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性事件中科技新闻报道的若干问题
2009-10-28李浩鸣邓晓丽
李浩鸣 邓晓丽
摘要 由于灾难性事件的突发性、紧急性以及发展的不确定性,来自灾难事件现场的快速、准确、动态的“近距离”新闻报道成为政府决策的参考依据和专家开展灾难分析的重要资料。自然灾害成因、重大疫情以及人类活动失误造成的“灾难事件”,都有着许多相关科学道理和科技知识。媒体科技新闻报道作为一种信息平台,可发挥独特的“科学”优势,为应对灾难事件提供有价值的科学资料。当前有关灾难事件的科技新闻报道,还存在着灾难事件细节的准确性、灾难新闻报道的知识性、灾难信息受众的针对性、灾难报道内容的服务性和采编人员科学素养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重视。灾难事件科技新闻报道不但要包括灾难事件新闻的一般信息(即通常所指“5W”),更需要在此基础上向灾难事件信息的知识性、后续性、针对性、服务性方向延伸。因此,开展对灾难事件科技新闻报道的采编人员应具备科学意识,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科技记者还要学会与科学家打交道。
关键词 灾难性事件;科技新闻报道;科技信息;科学知识;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 G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09)04-0029-03
进入21 世纪以来,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出现一系列危及社会安全与人民生命财产的突发性危机事件,引起了各国政府和社会公众的严重关切。在我国,近些年中出现的SARS 爆发、禽流感蔓延、地震泥石流、重大矿难、水灾冰灾,以及空气水体、食品和药品的严重污染等灾难性事件,给我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干扰了正常的工作与生活秩序。
2006 年1 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全国各级政府均已确立了应急预案,全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已初步形成。在国务院主持制定的2006~2020 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确定的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中,涉及公共安全的6 个方面,包括国家公共安全应急信息平台,重大生产事故预警与抢救,食品安全与出入境检验检疫,突发公共事件防范和快速处置、生物安全保障,重大自然灾害预测与防御。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提高保障社会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减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国家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要性。
由于灾难性事件的突发性(不可预见性)、紧急性以及事态发展的不确定性,政府在“事件应对”和“危机处置”中,来自灾难事件现场的快速、准确、动态的“近距离”新闻报道成为了各级政府制定决策的参考依据和相关专家开展灾难分析的重要研究资料。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民主政治建设步伐的加快,媒体开展灾难性事件报道的环境日趋宽松,这就为媒体深入灾难事件现场采访和深入报道创造了有利条件。2008 年5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施行,从制度上保证了突发事件发生时,政府进行信息传播和披露危机信息的办法和原则。
从灾难性事件类型来看,无论是自然灾害成因、细菌病毒引起的疫情还是人类活动失误造成的“灾难事件”,其发生和防治无一不包含着许多科学道理和相关科技知识。这就要求科技新闻报道发挥独特的“科学”优势,为科学应对灾难事件提供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从近些年国内外有关灾难事件的新闻报道来看,当前还存在着灾难事件细节的准确性、灾难新闻报道的知识性、灾难信息传播受众的针对性、灾难报道内容的服务性和采编人员科学素养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重视。
1 灾难事件细节的准确性问题
就通常的新闻报道而言,灾难事件发生后,媒体向社会披露的是事件发生的一般新闻要素。如灾难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情况、事件发生的现场状态、事件处理的进展情况等社会公众急切关心的内容,从新闻传播效果来看,这都是非常必须的。但对科技新闻报道而言,仅有这些内容是不够的。要为科学应对灾难事件提供有价值的新闻报道,就必须提供更加准确的、能反映科学“真相”的灾难事件“细节”描述。
