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农业的商丘见证

2009-10-28卞瑞鹤周敏敬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商丘现代农业农业

刘 林 卞瑞鹤 周敏敬

七月流火,商丘潮动。

7月20日,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中共商丘市委、商丘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黄淮平原现代农业发展(商丘)高层论坛”在商丘拉开大幕。

在这个精彩纷呈的季节里,有着卓见的数百名专家用思想和睿智给这片沃土播下了丰富的内涵。

现代农业,这一个有着丰富外延的概念,高度概括了数千年来朴素意义上的庄稼和田野,以其发展、高效、科学的动态标准为当代农业刷新了高度和境界——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

处于黄淮平原的商丘市先于他人的探索和实践给人们留下了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粮食品质的优化、基础设施的升级、产业链条的延伸、结构特色的提升、循环体系的建构、技能农民的辐射等等,恰如分镜头似地展现着商丘现代农业的发展态势。

河南商丘,是一座有着浓浓远古韵味和现代气息的城市。极目商丘城乡,我们惊叹这里所蕴藏着的深邃与进发出的激情。

今天,“黄淮平原现代农业发展(商丘)高层论坛”的召开,无疑将在源远流长的商丘历史长廊里留下一道引人注目的景观。

商丘说服力

2009年7月20日上午,“黄淮平原现代农业发展(商丘)高层论坛”隆重启幕。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陈全国,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刘满仓,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局长赵阳及河南省22个省直单位领导和河南省18个地市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新杰主持。

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发来贺电称:“举办‘黄淮平原现代农业发展(商丘)高层论坛意义重大,十分必要,这既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总结河南黄淮平原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做法,也是为了探索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此次论坛的举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发展现代农业的交流平台。开辟了一个接受现代农业先进理论的崭新课堂。相信通过论坛的举办,对于理清黄淮地区特别是河南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抓住发展重点,加快发展步伐,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河南是中国的粮仓,商丘是河南的粮仓。

商丘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产区,有3个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2个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8个粮食基地县,2个国家优质粮食基地县。在商丘1.0704万平方公里的沃土上,每年生产100亿斤以上的粮食,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1/9,这样的成果,不但让商丘赢得了“豫东粮仓”、“国人厨房”、“世人餐桌”等赞誉,而且,让商丘在确保全国粮食安全上有了更多的担当。

按照《国家粮食战略工程商丘核心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要求,商丘要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1362万亩,确保吨粮田面积达到400万亩;此外,在国家优质粮产业工程、大型商品粮基地、粮食大县建设、标准良田建设、良种补贴等重大项目上要加大投入,完善机制。

为了达到“引得来、蓄得住、分得出、用得上”的灌溉目标,商丘市加大机井建设和旧井修复力度,全面实施“井井通电”工程。2007年底,全市机井总数达19.5万眼,有效灌溉面积达895万亩,早涝保收面积780万亩,14年连续7次夺取全省农业战线最高荣誉奖“红旗渠精神杯”。

为了强力推进商丘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商丘市政府鼓励兴办农产品加工园区,重点扶持了30家规模大、发展前景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努力培植一批产值超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围绕面粉及面制品加工、畜牧养殖及肉奶加工、食用菌、林果及加工、林板浆纸一体化、棉纺六大支柱产业,建设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标准化生产基地。为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2009年商丘市政府又组织筛选了80多家企业跨入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行列,总数达到260家左右,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50多家。

2006年以来,商丘市在发展现代化农业进程中,始终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土地合理有序流转为突破口,鼓励各县(市、区)探索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模式,鼓励农户采用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入股及其他符合法律法规的方式进行土地流转,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领办或联办农业企业,着力打造一批千亩以上的生产基地。截至2008年底,商丘市土地流转面积3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2%,比2005年增加了12.1万亩,增幅为53.6%。通过土地流转每亩至少增值400元,每年仅此一项,土地,就增值1.38亿元以上。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为了进一步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建设,使商丘在现代农业发展潮流中成为引领者,商丘市830万民众正万众一心、集思广益,以最大的热情努力着。

