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民工文化需求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2009-10-27李宗佰
李宗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重要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参与,其中,和谐文化建设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方式的文化,它融理想信念、理想信仰、行为规范、价值观为一体,是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和谐文化的形成,是一定社会主体的一种自觉认识和向往,它代表着一定社会主体利益,同时也体现了一定社会主体对社会发展的认识水平。和谐文化既有思想观念方面的内容,又有制度规范方面的内容。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在思想引导下建立起的一系列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制度和机制。对个体而言,和谐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它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对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对人们具有高度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的影响。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涌入的快速增长,城市中农民工不仅规模越来越大,而且对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快速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然而各种与之付出形成强烈反差的不公平待遇却让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始终处于尴尬地位,具体表现为城市人对农民工的身份性歧视。而农民工本身的具体情况使其对文化的需求与城市人之间所具有的差异逐渐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本文将从农民工所处现状入手,逐步探讨农民工文化需求对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2005年底,受国家文化宣传部门的委托,华中师范大学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调查课题组在全国14个地区就农民工文化生活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2006年3月至5月,财政部教科文司与华中师范大学联合组织了全国农村文化调查,对19个省(市、自治区)的70个县(市)200个乡镇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两次大型的调研课题主要是涉及农民工群体和农民群体的基本构成、区域分布、工作、经济收入、居住、社会交往和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着重调研其文化生活方面的状况。
调查显示,农民工群体文化生活的总体特点是:文化生活贫乏,文化消费不足,文化需求不能得到基本满足。打工之余,农民工做得最多的是睡觉(35.0%)、看电视(34.7%)和聊天(25%),此外还有15.1%的人读书看报,15.1%的人将闲暇时间花费在打牌或打麻将上,11.7%的人听收音机。较少农民工上网(9.1%)、看电影(5.3%)、看录像(3.9%)和上歌舞厅(2.8%)。他们最喜欢做的是看电视(33%),其次是睡觉(19.9%)、聊天(18.4%)和读书看报(18.2%)。可见,睡觉、聊天这类休闲活动都已成为农民工的主要业余生活,电视更是成为他们文化生活的核心。
在企业文化对农民工文化供给方面的调查中,农民工所在企业提供的文化设施或文化项目从多到少依次是电视(30.2%)、图书报纸(16.1%)、扑克象棋(13.1%)和技术培训(12%);而农民工对企业的文化需求中,电视(37.4%)、技术培训(33.4%)、图书报纸(27.0%)、电脑(23.2%)的要求最多。而在企业给予农民工文化生活满足上,其供给的主要文化产品(电视、图书报纸、扑克象棋)是一种普遍性的大众文化消费品,对企业来说相对便利和便宜,但仍不能满足需求。在供需矛盾上,技术培训(21.4%)、电脑(16.7%)这类利于农民工素质提高的文化资本供需矛盾最大,其次是文化艺术活动。由此可见,企业所提供的有限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是一种基本文化品,显得过于单一、贫乏,仍不能满足农民工基本需求,而农民工对于特殊文化服务的需求(技术培训、电脑)则凸显出更大的供给空缺。毕竟农民工是农村农民群体中衍生出来的一个特殊群体,对企业给予的文化需求和期望并不高,目前主要集中于基本的文化消费和关系自身发展前景的技术培训上。
所以,关心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状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是他们自身的需求和社会对他们应尽的义务,而且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共同需要。为农民工提供免费或优惠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是文化企业和文化经营者回报社会、反哺人民的表现。
开发“农民工文化”有利于农民工对都市文化、中国乡村文化的广泛传播和深化。和谐的都市人文环境,和谐的城乡多层联系,和谐的农村精神生活环境,和谐的新时代文化,都与农民工的文化生活方面密切关联。有远见的人和部门应当看到这里面的“收益”。对于这一类“边缘性人群”来讲,对于百益无害的现实需要来讲,建设具有时代意义特色化的“农民工文化”作法,不能仅仅满足于一两次活动,这一点很重要。
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就是强调发展要全面、协调、可持续,要统筹兼顾,切实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外来务工人员远离家乡和亲人,从事高强度劳动,特别是他们往返于城乡之间,不断经历社会角色的转换,行为习惯和消费观念受到城市不同程度的影响,普遍有融入城市生活的强烈意愿,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平等待遇和更多的文化关爱,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强烈。但目前我们所能提供给这一群体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设施十分有限,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普遍比较贫乏,有的甚至成为文化生活的边缘群体。因此,在文化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高度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体现文化建设的大众情怀,努力使文化建设的成果覆盖全社会各个领域和群体、惠及全体人民。
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精神文化生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文化的融合是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和谐共处的根本。大量的农民转变为市民,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农民工能否与城市相融合,能否与城市居民和谐共处,深层的动力在于城市居民对农民工价值的文化认同,在于农民工对城市文明的文化认同。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则为实现这种文化上的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实现农民工基本文化利益是促进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丰富农民工业余精神文化生活,用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充实他们的业余生活,填补他们的精神空白,发挥文化的“娱人”功能,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风气健康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精神文化生活,是提高人的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迫切需要。作为当代产业工人的一支重要力量,外来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在提升民族素质、促进社会进步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致力于发挥文化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功能,体现其春风化雨的力量,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使社会的先进理念转化为内在的人文精神,成为外来务工人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激励外来务工人员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通过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追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用先进的文化给外来务工人员以思想的启迪、心灵的净化、品格的升华、精神的鼓舞、理想的引导,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在职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