如地震对建筑物破坏程度细节的准确描述。包括房屋受到破坏的波及范围;倒塌建筑物的楼高、建筑结构等;受损建筑物开裂后裂口宽度、长度、形状等等。还有对主震过后余震细节的准确描述。包括余震发生的密集程度,是几小时、几分钟还是几秒钟发生一次;余震发生时人的感受程度,是轻微的晃动、还是站立不稳;余震波及的范围、破坏程度等等。
遭受地震破坏时,这些看似简单而又很常见的现象,其实是很重要的“细节”。因为这些细节与地震的震级、裂度判定有密切关系,可为专家分析灾情提供较全面、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有关因地震引起的泥石流细节的准确描述。包括泥石流发生的地段、规模,流动速度、相对落差;泥石流的稀稠程度与成分构成(石块、泥沙含量情况);泥石流对村庄、道路、耕地等方面的破坏情况。这些细节的描述,既可以使新闻传播的受众了解灾情的真实情况,又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救灾减灾决策参考。
有关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细节的准确描述。包括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中受害群体的情况:受害人的年龄、性别、职业、症状、救治情况;食品药品的品名、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生产地点的准确描述;产生危害事件的物质名称,是否符合国家限量使用或禁用规定、限量使用物质的超标程度及其对使用者的危害程度;新闻报道中对食品药品事件发生细节的披露,有助于相关地区政府、相关行业、相关厂家和广大消费者引起警惕,及时采取救防措施。
有关重大人畜疫情事件细节的准确描述。包括疫情名称、影响区域、受害群体规模、疫情严重程度与症状;疫情蔓延状况;现有的救治、防疫措施与效果等。还有工业安全事件细节的准确描述。工业安全事件是指工业生产发生重大事故或生产过程中对空气水体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事件,其细节的准确描述包括污染物质的名称、被污染的范围;污染的程度与表现等。新闻报道中对重大疫情事件、工业安全事件发生细节的披露,有助于政府部门、医疗防疫救治机构、环境监测机构和相关行业、企业引起重视,及时进行救治与防范。
灾难性事件新闻报道中细节的准确描述,既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现场感和客观性,又可以为政府处置危机事件提供可靠的依据。但是,要做到对灾难事件细节的准确描述,就要求记者必须深入到事件现场,仔细观察;或对当事人(见证人)进行详细采访,得到较全面的第一手材料。这无疑增加了采访的难度。
2 灾难新闻报道的知识性问题
重大灾难事件发生后,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社会公众,都希望通过媒体尽快得知事件发生的基本过程和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同时还希望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应急处置的有效措施与方法。这样一来,就对新闻报道提出了新的命题和更高的要求。因为几乎所有重大灾难性事件的发生原因,都会涉及到诸多科学问题。而事发处理就会涉及到很多不同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如何在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中,满足不同受众群体
对事件发生的科学解释的需求,提供有价值的危机应对的措施与方法,就需要科技新闻采编人员制订灾难性事件报道的应急方案,包括报道的议程设置、采访内容的确定、采访对象的选择等。
灾难性地震发生后,地震的震级、裂度和震中位置、震源深度是人们首先关心的问题,因为这直接涉及到地震的破坏程度;另一方面,人们还想知道地震为什么在此时此地发生,以及是否还会有余震以及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等等。而我们需要向受众报道这方面的问题,就必须向国家地震管理机构和地质学家、地震学家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值得提出的是,可能引发地震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如有构造地震、火山地震、水库地震,还有因重大工程施工诱发的局部地震。因此,有关专家在解释特定地区某一地震灾害发生的原因时,既要以该地区地质构造及其活动性研究为基础,又必须有地震监测仪器实测数据的处理和综合分析作依据,而且很多时候专家们的解释不是“绝对”确定的。那么,作为科技新闻记者,如何向受众准确、及时的传递这些地震科学信息?