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北泗阳话里的非亲属关系称谓及其社会语言学意义

2009-10-28王玉梅

学理论·下 2009年9期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

王玉梅

摘 要:泗阳方言里有较多富有地方特色的非亲属关系称谓,社会的现代性使得这些非亲属关系称谓正在逐渐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使用的范围,使用的对象和非亲属关系称谓中包含的感情色彩等方面。语言的变化是时代变迁的有力印证之一,语言和社会共变、语言的发展和变化离不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去研究语言变化的本质将会具有重要的社会语言学意义。

关键词:泗阳方言;非亲属关系称谓;社会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17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3-0087-03

称谓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称呼时所使用的词语,从社会语言学的社会标记功能角度分析,称谓可以分为社会关系称谓和亲属关系称谓两大类,社会关系称谓也可以叫做非亲属关系称谓。由于社会结构方式、人情风俗、生活条件、民族文化传统以及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心理特点等因素的不同,不同的民族有着各不相同的称谓词语,而不同的称谓词语也能够反映折射出不同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差异。[1]72亲属关系称谓由于受到宗族、伦理等关系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而非亲属关系称谓更能体现一个时代的发展变化。语言本身的特点和规律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内因,但是,社会的演变和发展是语言发展变化最直接的动因。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前所未有的进步,同时也使中国老百姓的精神生活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表现非亲属关系称谓的词语在意义上、情感上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

泗阳地处江苏省北部地区,属北方方言区的江淮次方言。泗阳方言里有很多比较富有地方特色的非亲属关系称谓,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有的非亲属关系称谓被使用得越来越少,正在呈现萎缩的趋势,但也有少数使用范围正在扩大,有的非亲属关系称谓的称呼者和被称呼者的年龄正在发生变化,还有的非亲属关系称谓中包含的感情色彩正在发生变化。本文主要分析泗阳方言里一些较有特色的非亲属关系称谓,并试解读这一语言现象所具有的社会语言学意义。

一、“有年人”

“有年人”指的是老年人,不论男女,都可以被尊称“有年人”。例如:

(1)有年人,这块的路滑,脚底下留丁神。(这儿的路滑,脚底下留一点神)

(2)有年人,看你身体还不错啊。

在现在的泗阳方言里,尊称老人为“有年人”的主要是中老年人群。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尊称一个陌生的老人为“有年人”有如尊敬自己年迈的父母,而老年人互称同龄对方为“有年人”既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礼数,这个称谓很能体现当地人身上所具有的朴实精神与传统美德。即使是在满腹牢骚、生气的情况下,也同样尊称老年对方为“有年人”,而不直呼“老头子”、“老姏么”。如:

(3)你叫我怎说你这个有年人呢?你再翻我菜都给你翻烂得了。(你要是再挑挑拣拣,我的菜就要被你弄烂掉了)

以前,由于受传统习俗的影响,很多年轻人也很自然而习惯地使用这一称呼,不过,现在有的青年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觉得这个称呼太古老了,太陈旧了,太死板了,所以从总体上说,已经很少有年轻人把老人称为“有年人”的了,大都改称为“老爹的(老爷爷)”或“老奶了(老奶奶)”了。另外,现在也有一些年轻人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尊重长辈的观念很单薄,会很不礼貌、很不客气地在老人背后直呼“老头子”、“老姏么”。

二、“全福奶奶”

在泗阳,男女结婚时,按当地习俗,男方会请一个儿女双全的中老年妇女来协理婚事,这种人被称作“全福奶奶”,也叫“全面奶奶”。“全福奶奶”主要的事情就是跑跑腿,传传话,处理协调婚事中出现的一些小事情,如新郎的亲戚朋友堵在家门口拦新娘讨要喜烟、喜糖时,“全福奶奶”就会施展她们的本事,让各方都满意。“全福奶奶”们能说会道,为人灵活,虽然主要只是做些跑腿传话的事,但也非常费精力,所以中年妇女是首选,尽管有的还未真正做奶奶,但为了一段好姻缘,也乐于接受“全福奶奶”这个光荣的称谓。例如:

(4)全福奶奶,这几天有劳你了。(这几天辛苦你了)

