通俗化、形象化,以打开学生的思路,帮助他们理解和接受知识。教学语言的幽默并不同简单的说笑话、讲故事,而是通过挖掘教材内在的趣味性材料,加上生动形象的比喻,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有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5 保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

教学中,教师应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性别、出身等的不同而产生亲疏和偏向。提问题或组织课堂活动的机会要尽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差生有表现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在教师心中有一席之地。如果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便会被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变得生气勃勃,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说:“如果说一种教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他的名字叫做‘活。”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

参考文献

[1]胡建东.浅论良好课堂氛围对综合文科教学的意义[M].苏州教研[M],2002年第3期.

[2]张勤,石鑫.如何活跃课堂气氛[M].河南教育[M],2003年05期.

[3]吴玉婵.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课堂兴趣[M].http://syz.ccjy.cn/onews.asp?id=212,2009,6,22.

[4]王丽红.如何使科学课堂真正“活”起来[M].http://www.gbdjyw.cn/Html/jiaoyan/20080620140501.html,2008,6,20.

猜你喜欢

活跃课堂气氛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活跃在抗洪救灾一线的巾帼身影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这些活跃在INS的时髦萌娃,你Follow了吗?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
浅谈课堂教学气氛
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