首先需要学习和初步掌握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SARS 疫情爆发后,摆在呼吸道疾病医疗专家面前的病例特征,是一种“非典型性肺炎”症状。当疫情蔓延、患者急剧增加而采用常规肺炎治疗措施后失效时,探究SARS 爆发的病理原因成为当务之急,如何采取有效的救助与预防措施,更是迫在眉睫。当SARS 被当作一场突如其来的全国性“瘟疫”,使人们人心惶惶的时候,此时的媒体如何作为,科技新闻工作者如何向受众传递相关信息,无疑是一次巨大挑战。从2003年SARS 事件报道的经验和教训来看,媒体的应对报道可以从三方面进行。一是通过对相关病例和医学专家的采访,获取这方面的基本知识,在客观的报道中向社会发布真实信息:SARS 发生的可能原因、病例的基本症状、可能有效的治疗与预防措施等等;二是密切关注不同地方采取的多种治疗、预防措施,一旦发现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立即予以报道;三是紧密跟踪相关医学科研机构和专家的“应急”科研攻关工作,在探讨SARS 发病机理、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有效的预防措施等方面,有了成果,及时报道推广。这三个方面的同步报道,既能通过科学道理稳定社会情绪,安定人心,又可向全社会普及了SARS 疾病防治的科学道理与技术方法。
3 灾难信息传播受众的针对性问题
当前,媒体的受众群体细分化日趋明显,即使在同一种传播媒介中,不同的版面、栏目,不同的视听频道、时段,受众群体是不相同的。在灾难性事件发生时,不同的受众个体对危机事件信息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大众媒体如何在灾难事件发生时,有针对性的把相关信息及时传递到特定的受众群体,是媒体实现有效传播的重要策略。而对科技新闻报道而言,选择对不同受众群体有价值的、与灾难事件有关的科技信息和相关的科学知识,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是灾难性事件应对中灾难信息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灾难科技信息传播的接收群体可分为三类:一是政府部门的管理者,二是对灾难事件密切关注的社会公众,三是相关行业和专业领域的研究专家。因此,媒体有关灾难科技信息传播的报道主题、报道内容、所涉专业知识深浅度均应该“量身订制”,这样才能提高灾难事件科技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和满足性。以煤矿发生重大矿难事件为例。对政府管理部门来说,亟需掌握矿难发生的基本情况,如矿难发生的地点、时间、人员财产损失与救助情况。此外,还需要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现场处理的有效措施与技术方法、受伤人员的救治技术问题,以及由事故引起的次生灾害问题,如可能发生的地面塌陷、地下水系统的破坏、环境污染的问题等。这时,来自事故处理现场的电视、广播媒体的报道,能为政府部门提供快速、直观的矿难信息。
对社会公众来说,人们除了希望了解事故的基本情况之外,常常会想到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故,这就需要通过媒体向受众传递有关煤矿发生重大事故的可能原因,如瓦斯爆炸、过度采掘引起矿顶塌方或因采掘破坏地下水系统导致“冒顶”事故。而井下瓦斯爆炸既与瓦斯浓度、煤矿通风系统不完善有关,也可能是因安全生产管理不严、井下违规用电用火而引发事故。这时就需要媒体记者通过第一线的采访(包括对现场工作人员和相关技术专家的采访)了解事故发生的真实原因,通过媒体予以发布。与此同时,媒体应通过矿难事故的报道,向公众普及安全生产的常识。
媒体披露的矿难事故现场信息,对相关行业和专业领域的研究专家极有价值。比如瓦斯爆炸波及的范围、是否有大火或有害气体发生,还有矿体岩石崩塌的程度、地下水“冒顶”后的水淹的速度和水量大小等现场信息,都是专家们在分析事故原因、采取救助措施方案的重要参考。因人类活动引起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报道的针对性,也同等重要。媒体在做这一类灾难事件报道时,要满足不同受众的信息需求,就需要记者掌握一些事故发生的有关科学知识和科学道理,通过对行业和学科领域技术专家的采访,才能做好有针对性的、有价值的报道。
4 灾难报道内容的服务性问题
提高灾难事件报道的服务性,既是社会受众的需要,也是媒体提高自身“影响力”的重要契机。因为灾难事件直接影响到社会群体的生活生产问题。如三鹿奶粉事件就牵涉到千家万户中婴幼儿的生命安全;2008 年春节前南方大面积冰灾的发生,使交通大动脉京珠高速、京广铁路严重受阻,数十万旅客滞留途中,电煤紧缺导致供电恐慌;而长时间持续的冰冻灾害使农业、林业遭受重大损失。
