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应注重形式与实质并举
2009-10-27奚晓霞
奚晓霞
新课程实施以来,历史与社会课堂中出现了多样而新颖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课堂里常常是欢声笑语、高潮迭起。但是,认真审视一下,不难发现,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是片面的、肤浅的,其课堂教学重形式不重实质。
一、为了教学互动而不能没有“规则”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更新。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老师们使出了浑身解数,有些课堂确实“活”起来了,老师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探讨,学生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可是,有些教师的课,学生一动起来,课堂秩序就没有了。学生各说各的,似乎其他同学、其他小组的意见与自己无关,不注意倾听,不重视他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成果,也很少提出否定的意见。例如,有位老师在讲“古代科技的典范”这节课时,教学内容有以下几个部分:火药、雕版印刷术、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王桢发明转轮排字盘、指南针、黄道婆改进棉纺车。任课教师在设计这节课时采用了非常灵活的方法:“你认为以上哪项成就对后世的影响最大?”按照自愿的原则,对全班的学生进行重组,持相同意见的同学集中到一个组,分组坐定之后,阅读课文,查找资料,然后交流各组的看法。各小组的同学非常积极,从各个角度阐述本小组所选成就的重大影响,老师作适当点拨。应该说,教师的教学设计是比较新颖的,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也被激发出来了,课堂教学的气氛相当活跃。但是,在其中某一个小组阐述观点的时候,其他小组的同学有的忙着整理自己的资料,有的说笑、吵闹,即使有个别想听的同学也听不清楚。对于每个小组的成员来说,他只是了解本小组的讨论研究之内容,而对其他小组讨论研究的那部分知识就知之甚少了。也就是说,在这一节课里,每个学生获得的知识都是不完整的。
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听课、学会质疑,在其他小组或者同学发表观点时,要注意倾听,善于发现对方的错误之处,并且不断提出新的与众不同的看法,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真正做到教学互动而秩序不乱。
二、为了突出“主体地位”而不能削弱“主导作用”
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确实发生了变化,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转变,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应该加强。这是因为,在长期的接受式的教学中,学生接受的常常是教师和书本提供的现成的结论。而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但这种“自主、合作、探究”有时会使学生不知所措,需要老师的指导、点拨和帮助。
为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大多数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非常注意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学生们敢于并且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个性得到了张扬。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时在气氛热烈、民主的课堂里却只能看到学生的风采,老师扮演的似乎是可有可无的角色。例如,有一位老师在讲“开放与交流”这节课时,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课前把问题布置给学生,如“为什么要对外开放与交流?”“元朝的大都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与开放交流有关吗?为什么?”等,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上课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本小组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由于各小组准备充分,所以学生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受年龄、阅历及知识水平的限制,有些问题说得不够完整,有些观点带有片面性,老师在小组总结时应该予以补充和纠正。可是在这一节课里,老师只是在各小组间穿行,就像是一个旁观者,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缺乏有效地指导。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除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以外,更应该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掌握学习策略,同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与学生一起去寻找真理,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
三、为了能力培养,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不能忽视“知识”目标
新课程改革反对那种不顾学生感受和需要以及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的观念。但是,它并不排斥知识本身。相反,改革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丰富更实用的知识。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一些老师更多地关注情感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观的教育,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和方法灵活上。而在完成知识目标的教学中常常蜻蜓点水,似乎强调基础知识就不是一节好课,就背离了课程改革的初衷,就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例如,有位老师在设计《帝国新政》这节课时,课前布置学生准备:“皇帝—宰相—百官”的漫画头像;制作一个“天秤”,两端分别是“江山”、“老百姓”;“秦王李世民”等历史小故事。上课时学生把自己制作的拿出来交流,形式非常活泼,学生兴致很高。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掌握的历史知识究竟有多少呢?唐太宗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这对唐朝统治有何影响呢?与唐朝的繁荣有何关系呢?这些本应在师生的活动中解决的知识却不了了之。因此,要真正实现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不能贬低知识的地位,反而应当进一步强化知识的作用。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和具体的历史知识后,才能形成学习历史的初步能力,才会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才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才能培养起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所以为了能力培养、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不能忽视“知识”目标。
四、为了教学形式多样化而不能流于“形式”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兴趣,老师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小品表演、课堂讨论、历史知识竞赛、辩论会等都是老师们常用的教学形式。在这些活动当中,学生可以直接参与教学,老师与学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突出了教学的主体。但是有些活动,教师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说明什么问题,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最多只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如:“课堂讨论”几乎是老师们每节课都要采用的教学形式,但是有些问题根本就不具有讨论性。有位老师在讲“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这样的问题,书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只要给学生时间看书,学生就能归纳出来,讨论实在是画蛇添足,不但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久而久之还会泯灭学生思考的热情。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种形式,都应该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不能只是为了追求表面的形式,这样会远离新课程的要求。
毫无疑问,新课程实施以来,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存在的问题不可小视,需要我们做出不懈的努力,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重形式更要重实质,努力做到形式与实质并举。
作者单位:浙江天台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