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一个“没人救”的环境

2009-10-26李成炎

家庭·育儿 2009年10期
关键词:鸡毛掸子小屁孩规矩

李成炎

儿子3岁了,非常顽皮。看见别人吃什么或玩什么,他就嚷着要,如果你不给,他就会缠着你大哭大闹。一次两次可以满足,可老这样下去只能把孩子惯坏。我只好准备了一把鸡毛掸子,只要儿子不听话,我就拿出鸡毛掸子教训儿子,当然是吓唬他了。可是,这个掸子几乎一次都没有“派上用场”!因为每次我还没开始实施“吓唬”战术,儿子就大呼救命。听见儿子呼救,老公立即跑来,从我手里夺过鸡毛掸子。儿子就这样逃过了一次又一次,让我无计可施。

最近,老公出差了,再也没人护着儿子呢,这下可以好好教育儿子了!然而,奇怪的是,儿子居然变乖了,我不给他买的东西,他不再缠着我要,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非常乖巧。我想,也许是我对儿子苦口婆心的教育起作用了。

谁知刚好了几天,老公一回来。儿子就立刻恢复了原样,甚至有点儿变本加厉,处处给我惹麻烦。我只好把儿子拉到身边,语重心长地说道:“你就不能让我省点儿心吗?你爸不在家那几天,你那么听话,为什么现在又开始捣蛋了?”

儿子笑呵呵地解开了谜团:“爸爸不在家,要是你打我,那谁来救我啊?我当然要听话了。”

儿子的话差点没把我气晕,我竟然在他面前输得很惨!刚想“打”,忽然想到,他毕竟还是个小屁孩儿,这样跟他计较,自己岂不跟他一样成了孩子了?看来,跟儿子较劲,还真需要有点儿高招不可!我首先跟老公进行了深八的交谈,最后,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达成了一致的看法,然后又经过仔细推敲,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应对措施,其中有一份是向孩子“公布”的,上面当然立了几条规矩,,从此,如果儿子故意犯规,他爸爸首先遵守规矩,再也不能出来当“保护伞”,而我的惩罚措施也从鸡毛掸子变成了其他的形式。这样两次下来,教育就已经初步达到预期目标。

在一个家庭里。父母双方如果不能达成一致的教育方式和目的,是无法教育好孩子的,必须依靠全家人的密切配合。大家都严格遵守规矩,不纵容孩子的坏毛病,给孩子制造一个“没人救”的生活环境,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做错了事受惩罚是不会有人救的,而且谁也救不了,得靠自己改正错误,自己“救”自己。这样,孩子才会努力做好。

猜你喜欢

鸡毛掸子小屁孩规矩
爱与规矩并行,是一个家庭最好的家教
鸡毛掸子
搞笑作业本
小屁孩日记
小屁孩日记(19)
让我来
买东西
女佣的规矩
你懂不懂规矩
关于那些小屁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