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教育开展党员培训的模式与效果研究
2009-10-28乔东林武丽志赖显明
乔东林 武丽志 赖显明
摘 要:本文以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党员网络培训实践的科学总结与凝练,归纳了党员网络培训的基本模式,并对党员网络培训的效果及优势进行了深入分析。论文作为新时期推动党员培训工作高效开展的重要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并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上闯出一条新路做出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党员;培训;网络;模式;效果
中图分类号:D26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3-0115-03
一、研究背景
党员培训是不断强化党员意识,全面提高党员素质,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是充分发挥党员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的基础。因此,党员培训工作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党员干部教育的中心。传统上,党员培训工作以面对面的集中教学方式为主,尽管效果好,但也切实存在党员必须脱产学习,从而影响正常生产、生活,以及人均培训成本较高等问题,这就使得党员培训,尤其是面向基层党员的全员培训耗时长,花费长,效果难于大幅度提高,甚至在一些基层地方,党员培训因为各种原因流于形式,从而制约了党员教育整体工作的提高,成为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之一。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教育得以蓬勃发展,依托网络开展的各种类型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工作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尽管如此,由于现阶段国内网络教育以学历教育为主,非学历网络培训项目不多、范围不广,依托网络开展的党员培训更是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尽管中共中央办公厅在2007年印发了《关于在全国农村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意见》[1],一些地方也已经开始尝试基于互联网和卫星网的远程党员培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很少从党员网络培训的理论研究、资源建设、培训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科学的总结,更缺乏对成功案例的调研和剖析,使得党员网络培训工作尚处于星星之火,未成燎原之势。本文以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和研究基础,通过对已有党员网络培训实践进行总结和凝练,归纳出了党员网络培训的基本模式,并对党员网络培训的效果及优势进行了深入分析。论文作为新时期推动党员培训工作高效开展的重要议题,将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上闯出一条新路做出探索,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借鉴价值。
二、模式研究:党员网络培训之法
模式是对客观事物复杂现象的抽象和简化。基于网络的党员培训较之传统培训,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透过纷繁复杂的培训现象,我们可以将党员网络培训的教学组织归结为以下几种主要的模式。这些模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系统性和理论性,能够有效的迁移的推广,是已有党员网络培训实践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凝练。
(一)同步讲授模式
同步讲授模式是传统党员培训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延伸和扩展。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如广播是耳朵的延伸,电视是耳朵和眼睛的同时延伸[2]。网络和多媒体的组合使得党员培训突破了教室和校园的界限。通过基于有线电视网络、国际互联网络或是卫星网络的视频会议系统,成百上千,甚至更多的党员可以同时聆听、观看某一专家的授课,并实现跨地区的实时互动。在同步讲授模式中,培训教师作为主体,起着主导作用,他决定着党员培训的内容和活动。对培训教师而言,采用这种模式无需对教学设计做专门的调整,教师授课,黑板板书,以及使用PPT等都可以实时录制并传送到各地[3]。
同步讲授模式在党员培训中特别适合于对时间同步要求较高,需要实时互动、现场表决等情境,如在特定的时间(如党的生日、其他纪念日及紧急情况)需要各地党员、干部集中收看、学习、参与互动的培训。由于同步讲授模式必须应用视音频会议系统,因此对技术要求和网络要求较高,需要专门的技术支持,才能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二)异步点播模式
异步点播模式是将党员培训课程的讲义和授课实况事先录制下来,然后以印刷教材、光盘或网络视频、网络课程的形式呈现。受训党员可以根据党组织的学习进度要求,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实际,灵活安排时间、地点进行学习。异步点播模式具有极强的灵活性,能够实现时间和空间的跨越,因此有利于解决党员干部的工学矛盾,规避集中面授培训或同步讲授模式容易造成的时间冲突。异步点播模式的党员培训,通常是以基于资源的学习方式展开,作为培训的主办方,提供给党员的不仅仅是授课视频,通常还包括一系列的其他辅助资源,如相关专题报道、优秀个人事迹等,这些资源通常都是图文并茂,音频、视频相结合的,目的是全方位的为受训党员提供支持服务,通过各类资源感染、教育党员,满足党员干部的实际学习需要。
异步点播模式在党员培训中的适用面最广,是党员学习政治、更新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无论是理论知识培训,还是法律法规、实用技术的培训都可以采用这一方式。此外,异步点播模式还特别适合于面向流动党员的培训,是解决当前我国党员流动数量大、培训难度高的有效措施之一。
(三)讨论协作模式
讨论协作模式是有组织、有目的的,通过引导党员参与基于网络的讨论、协作,实现预定培训目的的培训模式。在讨论协作模式中,作为培训者的教师必须根据当前党员学习、工作、管理、作用发挥等方面的新任务、新要求和新问题,创新真实情境,提出一系列具有争鸣性、大家感兴趣的讨论题目,然后逐步深入、有针对性地组织党员开展学习讨论,使广大党员在互动交流中增强理解、加深认识,最终提升培训效果。讨论协作模式的党员培训以基于网络的BBS论坛为主阵地,培训教师在讨论协作模式的培训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如讨论题目的选择、讨论分组、协作职责分配、过程指导、总结评价等。