过去,儿女双全的中老年妇女很好找,但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如今,符合条件的人比以前少得多了。另外,现代人办婚事的观念和以前也大不相同了。从前,当地人办喜事很讲究形式,一套一套要合礼数,所以“全福奶奶”是必请的人物。而现在很多青年男女不喜欢繁琐的形式,他们讲究婚礼的精致与实在,还有的人在外地工作,回老家办喜事也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形式而已了,这些情况自然也就免了“全福奶奶”的工作。也许有一天,“全福奶奶”在泗阳方言里真的成了一个罕用称谓了。

三、“大姐”

“大姐”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①排行最大的姐姐。②对女性朋友或熟人的尊称。”[2]233《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里也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年龄最大的姐姐,一是指对与自己年龄差不多的女性的尊称。[3]246两本词典解释的第一种意思与泗阳方言相同,例如:

(5)姆大姐已经结婚了。(姆:我)

在泗阳方言里,“大姐”还多用于称呼陌生女性,既可以称呼与自己年龄差不多大的女性,也可以称呼与自己年龄相差很大的女性。比方说,中年人可以称呼中年女性为“大姐”,也可以称呼青年女子为“大姐”,如果对方的年龄不是高龄,也可以叫她“大姐”;老年人可以称呼老年女性为“大姐”,也可以称呼中年女性为“大姐”,同样也可以称呼青年女子为“大姐”;青年人可以称呼同辈的女性为“大姐”,有时对保养得较好、衣着较时尚或性格开朗外向的中年女性也可以尊称“大姐”。但“大姐”的最小年龄有个大概的底线,十八九岁的大姑娘还可以,十三四岁的小女孩就不太合适了。也就是说,除了不能称未成年女孩子为“大姐”外,年龄大的可以称呼与自己年龄相仿或小一辈甚至小两辈的女性为“大姐”,年龄小的也可以称呼比自己大十几、二十几岁的女性,但是如果年龄相差太大,就不合适叫“大姐”了,一般多称“姨娘”。例如:

(6)(一位七十来岁的老人称一位四五十岁的女性)

这位大姐啊,请问人民路怎走哎?(这位大姐,请问人民路怎么走?)

(7)(一位三十来岁的年轻人称一位四五十岁的女性)

大姐,能借你笔使一下吗?(大姐,能借你的笔用一下吗?)

“大姐”主要用来尊称陌生女性,这种称呼大概缘于“大姐”的第一种含义,排行最大的姐姐在家里一般都是父母的好帮手,懂事、勤快、不娇气,很受人称道,后来这个称谓逐渐转移到对陌生女性的尊称上。称呼熟悉的并且知道姓氏的女性一般是在“大姐”的前面加上姓,如“韦大姐”、“王大姐”。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喜欢更简洁地叫“王姐”、“张姐”,而被叫者也很乐意这种称呼,“王姐”中间多个“大”似乎显得老气横秋,或者严肃近乎有点古板。

(8)张姐,早上好啊!

有的时候称呼熟悉的人为“某大姐”、“某姐”只单纯表示一种代称,谈不上尊敬与否。例如:

(9)李大姐对她老婆婆一点都不好。

(10)王姐最差劲了,我早就不想跟她说话了。

社会在发展,现在,按当地习惯使用“大姐”称谓的人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中,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喜欢称陌生女性为“大姐”了,对时尚的年轻人来说,这个称呼太老土了,当实在需要称呼对方时,他们会先用“你好”搪塞过去。

四、“兄些”

“兄些”一是指家里的弟弟,亲弟弟、堂弟、表弟都可以,使用这种称呼的主要是年龄大的人,年轻人会觉得这样称呼自己的弟弟太土气。例如:

(11)姆家大兄些今年都六十三了,比我小五岁。(我家弟弟今年都六十三岁了)

泗阳方言里,对非亲属关系男性也可以称“兄些”,以表示对被称呼者的尊敬,如同“大姐”一样,但是,“兄些”的适用范围要比“大姐”小,主要用于年龄大的人对与自己年龄差不多的男性的称呼,尤其是老年人在与老年男子交谈时。例如:

(12)兄些啊,最近没看到你来动动了,有事啊?(兄弟啊,最近没看到你来锻炼了,有事情吗?)