从科技新闻报道的角度来看,向广大受众及时提供实用的、科学的救灾减灾信息,是灾难事件报道服务性的重要体现。婴幼儿食用含三聚氰胺的奶制品,会引起肾结石疾病,严重的会导致婴幼儿死亡。究其疾病发生的机理,就需要媒体及时向公众传递一系列相关科学信息。如三聚氰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物质,它为什么会引起婴幼儿发生疾病;患病者有什么症状,如何诊断、治疗和预防;就一个地区而言,哪些医院有哪些专家擅长治疗这类疾病;缺乏母奶喂养的婴幼儿,应采用什么代用品来保证婴幼儿的健康成长等等,这都是婴幼儿家庭关注的问题,需要媒体把科学知识信息传递给千家万户。
冰冻、洪涝等自然灾害常常给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对这类灾害可能持续的时间,人们十分关注。媒体及时披露相关气象科学信息,就是一种直接服务。严重的自然灾害对农业、林业、畜牧业生产的损害是不言而喻的,媒体发布有关救灾减灾的科技信息,成为当务之急。农民需要的是及时得到如何使蔬菜、果树防冻减损技术方法,庄稼、蔬菜因洪水受损后,应采取什么样的补救措施,补种什么样的品种,优质种子从何处来等等。记者把自己辛勤采访获得的这类有用信息,通过媒体传播,将会受到农民的欢迎。
5 采编人员科学素养问题
综上所述,关于灾难事件的科技新闻报道与一般新闻报道有明显差异,它不但要包括灾难事件报道的一般信息(即通常
所指“5W” ),更需要在此基础上向事件信息的知识性、后续性、针对性、服务性方向延伸。这就给科技新闻记者、编辑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重要的方面就是采编人员素养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采编人员对灾难事件科技新闻报道要有科学意识。首先要科学、冷静地看待灾难事件发生,因为有些自然灾害事件常常是不可抗拒的,但通过人类的努力,损失是可以减轻或补救的。人类活动造成的灾难事件是可以预防的。因此,做这类事件的科技新闻报道,除了及时告诉受众事件真实情况之外,更重要的是向社会提供减灾防灾的科技信息,向大众普及救灾、减灾、防灾的科学知识。此时,不但要抓亮点、争时效、抢独家,更要为减灾防灾做好舆论导向和科技信息服务。因此,采编人员的科学意识是灾难事件科技新闻报道议程设置,报道主题确定和内容选择的基础要素。
二是采编人员要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由于科技新闻报道涉及到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学科领域,报道内容多,知识面宽,而现在记者、编辑来自文科的多,理工科者少,要具备较强自然科学基础,就要努力在工作实践中学习。一方面在进行重大事件报道前“急补”、“快补”相关领域的科学常识,另一方面在事件报道中有针对性的向科学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虚心请教,后者比前者更重要,日积月累,知晓的东西多了,知识面也就宽了。
三是科技记者要学会与科学家打交道。一般来说,科学家工作任务重,时间抓得紧。有些还不善于与媒体记者交流,甚至不愿意与媒体打交道,这是因为科学探索往往不会全都成功,唯恐报道失实“走样”。在灾难事件中,承担研究分析任务的科技人员尤其如此。如何对这些科学家进行深入采访,常成为报道实践中的难题。要做到在采访中与科学家交流“顺畅”,除了在采访前做好相关知识铺垫之外,还要认真细致准备好采访提纲,做到“有备而来”;在采访过程中表达要精炼,不要涉及到与采访主题无关的内容,以免浪费采访对象的时间;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就要抓住不放,与采访对象深入探究。值得提出的是,这时候科学家不但不会“厌烦”,而且还会被“认真”精神所打动,与记者“平等”地进行交流。总而言之,灾难性事件中要做好科技新闻报道,需要媒体进行有效、科学的组织,更离不开采编人员对于科技信息的准确把握和加工传递。科技新闻采编人员通过平日与各种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建立和培养的合作关系,加上对选题的熟悉性和敏锐性,寻找最佳角度和报道时机,将能够比其他记者更快、更准确地获取信息,发挥科学预警、稳定社会情绪、进行科学反思和预防等重要作用。
注释
①本文是湖南省科技厅软课题《湖南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与科技信息传播》(项目编号:20073360735)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李良荣.突发事件与媒体报道[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李浩鸣.危机事件中科技新闻的舆论导向与监督问题[J].科学新闻,2005,(1).
[3]张学东,李波.加强地质灾害宣传[J].防灾博览,2006,(6).
[4]丁柏栓,王雄,董秦.新闻舆论引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5]孙瑞祥.科学素养教育大众化与传媒责任[J].科学新闻学术专刊,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