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专长教学模式的构建

2009-10-23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7期
关键词:课文教学模式教师

何 翠

一、教师专长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具有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

(一)从教学过程上看,问题组合教学将教学过程浓缩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教与学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更加明确、集中。

通过教学大纲,我们可以看出语文教学可以培养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兼顾听说能力为主的特点。因此,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能力的训练,综合素质的培养。问题组合教学恰恰适应了这一需要,将传统教学的“激发学生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运用——检查。”的接受式程序转化为“问题——假设——验证——总结提高”的结构模式,进而将教学过程浓缩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改变多中心、满堂灌现象,把精讲浓缩在问题里,把读作为答的准备阶段。这样教与学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就更加明确、集中了。

(二)从教学效率上看,问题组合教学形成的立体化网络式的教学形式,有利于调动师生的双重积极性,发挥多功能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1.问题组合教学的课前准备活动为教学节省了时间。

问题组合教学需要教师十分认真地钻研教材,读精读透,依据教材内容和教学设计来设问提问。“每一连串有序的提问,应是教师对每堂课所设知识点的联结,也是对教材内容精华的提炼、点化和贯穿。”实质上,是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问题的形式相联结,有的放矢,避免教学中节外生枝。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前的准备也为课上教学节省了时间。

2.问题组合教学具有及时、准确的反馈作用,大大缩短了教学调整时间。

问题组合教学不是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信息单向交流,而是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并做出回答的信息双向交流。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获得一定的教学反馈信息,教师对学生回答所做出的总结、评价或指导使学生对自己的理解、认识获得一定的反馈信息,学生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并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课文去进行判断和推理,从而获得新的知识。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专长教学模式的构建方式

(一)问题组合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的构建。

问题组合教学模式由准备阶段、授课阶段、总结阶段、调整阶段四部分构成:

1.准备阶段:每学期初由全体语文教师开会研究本学期各单元教学重点,进行分组前的讨论,教师要就本人所教板块教学方式、教学计划及研究性课题题目形成书面材料,由教研组长审批。

2.授课阶段:

(1)导入型问题板块:由相互联系的三部分构成。

①寻找相似点,找出与课文相似的任何切入点,如:题材、主题、作者、写作背景、创作手法、艺术风格等诸方面。例如:《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的艺术手法,《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主题,《白杨礼赞》和《灯》的象征手法等。

②利用相似点的对比重申教学点。例如:在讲授《灯》时,提出象征手法后,设问象征的定义,通过“灯的具体形象引出了灯有哪些象征意义”的问题。

③利用教学点的重申,引出关于文章的作者及写作背景,要求学生不看书和笔记本,会多少答多少,其他学生给予补充。

以上板块采用回顾引导式提问的方式,旨在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和学习兴趣。

(2)总括型问题板块。在学生回答完背景和作者后,提出文章总括形的几个大问题,通过快速阅读来解答这几个问题。以同桌两人为一组,可以研究讨论,选出代表解答,同时其他组给予不同意见或补充,教师进行启发和引导。注意每组必须任选两题连答。对于问题设置应从以下方面入手:①线索形或总体认知形问题。如《灯》的教学中这样提问“课文先后提到了几处灯,每一处灯的作用?”②结构方面的问题。如:《内蒙访古》(一段最古的长城)有几部分组成?③细节问题。如:《拿来主义》中“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划线字的意味?④隐含问题。如:《纪念刘和珍君》中《挽歌》的含义?⑤课后重点的思考题或练习题1~2道。

以上板块问题采取归纳性启发式提问,旨在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组合型问题板块。上一部分将课文知识点扩展较宽,使文章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学生的思维被一个个的知识点激发的活跃起来,有必要加以梳理,总括全文。这一部分问题在质上要有深度,量上不易过多,1~2道足矣。如《琐忆》中先后写了作者与鲁迅先生的7次谈话,表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一种人格?再如《灯》中,“我望着山那边微笑了”山那边的灯有怎样的象征意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

以上板块问题采用总结性、梳理式提问,旨在总结全文,点名题旨。

问题组合教学模式是笔者在前人理论和自身研究及教学实践经验中从理论上提出的构想,并未完全投入实践。本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现代阅读方面较为适用,诗歌和文言文方面应灵活加以使用。理论期待实践的检验,由于理论和经验有限问题遗漏在所难免,亟待同仁鼎力解决。

作者单位:辽宁省鞍山市第六中学

猜你喜欢

课文教学模式教师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最美教师
背课文的小偷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