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
2009-10-23周辉
周 辉
摘 要:就业指导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职业素质,指导学生要充分认识自我,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职业
关键词:就业指导 职业素质 自信 就业观念
职校学生进入学校学习,最终目的是要解决就业问题,职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就业指导工作在职校教学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涉及到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涉及到学校教育改革及其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下面就如何做好就业指导工作,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职业素质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较多,加上有的家长比较溺爱、迁就自己的孩子,不忍心让自己的孩子受苦。因此,造就学生吃苦精神不够,娇气太重,更有甚者,许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懂得与人团结合作。不适应职业管理方式和生活环境,承受不了因工作失误或违纪所受到的处罚。为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我们与县环卫局合作,请环卫工人给学生讲吃苦的精神,并让学生星期六、星期日去体会环卫工人每天凌晨四、五点钟清扫街道的生活,看到一条条干净的街道,人们兴高采烈地走在上面,环卫工人发自内心的欢笑,这种精神感化了学生。另外,让学生到武警柳江分队去体验军旅生活,看到武警们为了一个擒拿格斗动作,在烈日下一练就是几个小时,有的为了练好一个站姿,竟然会操练几百、上千遍,他们都不叫苦、不叫累,看了武警战士的一些绝活单掌劈砖、头部断砖、火中取物,学生更是惊叹不已,懂得了要想成功,必须要能吃苦耐劳。
二、要树立学生自信,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
在就业过程中,信心不仅给毕业生带来勇气和力量,也会使用人单位从气势上产生认同感。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头脑中狭隘的人才观念,使职业学校的学生不被重视,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加之大部分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中考落榜的,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自卑心理,所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就显得更为重要了。首先,从全国劳动力的知识水平状况分析,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整个社会劳动力中的地位,技术是给国家和社会创造财富的。只要给社会发展做贡献,不论大小都是光荣的。正确认识自己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激励自信。让学生了解发达国家职业学校毕业生在社会劳动力中比率和我国目前的比率,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很需要他们。比如,我校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免费帮附近的人们修理家电、摩托车和汽车,他们的技术得到人们的首肯,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
三、专业课程教学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并举,进行就业指导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的的教育。专业学习是为就业服务,学生只有掌握了过硬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技术技能,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立足于社会。一方面要帮助学生牢固树立“今天求知是为了明天谋生创业”的意识,在学习中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一技、了解多能,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素质,并根据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将训练范围拓宽以适应广泛就业和再次就业的需要。另一方面,为提高岗位能力、综合素质,在各学科教学和实践中应注重渗透职业指导内容,学校科任老师都肩负着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责任,都要掌握职业指导的基本技能,以培养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兴趣和职业心理素质。
为了就业我们学校开设了职业指导课,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就业指导。一年级学生重点加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所学专业与对应职业岗位群的关系,热爱专业,努力学好专业知识,自觉刻苦地参加专业技能训练,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职业道德;二年级学生重点找准差距,即所学专业知识同职业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和具体目标,规范自己的行为,从严、从难要求,培养专业技术和综合职业能力,争取有特色、有绝招、一专多能;三年级学生则突出择业谋职创业的方法与技巧,指导学生掌握收集、处理、利用招聘信息的方法;向社会积极推销自己的技巧。
四、引导学生更新就业观念,进行择业指导
1.学生对待就业,往往有一个意识的误区。现在有些学生仍不能体会到就业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眼高手低,这就容易失去一些就业机会。因此,职校应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分析当前市场形势,社会发展走向,摆正自己的位置,合理看待就业机会。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理念,对就业单位、岗位的选择要有度,应适当降低择业的期望值,首先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以满足一个主要条件为主,其余不可过分强求;要从自己的素质、能力、学历等实际条件出发,找准适合自己的岗位。在工作一段时间或若干年后,随着知识的更新,能力的提高,经验的积累,加上新兴产业的形成,技术的不断更新,服务的不断延伸等因素,会创造出大批新的就业岗位。到时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展方向,重新选择新的就业单位和岗位。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在择业过程中,每个人都希望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这是人之常情,不少毕业生只考虑“我想从事什么职业”“我愿意干什么工作”,而很少了解社会的需求,很少用“我能做什么”的眼光全面地审视一下自己,因此,处于尴尬境地。我们应该给学生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既要看到长处的一面,又要看到短处的一面;既要对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的评价,又要对其他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虑全面的整体因素,又要考虑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点因素,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让学生清楚地认识我是一个中专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技能毕竟有限,有许多工作岗位我们暂时还不能信任,只有从基层做起,踏踏实实地干,充分发挥自己既有的专业知识,通过锻炼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真正做到从士兵成为将军。
3.指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有些学生在生活中依赖性很强,无论做什么事情总要请别人当参谋,一旦没了参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于是这些人在择业中往往表现出很没主见,人云亦云,别人认为这个单位很好,他亦认为不错,别人说那个单位很差,他亦认为不行,患得患失,心里一片茫然,不知何去何从;有些人心理素质较差,到单位去参加面试,原本准备充分,有条不紊,可是一见到单位领导,就惊慌失措,手忙脚乱,顿时大脑一片空白,不知所措,因此,就业指导应该注重择业心理辅导,多进行一些模拟面试的训练,同时组织毕业生到劳务市场去体会竞争。鼓励学生多参加人才交流,了解社会职业要求的范围,职业素质的要求;鼓励学生深入单位,接触单位员工,单位领导和工作岗位,以便掌握第一手资料,提高竞争力。
五、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进行就业指导
1.帮助学生收集就业信息,提供就业政策、职业咨询、就业服务。让学生了解就业岗位的需求信息,以便主动出击。
2.主动向社会相关企业发布毕业生的信息,让企业了解我们毕业生的情况,以便企业挑选。在学校召开就业洽谈会,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参观指导,让职业与学生零距离接触,这样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总之,为了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老师要更多地了解社会,而且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入社会,了解社会职业,结合实际综合分析,达到正确择业、创业目的。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研究》
2.《中外教学研究》
作者单位:柳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