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情感教育

2009-10-27

新课程·中旬 2009年4期
关键词:传情音乐作品情感

陈 洁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它所表达的内容能够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那些健康的、积极向上的音乐作品能够开启人的心智、陶冶心灵。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音乐教学也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那就是注重音乐课堂中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在音乐课堂中,注重了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措施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在体验、感受音乐美的过程中,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音乐教育成为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伊甸园。以下是笔者近几年来从事音乐教学工作中音乐课堂情感教育的几点体会:

一、以趣激情,在兴趣中激发情感

教育离不开情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教育工作者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因为情感最能教育人、打动人,也最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美育的特点不仅是以理服人,更重要的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心理学原理认为:“情感不仅是兴趣、动机、信心、意志、态度等个性品质培养的根源所在,更是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所在,情商的健康培养是一个人健康发展、走向成功的重要一环。”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关键。以趣激情,在音乐课上首先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把带着兴趣的学生引入到音乐作品中。如:在欣赏《鳟鱼钢琴五重奏》时,始引课,老师用歌唱告诉学生一个故事,然后从钓鱼开始引申这个故事,生动地描述了作者是如何看着小鱼从自由自在,到陷入渔夫圈套,最后悲惨地离开自在生活的小河。故事是学生们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在讲述中,学生们的情感也会随着小鱼的命运而跌宕起伏,在聆听时特别认真,并可以在欣赏后准确地用各种表情符号和小标题表现出自己的情感体验,随后拓展,在完整聆听中随着音乐的起伏编写自己内心的小故事抒发自我情感,学生在兴趣中体验到了作品的情感,得到了课堂的快乐和满足。

二、以声传情,让声音感染学生,培育情感,享受音乐的美

音乐需要渲染力,听者更能体会这句话。在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渲染力,是无形的声音。老师甜美的语言,高亢、嘹亮的歌喉是与学生传递情感的最有力武器。以声传情也是情感教学法的一个重要手段。

首先,语言优美,声声入耳。柔美、富有磁性的语言有丰富的感染力,是激发课堂活力的催化剂。音乐老师的发音、语调、语速、语言的力度等都要有更高的要求,吐字准确,发声方法正确,对音乐作品的情感把握准确,以恰当的速度、力度和音量表现出来,把歌词朗诵的生动、清晰、悦耳,进而表现出天然的节奏感与音乐美。舒展优美的语言,情感真切的语感,会让学生身临其境、浮想联翩,让学生在诗一般的语言中感受美、体验情,从而融入歌曲的意境中,达到以声传情。

其次,规范范唱,以声动情。范唱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的范唱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歌传情的作用。教师用熟练、规范、流畅、含情、传情的歌声去打动学生,使学生通过聆听,被老师美妙的歌声中蕴含的情所打动,就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唱愿望。

三、以情育人,在音乐情感教育中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音乐有着强烈的愉悦作用,音乐可以让听者‘情绪化。特别是那些令人愉悦的音乐作品,在听后会让人产生积极的情绪并能焕发出奇异的神采。音乐作品的个性就是能让听者在欣赏中寻找到共鸣,都能利用音乐的表现形式表达出自己的心声,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音乐往往反应了不同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而不同情绪的音乐作品往往使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更加强烈。例如:在欣赏《洪湖赤卫队》选段《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后,让学生了解歌剧特点的同时,并体验、感受歌剧音乐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力,以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同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并深感生活在这样温暖的大家庭里、能学习是多么的幸福。再如:在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时,启发学生从优美的乐曲中去想像春天静寂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摇曳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大自然迷人的景色,领略伟大祖国山河的无比壮丽。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热爱民族音乐的思想情感。

有了情感,才能感悟音乐,才能创造音乐;有了情感,才能为自我情商的健康发展打下铺垫。正如人们所说的音乐教学是情感艺术的教学。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情感作用,陶冶学生的性情,培育学生的健康情商,提高审美能力,使学生健康、快乐、愉悦的成长。

作者单位:世南中学

猜你喜欢

传情音乐作品情感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鸡蛋益人又传情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尺素传情,见字如面
莫断音动听 且惜意传情——论音乐作品“完整性欣赏”的意义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