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让黄河水花飞扬四方
2009-10-24张志忠
张志忠
已经举办了五届的黄河极限挑战赛,是青海省利用独特的高原自然资源,以“爱我黄河、挑战极限”为主题,成功开展市场化运作的国际性体育赛事,这一赛事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应。经过几年的倾心打造,这一水上赛事已成为青海省的民族体育品牌。
赛事带来的双赢
2004年,青海省在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青海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的基础上,2005年,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升级为国际性赛事,正式定名为“中国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成为中国第一个在海拔2000米高度、世界第三极举办的公开水域大型国际赛事。到2008年,赛事在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波浪滩,已成功举办了四届。
几年来,赛事成为完全脱离依靠政府投入而举办的大型赛事。这对于一个经济欠发达的西部省份,在政府对体育事业的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第一届赛事中,仅有35名运动员参赛,到2008年,已经有美国、德国、韩国等14个国家的选手参赛。参赛选手还带来了四百多人的亲友观摩团到青海旅游,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和他们的亲友组成的旅游团周游青海,为宣传青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004年第一届赛事时,无锡市众联人造草坪有限公司以 88.5万元取得了大赛的总冠名权。省体育局用无锡市众联人造草坪有限公司提供的人造草坪,铺了省城南门外体育场的草坪和151房车营地草坪。2005年第二届赛事时,获得北京公一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80余万元赞助款和天津华德有限公司的赞助,主办方盈利20多万元。
青海省体育局局长冯建平说:“过去,大赛拉赞助要‘求企业,这次因为赛事影响力越来越大,有远见的企业主动上门来送钱了。”
转变观念的成功范例
2004年,第一届比赛时,主办方给赛事举办地贵德县划拨资金;到2005年,各地竞相申办,最终,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申办成功,承担赛事所需的部分经费。2005年,中国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让当地政府得到了体育赛事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回报。赛事不仅开发和宣传了地方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撒拉族民族文化及民族风情,拉动了旅游事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推动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赛事打造了地方黄河旅游的品牌。在黄河挑战赛始发点石碑前,各地游客络绎不绝,纷纷拍照留影,游览黄河已成为游客必走的一道风景线。
为了办好比赛,循化县政府投资205万元,改善了赛场的周边及入水基础设施,投入60余万元,使县城绿化率达到22%;为了举办好本届比赛,当地政府又投资近600万元,对黄河两岸的入水口、看台及周边环境给予改造;为了有效改善游客住宿条件,提升旅游服务功能,循化县政府投资1700万元,新建两座宾馆,全县大小旅馆的条件也得到了改善。
所有这一切,深层次的原因是观念的转变。
打造体育品牌
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与环湖赛、世界杯攀岩赛,是构成“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的主要的三大体育赛事品牌。“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依托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基地的良好地理环境,以“民族体育、传统体育、高原体育” 为特色,积极开展具有高原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不断丰富人们的文化体育生活,构造青海体育、旅游、文化相结合的青海大文化,促进青海的体育、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
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是青海省依托黄河而开发、成长起来的第一个水上国际性赛事。赛事旨在唤起人们保护母亲河、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向世人展示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神秘的自然风光、历史人文、地理地貌,以及鲜明的民族地方特色,推动我国公开水域游泳活动的开展,倡导人类热爱自然、回归自然,吸引更多的群众参加健康、文明、科学的全民健身活动。
正如国家游泳管理中心主任李桦所说,黄河流域各省份利用黄河搞极限挑战赛,青海是第一家,这是能形成青海品牌效益的独特赛事,率先占据这一资源,是开创性的工作,是观念的胜利。
(本文图片由李全举提供)
相关链接
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以高海拔、水流深、水温低、氧气稀薄这四个特点突出表现了比赛挑战极限的艰难性,成为了游泳类极限挑战项目中的王者。
四个特点中,首先是高原缺氧让选手们气喘、游不快,特别疲劳。二是水的流速达到了3—4米/秒,这样的流速和横渡长江、 横渡琼州海峡等在全国各地进行的公开水域比赛相比是流速最快、难度最大的。三是比赛水温低(水面温度13摄氏度,水下只有11摄氏度),与其它比赛水温24摄氏度以上相比,差别很大。四是比赛2000米的海拔是其它比赛无法相比的。这些特点是选手平时无法模拟训练的,曾经在冬泳比赛、横渡长江等一些全国大型比赛中取得名次的选手及一些专业选手在这项比赛中却纷纷落马。在这里游泳不仅是对选手游泳技巧的一次挑战,更是对选手勇气和毅力的考验。
在2007年中国·循化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上,来自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清水乡等3个乡镇的200名群众,在滔滔不绝的河水中向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表演了自己独特的民间传统水上项目——泅渡、羊皮筏子、牛皮筏子和木洼。在泅渡表演中,60名群众的身体腹部都紧紧绑着一个充满了气体的羊皮袋渡河。在湍急的河水中,他们时而在水中,时而随着波浪起伏跌宕,如自由自在游弋的鱼一样灵敏、机智,引来现场观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和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