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脊疗法基本技法
2009-10-26
捏脊疗法不仅可经为宝宝防治多种疾病,而且还能促进宝宝生长发育。目前,许多医院儿科医师都用这种方法治疗厌食,消化不良或感冒等小儿常见病,效果显著。而且捏脊法基本在不打针、不吃药的情况下就能治愈一些常见病,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因此深受父母和宝宝的欢迎。不仅如此,捏脊疗法还非常适用于宝宝的保健,平时父母在家也可以给宝宝操作。
捏脊疗法的作用机理
捏脊本来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的外治疗法,是推拿的一种手法,又称为提背、捏背,或者叫做“捏积”。它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捏拿手法刺激人体脊背肌肤,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捏脊疗法主要是对宝宝背部脊椎两侧分布的各脏腑俞穴和神经进行刺激,从而对宝宝的植物神经节、干起到作用,通过对这些神经节、干的刺激,借助对神经、体液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传递,来调整内脏功能,从而达到增强体质、治病保健的目的。而且根据最新研究发现。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传统捏脊法可以良性刺激皮肤,有效地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
基本手法、
让宝宝俯卧在床,妈妈站在一侧用两手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这三个手指的指腹相对用力,轻轻捏起皮肤(图1),从龟尾穴开始,随捏随提,一边沿着脊柱向上推移,直至大椎穴止。捏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手握空拳状(图2),食指屈曲,以拇指指腹与食指中节桡侧面相对用力,将皮肤轻轻捏起。双手交替捻动,从龟尾穴(图3)开始,沿脊柱向上捏至大椎穴(图4)止。
操作要求
1在温暖、安静、空气新鲜的房间,宝宝暴露背部和腰骶部。如果室温过低,妈妈可将手伸在宝宝的衣服下操作。
2妈妈先用干净暖和、指甲短滑的双手,在宝宝的腰背部轻轻推摩数遍。
3然后根据年龄不同,采用不同类型的捏脊方法:
(1)出生两个月以内的宝宝,轻轻捏脊1~2遍,如果宝宝拒绝就停止。
(2)3个月到1岁的宝宝可以捏脊3遍。
(3)1岁到3岁的宝宝可以捏脊6遍。
(4)捏至第二遍时每捏三次增加一个较重的提拉动作,谓之“捏三提一”法(图)
(5)依据季节的不同,孩子的体质不同,加减不同的俞穴进行按揉。
(6)捏脊疗法可以天天操作,也可以隔天操作。
(7)捏脊应该使用滑石粉或按摩油等介质,以保护宝宝皮肤。
捏脊可治疗的疾病
胃肠疾病的孩子脾胃薄弱,又不知道饥饱,如果吃了过多高热量的食物,如油炸食物、甜腻食物、高蛋白食物等,会因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而影响脾胃功能,形成积滞、厌食或消化不良,还可能引起腹泻;其他感染性腹泻会迁延变为脾胃虚弱。这些脾胃疾病都可以用捏脊疗法来治疗。
肺系疾病的孩子反复感冒、咳嗽,西医称为免疫功能低下,中医则认为是小儿卫外功能薄弱,阴阳不调。捏脊通过刺激督脉和膀胱经,能调和阴阳,健脾理肺,从而起到提高免疫力、减少呼吸系统感染的作用。
中医对夜啼和睡眠不安有句古话,叫“胃不和则卧不安”。捏脊疗法能调理脾胃,使之正常运转,脾胃功能正常了,孩子就不会有腹胀、腹痛、胃脘饱胀的现象,自然就能安然入睡了。
此外,像遗尿、便秘等宝宝常见问题也可以通过捏脊的方法,刺激宝宝脊柱两侧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起到防遗尿或便秘的作用。
取穴方法
咳嗽:常规捏脊,加肺俞、膈俞、大杼、风门
外感发热:常规捏脊,加揉脾俞、胃俞、肺俞
痰多不去:常规捏脊,加揉脾俞、肺俞、三焦俞
厌食:常规捏脊,加揉脾俞、胃俞
腹泻:常规捏脊,加揉上七节骨
夜啼:常规捏脊加揉脾俞、肝俞
遗尿:常规捏脊,加中脘穴、气海、关元穴
便秘:常规捏脊,加揉下七节骨,大肠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