商丘市正是凭借这些特有的魅力,为本次论坛的召开提供了最具现实意义的说服力。

农业新视角

“现代农业是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普遍使用现代生产工具、全面实行现代经营管理为本质特征和主要标志的发达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充分体现和代表了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在河南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多、农业比重大的农业大省,发展现代农业是一个事关战略全局的重大课题,必须立足省情,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围绕农业上工业、发展工业促农业,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近年来,商丘市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大力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标准化,一手抓三农工作,一手抓新型工业化,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走出了一条工农并重、农区工业化,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路子。”徐光春在贺电中对商丘市现代农业的发展表示赞扬。

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陈全国强调:加快黄淮四市的发展,重点和难点在农业,潜力和优势也在农业。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要求,以新的观念、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新的方式来审视农业、开发农业、繁荣农业。

同时,陈全国从六个方面提出建议:一要把握新趋势。深刻认识并及时把握世界农业的生产科技化、结构高级化、经营一体化、发展生态化,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二要树立新理念。坚持用现代发展理念来引领农业,以战略的眼光、开放的思维、创新的精神,重点发展现代农业,优先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三要理清新思路。就是要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努力走出一条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良好、技术密集、功能多样、凸显人力资源优势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四要抓住新机遇。紧紧抓住国家出台“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措施带来的发展机遇,不断加大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投入;紧紧抓住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产业加速转移的机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紧紧抓住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带来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带来的发展机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五要强化新支撑。要大力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强化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支撑;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支撑;要促进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强化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支撑;要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培育市场流通主体,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强化现代农业的市场体系支撑;要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强化现代农业的人力资源支撑。六要实现新目标。就是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实现“三个显著提高”:即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显著提高,进而形成基础设施完善、农业科技先进、农业结构优化、服务体系健全、农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充分发挥的现代农业产业格局。

在这次“黄淮平原现代农业发展(商丘)高层论坛”中,河南省领导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从讲话中,我们听到了他们对商丘现代农业发展的殷切嘱托。

希望的田野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7月19日下午,踏着充满乡野气息的旋律,参加论坛的领导、嘉宾一同参观了商丘市四个现代农业示范点。

“太壮观了!”走进参观第一站——虞城县站集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一望无垠的玉米万亩方让参观人员啧啧称赞。

虞城县站集乡玉米万亩方总面积1.48万亩,万亩方以2008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为主。近年来。当地政府坚持因地制宜、选用良种的方法,遵循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思路和基础条件好、科技水平高的原则,使万亩方实现了井井通电,井井配套,旱能浇、涝能排;采用技术服务到位和技术培训到位的形式,解决了玉米的病虫害问题;为了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以实施推行玉米补贴项目为契机,对农户玉米种植面积登记造册、张榜公布,做到了玉米补贴推广规范化管理。

“现在种地省事多了,收入多了,村里人种地积极性都很高。”占集乡村民朴实的笑容让人们最真切地感受到了农民对土地的那份深厚情结。

在科迪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鲜、安全、放心的乳制品消解了参观人员夏日的炎热。“欢迎品尝科迪牛奶!”在科迪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观大厅,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科迪牛奶,总经理热情地招呼着参观人员。

“科迪集团科学技术先进,发展很好,经营模式也很先进,希望企业严把质量关,生产出更多的健康食品,催进企业快速发展。”河南省委政研室巡视员王永苏一边品尝牛奶一边说。

科迪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集工、科、农、牧、商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食品企业集团,公司现有员工1万余人,是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南省10家粮食转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南省百户重点工业企业和河南省重点畜牧养殖及乳品加工基地。2003年12月16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科迪,对公司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给予了充分肯定。

如果说科迪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之行让参观人员一饱口福的话,那么,豫东花卉有限公司之行则让人大饱眼福。

“这里的花卉幼苗全部是我们自己培育的,我们的优势在于能把组培、克隆技术应用在花卉、蔬菜种植上。”总经理介绍说。

成立于2001年的豫东花卉有限公司。现有职工158人,专业园艺工程师14人,总占地面积600亩。2008年实现年产值8500多万元,预计2009年可达1.5亿元。公司的发展带动了周边乡镇3000多户群众从事花卉生产,有效地增加了群众的经济收入。