讨论协作模式在党员培训中特别适合于广大党员感兴趣,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培训内容,如在农村党员培训中,“如何带领村民致富”是一个党员干部最急切,群众百姓最关心的问题,该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既要相互借鉴,又要创出特色,既要符合科学发展观,又要贴近当地生产实际,因此围绕“如何带领村民致富”,一起出点子,想办法,并接受大家的论证是一个十分有效的办法。很多致富路子都是在讨论中,在协作中逐渐成熟起来的。
(四)辩论竞争模式
辩论竞争模式通常针对某一特定的问题展开,通过竞争性的辩论来让受训者深入思考、自由辩论,并最终统一认识,付诸行动。俗话说,“话不说不清,理不辩不明”,辩论竞争模式不是相互攻击和刻意损伤,而是面对重大问题,未来趋势的大思考、大辩论,是党的民主作风的重要体现。辩论竞争模式的培训可以通过电视、广播、会议等实时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网络BBS论坛等非实时的方式开展。对于辩论竞争模式的培训来说,选择辩题是培训组织的重点、难点。一个好的辩论题目就是培训成功的一半。
辩论竞争模式在党员培训中,通常公开进行,并让党员和群众共同参与,从而实现更大范围的讨论和争鸣。应用这种模式开展党员培训既可以让党员干部通过辩论准备积极、主动学习知识,而且能够通过辩论来检验党员培训的前期学习效果,拉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关系,使党员生活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如2008年,巩义市组织领导干部电视辩论赛。辩论赛围绕近20个选题展开,采用二进一的方式,第一轮淘汰40个,剩32个单位,下一轮留16个,接下来是16进8,8进4,4进2,最后两个代表队对决,产生一个冠军和一个亚军。[4]比赛情况还通过当地电视台进行转播,吸引全市干部群众参与。领导干部走上辩论台,接受专家评委和群众的检阅,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也达到了党员干部教育的目的。
(五)混合培训模式
以上介绍了四种常用的党员网络培训模式,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往往是综合运用这些模式来开展培训。比如,针对某一课程内容,既可以实时收看视频讲授,又可以与其他受训党员进行讨论,还可以独立进行基于网络的异步点播学习等。
混合培训模式以混合学习理论为指导,强调传统培训与面授培训的融合,多样教学媒体的综合,多种教学内容的整合,以及多种学习方式的混合。混合培训模式事实上包含了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媒体和途径的混合。这一层次以丰富的资源为基础,以促进党员接受知识,有效学习为目标。通过选择恰当的媒体组合,找出达出培训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第二个层次是培训者与受训者地位角色的混合。混合模式强调培训者主导作用和受训者主体地位的直辖市和统一。因此,在党员远程培训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培训专家在网上和网下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积极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受训党员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培训者主导、受训者主体基础上实现的有效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三、优势研究:党员网络培训之效
利用网络教育开展党员培训,能够解决长期以来面授集中培训所不能解决的若干问题,是新时期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途径。党员网络培训的效果得益于网络教育的优势与党员教育实践的切当、紧密结合,因此研究优势,发挥优势,是党员网络培训取得成功的关键。具体而言,党员网络培训的优势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提高党员培训的质量
基于网络的党员培训,能够实现优质培训资源的共建、共享。最基层的党员通过光盘、网络,可以看到、听到党中央,以及省市级优秀培训专家的授课实况,从而克服了传统集中培训由于师资不足,尤其是基层优质师资不足造成的培训效果逐级递减的情况,实现了党员培训整体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网络教育有利于提高党员培训质量,还体现在互动上。传统党员培训以说教为主,受训党员仅仅作为倾听者和旁观者,无法参与讨论和争鸣,因此容易分神,而无法将培训学习引向深入。基于网络的党员培训需要受训者不断思考、不断参与,积极互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因此有效的提高了党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使受训者能够真正从培训受益。
(二)有利于降低党员培训的成本
基于网络的党员培训,较之传统面授形式的党员培训,具有前期投入大、规模大、平均成本低等特点。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信息化发展十分迅速。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二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8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以22.6%的比例首次超过21.9%的全球平均水平。同时,我国网民数达到2.98亿。宽带网民数达到2.7亿,其中,农村网民规模达到8460万,较2007年增长超过60%,城乡差距有望逐步缩小。[5]
伴随国家网络基础设施的普及、网络宽带不断拓宽,以及基层网络终端的激增,利用网络教育开展党员培训的时机愈来愈成熟。只要具备一定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就可以依托现有信息化体系开展大规模的网络党员培训。其中,党员电教站的作用不容忽视。
(三)有利于提高党员培训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基于网络的党员培训课程是以多媒体和超链接的方式呈现给受训党员干部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在接受外来信息时,视觉和听觉共同作用的效果最佳。网络信息不仅图文并茂,而且声色俱全,因此基于网络的党员培训具有形象化和生动性的特点,能够使党员在培训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尽快融入特定的情境之中,这有利于受训党员更全面、更深刻的领域培训知识,获得自身提升。