这种称呼不仅包含了尊敬,也包含了关切。老年群体需要交流需要关心,当子孙们忙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时,老年人就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社交圈子——老年群体。

“兄些”的称呼到了中年人口中已经不多见了,而中年人使用“兄些”称呼的主要是一些体力劳动者,他们认为这样的称呼亲切、随意,没有客套、没有贵贱之分,这样的称呼能充分表明他们对对方的敬意。他们喜欢把年龄看上去大一点的称“大兄些”,看上去小一点的称“小兄些”。例如:

(13)大兄些,帮忙搭把手哩。

(14)小兄些啊,在哪发财啊?

实际上年轻人是最喜欢称兄道弟的了,但他们偏偏不爱说“兄些”,尤其是城里的年轻人,究其原因,是时代发展的结果,土里土气的“兄些”已经被时尚豪爽的“哥们”取代了。“兄些”虽土,但充满情意,“哥们”虽洋,但充满侠气,二者各有所长。或许,当年喜欢称“哥们”的年轻人在经历人世的风风雨雨到了不惑的中年、沧桑的老年后,他们会发现“兄些”更有味道。

五、“小姐”、“小姐接”

“小姐”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①旧时有钱人家里仆人称主人的女儿。②对年轻女子的尊称。”[4]1385《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解释得要更具体一些:一是指旧时仆人称主人家未出嫁的女儿;二是泛指年轻女子,如空中小姐、公关小姐;三是对女服务员的称呼。[5]1433两本词典里的第一意思现在在某些地方已经有抬头趋势,但是在泗阳方言里是不存在的,经济的发展使它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通话的影响,泗阳人已逐渐接受了空中小姐、公关小姐的叫法,大多数人对女服务员也由“同志”改称“小姐”了。

“小姐接”是对年轻女子的称呼。普通话里的“姐姐”在泗阳方言里叫“姐接”,这个“接”实际上是“姐”的入声读法,所以称呼一般的年轻女子,泗阳方言是在“小姐”的后面加上一个“接”音,而对空中小姐、公关小姐、售楼小姐、服务员等,是不加“接”的。例如:

(15)小姐接,要要坐三轮车啊?(小姐姐,你要不要坐三轮车?)

“小姐接”主要称呼陌生的年轻姑娘,在当地,许多从事体力劳动或个体经营的人喜欢用这个称呼和年轻姑娘打招呼,比如蹬三轮车的师傅、各类摊贩等。

在泗阳方言里,“小姐”还有“家里最小的女孩子”的用法,这个“小姐”是不带“接”音的,这种用法主要见于长辈口中。例如:

(16)你家小姐比她大姐懂事。

六、“小大姐”

对年轻女孩子,年龄一般在二十五岁以下,六、七岁以上的,泗阳方言里多叫“小大姐”。“小大姐”既可以是不同年龄段的女学生,也可以是二十多岁的社会女青年。例如:

(17)小大姐在哪块念书啊?都上三年级啦。

“大姐”是对女性的尊称,而“小大姐”则要看具体情况了。例(25)中的“小大姐”表现对小女孩的喜爱。但是,下面几例则无此意,只是单纯地称呼年轻女孩子,如同普通话里的“姑娘”。例如:

(18)小大姐,请你讲丁文明,嘴里不要骂骂嚼嚼的。(请你讲点文明,嘴里不要不干不净地骂人)

“小大姐”可以是长辈称呼晚辈、年龄大的称呼年龄小的,也可以是同辈称呼同辈。例如:

(19)那地方滑小大姐,跟我差不多大,姆不好意思去。(那个地方全是小姑娘,跟我差不多大,我不好意思去)

对于未婚女孩子,泗阳方言也叫“小大姐”。例如:

(20)你们说话注意丁个,小张还是个小大姐呢。(你们说话注意一点)

