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课
2009-10-27陶运新
陶运新
近几年的课程改革实验,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效果,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多方面的启示和思考。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要让教师能走进新课程,使用好新教材,那么首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的教学理念。如何上好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课?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教材已往的知识的呈现形式总是先呈现出结论,再证明(注重的是演绎推理)再应用(应用基本上是教学知识方面的练习与巩固,加深);而新教材完全改变了知识的呈现形式,每个新知识点的切入总是先设置情境(这个情境可以是一个问题情境、具体事例,还可以是试验操作等,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达到对数学知识理解与掌握),然后建立模型得出结论再证明(证明侧重直观感受,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再应用,而这其中的应用区别于以前突出了所得知识的实际运用,加强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也使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找到学数学的方法,也更进一步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因此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是新教材的一大特点,也是我们贯彻新理念的关键,尤其是抽象数学概念的教学,更注重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使学生真正达到理解、掌握、运用,帮助学生克服机械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
二、学生在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中学会学习。
老师们可以深深体会到,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这样对形成技能,发展思维都是不利的,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从事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教材的内容中充满了各种模型。比如:代数中的探索规律模型,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让学生思考: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猜想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学生一时未能独立发现其中的规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进一步探索,在这其中教师也可提供一些帮助,切不可对每一个问题一开始就讨论,忽略“独立思考”的作用。再如:空间与图形内容中设计的操作模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让学生独立操作、观察、猜想,然后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结果,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真正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义。
我觉得把教学与科研紧密地结合起来,既是眼前新数学教学的需要,也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一种前提条件。让我们扬起课程改革的风帆,乘风破浪,为驶向那展示教师生命价值的彼岸而不断努力。
作者单位:安徽池州市贵池区高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