基于网络的党员培训能够实现传统条件下必须依靠实践才能让党员切身领会或体验的效果,从而提高了党员培训的效率和效果;进一步降低了培训的成本。这一优势是其他培训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四)有利于解决基层党员的工学矛盾
基于网络的党员培训,具有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特性,允许受训学员.自主选择培训的时间、地点以及学习的方式,这就为广大基层党员提供了便利。目前,我国党员干部普遍在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加之生活中家庭的重担,使其很难抽出大段时间参与长时间的集中面授培训。但是,培训是党员干部更新自身知识体系,提高政治觉悟和工作实践能力的重要一环,又不能逃避,不容错过,这就造成了十分突出的工学矛盾。
网络培训的开展较好的解决了这一矛盾,受训党员在自己家中,在单位,甚至在田间地头都可以随时挤时间开展学习。学习成为了党员干部日常工作、生活的一部分。党员干部也由此成为了终身学习的楷模和标兵,成为了带领群众奔小康,步入学习型社会的领路人。
(五)有利于促进基层社会与经济发展
基于网络的党员培训,其意义远不止于培训本身。党员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生力军在社会各行各业起着先锋作用。党员在参与网络培训的过程中,必然接触到一系列信息技术,并从培训中获得信息素养的提升和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这有利于开拓基层党员干部的视野,增强党员干部利用信息技术造福农村、造福农业、造福农民的能力,促进党员干部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并最终实现以信息化带动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现代化,拓宽基层群众,尤其是农村农民的增收渠道,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基于网络的党员培训,还有利于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密切干群关系,繁荣基层文化事业,促进农村的科学、文化、卫生发展,倡导新的文明风尚。网络在激活党员干部的同时,也将激活基层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使党员和群众一起共同迈入信息时代,成为新时代的主人。
四、问题与展望
利用网络教育开展党员培训,是新时期党员教育的方向,尽管各地已经开展了一些实践探索,但是尚存在不少问题,诸如管理问题、技术问题,以及组织问题等等,现结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立足党员网络培训的未来发展,提出以下思考和建议,以资同行借鉴。
(一)基于网络的党员培训,不是简单的书本搬家或资源上网,培训的成功与否离不开培训专家自始至终在网络平台上的引导和支持服务。无论是组织分班,还是精心设计讨论主题,再或是正面引导讨论,都需要培训者投入大量的心血与时间。
(二)基于网络的党员培训,离不开坚实的技术支持,因此各级党委必须加大投入,确保“硬件”过关,“软件”实用,“平台”可靠。于此同时,在投入大量财力、人力、物力的基础上,还必须加强基础设施的利用和管理,使其更好地、充分地服务于党员教育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三)基于网络的党员培训,必须加强资源建设。目前在党员网络培训中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情况,而资源是培训之本,基层党员喜闻乐见的资源更是党员培训资源建设的重点。以需求为导向是党员培训资源建设的基本思路,通过个别访谈、群众座谈、下发调查表等方式获取一线党员需求,并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是提高培训效果的重要途径。
(四)基于网络的党员培训,必须加强正面引导,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对广大党员的可能侵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各类信息良莠不齐,一些不法分子和国际反动势力试图通过互联网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进行攻击,扭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夸大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失误[6],因此作为党员网络培训的组织者,必须加强红色网站建设,提高警惕,加强管理和正面指导,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和自身免疫能力,从而避免不良信息的侵蚀。
(五)基于网络的党员培训,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教工作队伍。这只队伍不仅要政治上过硬,而且要技术上过硬,管理上过硬。这支队伍必须能够将网络教育和党员教育很好的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内容的网络党员教育,设计、开发、组织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切实有效的网络培训。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国农村开展党员干部现代化远程教育的意见[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6204270.html,2009-7-19.
[2]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张妙华,武丽志.远程教育学——学与教的理论和方法[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4]范娟华,陈慧.巩义干部电视辩论赛引网友热议[EB/OL].http://newpaper,dahe.cn/hnrb/page/1/2008-09-23/1188241222112402
453./pdf,2009-7-15.
[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cn/uploadfiles/pdf/2009/1/13/92458.pdf,
2009-7-19.
[6]张平,马志强,网络条件下党员教育工作小议议[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8-9.
(责任编辑/石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