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形图谱法”在幼儿集体舞教学中的应用
2009-10-23周志建
周志建
幼儿舞蹈大多为集体舞,除了简单的舞蹈动作外,常常需要通过舞蹈队形的变化和幼儿位置的变化来提高其趣味性和艺术性。但由于受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局限,大多幼儿难以掌握集体舞中的队形和位置变化。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在教授幼儿集体舞时采用了队形图谱法。
一、具体做法
根据幼儿在集体舞学习中的队形、位置变化。我将其设计成一种幼儿熟悉,或教师和幼儿共同约定的相应符号或图案,以指导幼儿准确进行舞蹈中队形与位置的变化。例如:队形的变化。用圆圈、人字形、菱形、花朵形等图案发出指令;位置的变化,用与幼儿预先约定的符号发出指令,如面对面的符号是箭头对箭头,背对背的符号是箭尾对箭尾,拉手转圈的符号是风轮……由于图案和符号是教师与幼儿事先约定设计的,加之图案和符号形象直观。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因此幼儿对教师指令的领会和掌握的速度较快,通常只需经过一定的讲解与训练,幼儿一看图案、符号就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大家应共同遵守的规定等。
二、效果分析
为了解和分析“队形图谱法”在幼儿集体舞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我选择了两个5岁~6岁幼儿舞蹈班各40人作为教学实验对象,一个班为对照班,另一个班为实验班。教授内容为集体舞“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学时间为35分钟。具体实践效果统计分析如下。
1对照班(按通常教学方法)
以上数据说明,对照班的幼儿在集体舞学习中对于按要求进行队形、位置变换的掌握情况不理想。教师需要花费57,1%的时间用于指导幼儿队形、位置的变换。几乎没有与幼儿交流与体验舞蹈乐趣的时间明显不足。同时。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幼儿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不利于幼儿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发挥。
2实验班(按队形图谱方法)
以上数据说明,实验班的幼儿在集体舞学习中对于按要求进行队形、位置变换的掌握情况有较大幅度的改善。教师只需花费20%的时间来指导幼儿队形、位置的变换,而让幼儿交流与体验舞蹈乐趣的时间大幅度增加。同时,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和思考。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和如何去做,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调动和发挥。
三、教学建议
第一,采用“队形图谱”教学应注意循序渐进。在采用“队形图谱法”进行集体舞教学时。教师先要与幼儿约定相应的符号或图案,然后对符号或图案进行讲解与练习,使幼儿逐步掌握。
第二,采用“队形图谱”教学应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图案与符号。在采用“队形图谱法”进行集体舞教学时。教师应尽量选择浅显易懂、新颖别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启发其想象力的图案与符号。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从幼儿的角度出发,用幼儿的眼睛去观察、用幼儿的心去感受所选择的图案和符号。
第三。采用“队形图谱”教学应注重发挥幼儿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一般情况下,幼儿都是受一定外力作用而学习舞蹈的,因此在学习中往往是被动的。在采用“队形图谱法”进行集体舞教学时,教师应强调和鼓励幼儿通过观察图案或符号来思考自己做什么和怎么做,以逐步引导幼儿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