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末世的希望与救赎

2009-10-27谷立立

全国新书目 2009年17期
关键词:麦卡锡字里行间荒原

谷立立

《路》

[美]科马克·麦卡锡著 杨博译

重庆出版社 2009.6

定价:24.00元

美国作家科马克·麦卡锡为人低调,离群索居。在鲜有的几次访谈中,他就像西部片里的硬汉一样,“我欣赏动荡不安、危机四伏的生活,没什么比在旅途中见到能置人于死地的动物更有趣了。”于是,路上生活成为麦卡锡的一种写作姿态,生死是他小说永远的主题,而危险与动荡的境地自然成为其中一再出现的场景。

《路》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公路小说。在这里,麦卡锡沿袭了他惯有的荒凉与黯淡,描述了世界末日来临时一对父子漫长却是无望的奥德赛。《路》与《边境三部曲》、《老无所依》一脉相承,字里行间总是弥漫着绝望的情绪:所有的一切都是虚无的,只有死亡才是真实的存在。

麦卡锡的世界里总是一片绝望而又压抑的黑色,就像斯皮尔伯格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里表现的一样,整个世界漆黑一片,惟一的鲜艳居然是腥红的人血与四处熊熊燃烧的烈火。《路》充满着末世的灰暗气息,就像是在夜里隔着雾霭看到的荒野,没有生命,只有孤独的存在。在这里,天空中再也见不到太阳的影子,公路所到之处所见都是漆黑的小溪、灰蒙蒙的荒草地,“光秃秃并烧焦了的树干,在道路两侧延伸。灰烬在路面上翻滚,熏黑了的灯柱上耷拉下一截截废电线头,在风中啜泣。”植物因为失去阳光而死去,食品匮乏,人类与动物也失去了踪迹。世界惨淡地死了,所剩下的不过是一片荒原,正像艾略特在诗里所说,“那一度活着的如今死了,我们曾活过而今却垂死。”

不容忽视的是,在末日主题的背后,书中隐含着浓浓的父子真爱。孩子的母亲因为不堪忍受活着的苦,早早地自杀了。男人也想放弃生命,为了年幼的儿子不得不挣扎着求生。在这个末日世界里,死仿佛是一种解脱,活着不啻为一种更沉重的痛。男人时常羡慕那些死去的人,终于得到了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救赎。而为了儿子,男人只有拖着疲惫的身体,一步步向着渺茫的希望走去。“照顾你是我的任务,这是上帝的指示。谁要是敢碰你,我就要了他的命。你明白吗?”

据说,小说的灵感来源于老年得子的麦卡锡与年幼的儿子在德州荒原上的一次旅行。73岁的作家把他对幼子的护犊之情全部融入小说的字里行间,在那些简约得如同符号的文字之下,映射出现实的影子。不妨这样说,《路》中的父亲就是麦卡锡自己在虚构世界里的化身。也许就连作者也不得不承认潜意识里的相似,不然,他怎么会在题记里把本书献给他的幼子约翰呢?

在小说中,面对终将到来的灭绝,人类的本性回归为原始的兽性,恶之花在荒原里四处盛开。小说在此展现出现实主义的冰冷:路边随处可见干掉的人皮与灰色卷曲的肠子,吃人族如同恶狼一样在荒野里出没。父子俩除了要寻找食物以维持生命的必需之外,还必须提防恶人的入侵,手枪成了他们自保清白的武器。

当陷入活着还是死去的两难境地,即使是善良者也不得不收敛起投向他人的关注目光。在书中,常会看到这样的段落,孩子想把食品分给受伤的老人与儿童,而父亲出于自保没有答应。于是,孩子常常问父亲,“我们是好人吗?”“我们不会吃人吗?”这些看似简单的提问,在小说的语境中成了一种灵魂上的拷问:如何活下去,如何在绝境中有尊严地活下去。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还好,孩子是维系善良的种子。故事一开始,作者就有交代:孩子是火种与希望的所在。也正是靠着这信念,父子俩才得以互相支持着,一步步跌跌撞撞地走下去。小说最后,麦卡锡写出了希望:在父亲去世后,孩子遇到了好人,一起继续找寻末世的救赎。

麦卡锡的真正用意也正在于此。他想告诉人们:世界毁灭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丧失了希望与信念,丧失了人性的善。就像最后父亲所说的一样,“也许当世界瓦解的时候,才有可能看到它是怎样被造出来的。”

猜你喜欢

麦卡锡字里行间荒原
荒原童话
爱上泉州南音的“字里行间”与“清雅韵质”
在荒原上
施特劳斯字里行间阅读法的应用价值及存在的问题
不是所有的花都是向日葵
你和我
不是所有的花都是向日葵
麦卡锡的雪茄
致冬末的荒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