“这是胡总书记在2003年12月份来视察时的照片,这张照片一直鼓舞着我们。”总经理指着大门口胡锦涛总书记来视察时的照片说。

“无论是在种植业、加工业,还是在流通方面,大家都觉得商丘的现代农业发展很有特色,不但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甚至在全国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最后一站——商丘农产品批发市场参观时,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建军赞叹道。

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设有17个处室、12个交易区,主要进行蔬菜、瓜果、粮油、水产、肉食、干调、副食等农产品的批发交易;拥有交易用房、交易大棚、冷库仓储、物流配送、电子结算、检验检测、信息发布、安全监控、治安消防、垃圾处理等较为完善的设施设备。目前,市场辐射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具有货源足、品种全、销量大、价格稳等显著特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5万余农户从中受益,在市场周边形成的种植、养殖、加工专业村(户)已达6600多个,带动农产品生产基地195万亩,促进农户年均增收800多元,围绕市场已有2万多个城乡富余人员实现了就业。收到了“兴一个市场,带一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农民”的良好效果。

这四个现代农业示范点无疑是商丘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这里折射的是商丘现代农业的发展足迹。

专家论道

论坛期间,来自中央和省内的农业专家就当前农业现状、农业政策及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谈经论道,各位专家的讲解精彩纷呈。论坛现场虽然没有激烈的探讨场面,但精彩的观点让在场的听众如沐春风。

“国务院刚颁发了关于新增1000亿斤粮食的意见,明确黄淮地区在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中要占到38.7%,是全国各类地区中任务最重的一个地区。从这个意义上讲,搞好商丘的现代农业,搞好河南的现代农业,对于促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意义是非常大的。”陈锡文强调了黄淮粮食产区在全国粮食产区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陈锡文先问后答,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从客观形势要求看,一是资源环境方面的压力,迫使我们必须走节约型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道路;二是从我们农产品的供求实际状况来看,我们不走农业现代化道路,应该说是很难持续发展下去的。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概念,在

理论上应该是当代农业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概括地说,现代农业可以理解为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形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永远是事关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粮食安全是现今世界和我国共同面临的头等问题,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柄生旁征博引的精彩论述赢得了阵阵掌声。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以“从实际出发,探索农业现代化新路”,分析了商丘目前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我感觉商丘目前已经具备了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的基础和条件,下一步要加快传统农业转型,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加快商丘现代农业发展。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局长赵阳从发展现代农业的背景和条件以及面临的约束和挑战,围绕如何发展现代农业一些关键的要素,所要把握的一些重大的政策、原则和可能采取的一些措施等方面做了精辟论述。

河南省有关专家的论述同样精彩。

“农业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应当高度重视,积极推进。”河南省委政研室巡视员王永苏围绕“科学统筹城乡,协调推进三农”,从准确把握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着力加快农民向城镇的持续稳定转移,坚持突出工业的主导地位三方面进行了解析。

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建军全面翔实地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滞后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制约,资金进入农村的有效引导机制缺失是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他说构建适应现代农业的农村金融体系关键是创新体制机制。

河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吴一平的“黄淮经济区资源承载力与现代农业建设研究”以数据的形式展示了黄淮四市主要经济指标。

未来方向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瓤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科学发展观在三农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这次“黄淮平原现代农业发展(商丘)高层论坛”的举办,对于展示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成果,搭建黄淮平原地区共同交流的平台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充分应用本次论坛的成果,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有效的举措,推进商丘市现代农业的更好更快发展。”商丘市人民政府市长陶明伦对本次论坛给商丘带来的成果做了充分的肯定。

“近年来,在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中,我们坚持不以发展经济而忽视环境、不以发展工业而削弱农业的理念,统筹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组织化,一手抓三农工作,一手抓新型工业化,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走出了一条工农并重、适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路子。”介绍了商丘目前的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后,商丘市委书记王保存提出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我们决心借助这次论坛的东风,认真落实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意见、建议,推动论坛成果转化,加快商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由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跨越、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跨越,谱写现代农业发展新篇章,为河南实现新跨越、新崛起作出更大贡献。”

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新杰在论坛闭幕时表示:这次论坛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内容丰富,收获颇丰,主要在三个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一是加深了对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重大意义的理解;二是更加坚定了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信心;三是更加明确了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方向。

猜你喜欢

商丘现代农业农业
商丘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商丘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