称呼未婚女子为“小大姐”是一种委婉的叫法,提及婚姻、家庭这类问题,年轻的姑娘害羞,年龄大而未出嫁的又敏感,在当地,称她们为“小大姐”比其他任何称呼都合适。

虽然“大姐”也可以指年轻女性,但是它有年龄底线的限制,“小大姐”的叫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姐”称呼的局限,而且更强调年龄层次。另外,从人的心理上来讲,有些已经不是很年轻的年轻女性宁愿被叫做“小大姐”,也不愿意被叫做“大姐”,似乎这么一叫就把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叫没了,觉得自己被叫老了,所以更乐于接受“小大姐”的称呼,就像现在满世界都是“美女”一样,而有些称呼者也很会察言观色,一声“小大姐”叫得对方心情舒畅,但是他们不会不识相地这样称呼一个年龄偏大的女性。

年轻女性不喜欢被人叫“大姐”而喜欢被人叫“小大姐”,这是时代在变迁,语言在变化的最有力凭证,从保守走向开放,女性看重尊敬,也看重年轻。

七、“大小姐”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里,“大小姐”旧指富贵人家的大女儿;现指养尊处优、娇气十足的年轻女性。[6]251指称“养尊处优、娇气十足的年轻女性”,泗阳方言里也有这种用法。例如:

(21)你以为你是大小姐啊,快丁做。(快一点儿做)

但是,在泗阳方言里,“大小姐”也可以用于长辈对自家女儿或熟人家女儿的亲昵称呼。例如:

(22)哎呀,姆家大小姐回来啦!想吃什么,我做给你吃。(姆家:我们家)

对表示亲昵称呼的“大小姐”,既可以是未出嫁的女性,也可以是已出嫁,甚至是孩子都不小了的女性。

(23)大小姐啊,不要怪你刘姨娘多嘴,在婆家不比在娘家,哪能想个磨就个磨呢?(不要怪你刘阿姨多嘴,在婆家不像在娘家,哪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呢)

这种亲昵的称呼,不仅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它的使用范围也正在逐渐扩大。过去的家庭子女多,由于受经济条件、思想观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除了学名,很多女孩子都被叫作“小大子”、“小三子”、“大丫头”、“小丫头”等等,而现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女孩子,绝大多数独生女既没有父母的娇惯,也没有父母的宠爱,一声亲昵的“大小姐”却蕴涵了长辈们无限的疼爱之情。

八、“毛子”、“毛头”

“毛子”、“毛头”是对低幼儿的爱称。自己家的孩子可以称,别人家的也可以。“毛子”男孩女孩都可以用,“毛头”一般只用于男孩。例如:

(24)你家毛子叨好玩欧,男的还是女的?(叨,多么)

对陌生的孩子叫“毛子”、“毛头”不仅是对孩子的关爱,也是对孩子家长的尊重。如果知道是谁家的小孩,就可以在“毛子”、“毛头”前加姓。例如:

(25)张毛子啊,你妈在家面?(你妈在家没有)

可能由于是泗阳方言里的土叫法,“毛子、毛头”如今已不太迎合一些年轻妈妈的喜好,她们更喜欢用洋气一点的更加城市化、现代化的“宝宝”、“贝贝”、“咪咪”等叫法。

泗阳方言里还有许多很有特色的非亲属关系称谓,如称年轻男子为“小年幼”、“小哥个”,称好哭的孩子为“哭歪子”等等,细察这些称谓在实际生活中的用法,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包含着大量的时代信息,或多或少的变化,是社会进步,时代改变的结果。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依旧存在,但新的时代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赋予了人们新的观念,求新的思想又反映在一些非亲属关系称谓的使用上。语言有其自身演变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但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和社会共变,语言的发展和变化离不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去研究语言变化的本质将会具有重要的社会语言学意义。一种语言朝着什么样的趋势发展变化,决定权在于它生存的时代,在于它的使用者,而使用者的文化素养、思想观念等各方面因素又决定着他对语言的选择和运用。

参考文献:

[1]丁安仪.当代中国社会关系称谓[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6).

[2][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5][6]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彭巍)

猜你喜欢

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视域下山西方言研究——以临县话为例
浅谈网络语言模糊性的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公益广告语言研究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苹果品牌广告语翻译研究
多元文化语境中语言变体的社会语言学意义
浅谈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性别差异的体现
英语语音国别变体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讨日语教学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谈言语中的幽默现象
试析社会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的理论相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