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的有效提问
2009-10-27张水英
张水英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精妙的提问,犹如微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好比水中投石,激起千层浪花,它能打破学生脑海中的平静,使之涟漪阵阵、波澜迭起。但是,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因种种原因,提问不是太宽,就是太窄;不是太深,就是太浅;大大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在教学中重视提问的策略性,为学生提供探究性的学习情境,必定能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巧而精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的有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是积极的、主动的,还是消极的、被动的。因此,在设置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巧妙,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掘学生的潜力,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记得那次听课,有老师教学《半截蜡烛》,读过课题后由回忆学过的词引入文本,就设置了一个非常巧妙的问题:你能用“绝密”与“绝妙”两个词把这个故事说成一句话吗?把长长的一整篇课文用一句话来诠释、总结,这样的问题非常新颖,同时又有一定难度,能拨动学生心弦,吸引他们深入课文。
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巧妙提问就好似撩拨学生兴趣之弦的金手指,看似毫不费力的一拨,却产生了“错综见义,曲折生姿”的功效。
二、难易适度的问题,能增强学生信心
问题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引发思维的出发点。对于课堂上的问题,必须是经过认真推敲,要考虑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我们常说“一堂课要让学困生吃得饱,优秀生吃得好”。问题的难易设计也应该是全面考虑的:过于浅白则没有思考的余地,“好不好,对不对”之类泛泛而平庸的提问,往往追求表面上的形式热闹,而没有任何思考的价值;太过深奥,会让人难以琢磨,无从下手,也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位教师曾教学《放弃射门》,问题的设置新颖独特:“一场如此重要的比赛,福勒竟然两次放弃射门,你认为他这样做值吗?”“现在进行现场辩论赛,小组合作,要求用事实说话,找出能证明自己观点的句子。”这样的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有一定的梯度,一般学生通读全文后,可能就是一种直觉,认为是“值”或是“不值”。再通过小组合作,由优秀生带领启发,找出文中具体的句子,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种由问题引发的辩论、总结,不仅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又面向了全体学生,点燃了他们思维的火花,彰显了学生个性,此乃一举两得,确实妙极。
三、增进互动的问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朱永新教授曾说过:“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充满自由氛围,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在互动中学习的。”语文以它特有的人文与工具合二为一的性质,要求每个语文老师引领孩子们积极主动的学习。如我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时,对于杂草们“不由分说”、“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等词,并不要求他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意思,而让他们通过上台表演,在表演的动、听、看、悟中轻松地解决,学生学得自由又牢固。
课堂上的“互动”,并不局限于师生问答,也包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接纳和倾听等。多姿多彩的互动,常常能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强烈欲望,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走进文本”,又带着问题走出文本,走进生活,这样的互动,才能由封闭的课堂走向开放的课堂,在民主、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把小课堂引向“生活语文”、“社会语文”的大课堂,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人教版第十一册《积累应用四》中的“读读背背”,积累了一些含有方位词的成语,学生对这类趣味性的成语情有独钟,由此方位词引申到彼方位词,由含有一组反义词引申为含有二组反义词或一正一反词的成语;又由“阅读”中“画龙点睛”引申趣填“龙”字成语,趣填十二生肖成语……课堂中有学生“问”甚至是“考”我,有小组间互问,有男女竞赛问,课堂气氛紧张而又激烈,教学效果超乎我的意料。我相信在这样的课堂上,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在潜移默化地进步与提高着。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是无穷无尽的。我们每一个语文教育者,应当仔细斟酌提问的方式与技巧,让我们设计的问题能给学生带来思考的快乐,同时也能给教学带来无尽的兴味。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三和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