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主动性

2009-10-23黄卓金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7期
关键词:启发义务教育教学

黄卓金

摘 要: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启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直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尤其是信息传播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学生课外阅读会大多选泽富有刺激性情节的读物,相比之下,更容易让学生感到对阅读语文缺乏兴趣性。特别是教材中的平实说明文,学生觉得阅读没有趣味,教师难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谈谈一些做法和建议。

关键词:教学 启发 学生 义务教育

一、首先要了解学生以前或前学段的语文学习情况,从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基础出发,启发学生的兴趣

九年级的语文,先把一至八年级的语文课本都作系统地分析研究,了解整个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科的基础知识脉络。认真研究优、中、差三类学生在前几年学习中的作业和作文,调查他们过去课外阅读过哪些书。这样便可以把当前使用的整套教材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通盘考虑,新旧联系,分清难易。比如,当我知道学生在八年级语文第五册学过《最后一课》,那么教学九年级语文第七册的《藤野先生》一文时,就引导学生先复习旧课后,自己阅读分析,学生会通过比较很快了解和掌握新课文的写作特点,因为这两篇课文的记叙方法很相似。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新的知识,感受学习的快乐,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学生在不同学段的知识结构,从发展中了解学生。对学生的考试答卷和作文,我在月考、期中或期末各全面分析研究二至三次,摸清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便教学课文时有的放矢地指导,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在每次测试总结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给每个学生提出不同的重点要求和方法上的点拨,写在学生的日记本上给每个学生,起到激励和启发的作用。

二、了解班级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研究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了解了学生语文的知识基础以及阅读、写作能力情况,然后有重点、有目标地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训练,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同一个班中,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特点,要有区别地对待。比如,学生对语文学习没兴趣,原因也有多种的,有的从小学习语文成绩一直不好,有的是作文有困难,有的是因为心事困扰或身体不适,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而大多数则是因为教师教学方法不当,感到学习语文没有激情,没有意思。这就需要针对具体原因去教育和引导。比如对学习有困难,成绩一直跟不上的学生,一定要从各方面去发现他的优点和进步,先让他有信心,再逐步帮助他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对个别特殊情况,如有烦心事或身体问题等而产生放弃,积极性不高的,老师可以找一些如张海迪与病魔作斗争的乐观主义精神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警言给他鼓励。当然,要注意上课时不让他过分的紧张,少提难度大的问题。作文时可以叫他写“我应该怎样向张海迪学习”这样勉励性的文章,并给他具体的帮助,使他的学习不断进步,感受到学习语文也能战胜困难。

三、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特别是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困难和建议,利于更有效的教学

经常深入学生,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分析学生在学习语文中遇到的困惑及其原因,针对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方面举几种做法和体会:

1.深入学生与他们谈心,把他们当作平等相处的知心朋友,跟他们一起讨论学生最关注的话题和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让他们敞开心扉。我就结合这些问题让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写作,效果都很不错。

2.设置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怀着求知渴望去学,有一次,与学生谈学习,不少同学都说不喜欢《蜘蛛》、《食物从何处来》等说明文,我分析学生之所以不喜欢,一是课文内容没有情节吸引他们,二是平时阅读说明文的兴趣培养不够,三是不了解说明文的重要性。后来,在教学这类说明文之前,我就先介绍《宇宙的奥秘》、《十万个为什么》等短文给学生阅读,或者播放一些像神州七号太空飞行奥秘的科学片给学生看。从青少年爱幻想以及对未来的憧憬的心理出发,问她们:“飞船为何能在太空准确进入轨道飞行?”“世界若没有摩擦或吸引力将会怎么样?宇宙有无静止的物质?”问题一提出,大家你一句我一句都很感兴趣。接着我又向她们说明,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要钻研科学,会读说明文,会写说明文。当教学《死海不死》之前,我就先将诸如:“为何谓之死海,又为何说其不死?鸡蛋放到水里都会下沉吗?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抛给学生,如不先阅读课文,就不可能说明白或写明白。学生虽然对这样的问题似懂非懂,但要写出来是难以理出条理来的,根本不知道从哪里说起,更不知道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问学生“把原在池塘或小河里的鱼放到海里,这些鱼会一样适应吗?”这就给学生设置了问题,学生就有求知渴望,就会积极主动去学习,而且越学越觉得说明文的重要。

3.讲课,由于不够注意重点和难点,不了解学生到底哪些易懂或难懂,哪些已经懂或未懂,哪些要讲,哪些不必讲或可少讲,只是泛泛地讲或者烦琐去分析讲解,发现学生听课没有兴趣,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后来我发现原因后,改变了原来的讲课方法。讲课前,先深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根据学生实际,凡是学生能自学读懂的可以不讲;能引导学生学懂的放手让学生去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对难点则由老师重点讲,这样就更能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

例如:《中国石拱桥》一文,据分析,学生难理解的是:学生对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古代桥梁的构造特点感到抽象,把这两座桥的构造作为重点来描述,或设计模拟画面利用多媒体给学生直观感受。至于比喻说明,数据说明等几种说明方法,学生先前学过,可以由老师引导学生找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就学得有兴趣,不再觉得学习语文很困难,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得到充分发挥。

结束语:总之,中学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还需要老师们的辛勤挖掘,学生配合老师,老师引导学生,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中学

猜你喜欢

启发义务教育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