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偏”和“长”到底谁更佳

2009-10-23王昭礼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贬谪仕途古代文学

王昭礼

宋代文学家苏轼之《明月几时有》的“何事”句,于非先生主编的全国高等师范专科教材《中国古代文学教程》及《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是“……偏向……”,《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试用本)·语文》第五册(人教版)所编,亦为“偏向……”,而在原试用教材基础上修订后已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审查通过的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初中语文第四册》(人教版)上,则改编为“……长向……”。到底用“长”字好。还是“偏”字更佳?值得探讨、研究。

首先,苏轼的生平可分为四个时期,即:(一)读书应举时期(从小至21岁),(二)从人仕到贬谪(23岁至44岁),(三)从谪居到再起(45岁至57岁),(四)远谪惠儋时期(57岁至垂老)。他一生三次在朝,时间都很短,三次请求外任(即36岁、54岁、57岁),共十九年;两次谪居,共十二年,历尽升沉。词人36岁时,因在熙宁变法中与王安石等的政见不合而请求外任。任杭州通判三年后,39岁出任知密州。此时。其胞弟子由在济南任掌书记。由于共同的政治原因,兄弟被迫离异已近七年。词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理想和现实发生尖锐的矛盾。又加上兄弟久隔,心情压抑。形单影孤。故于该年的中秋月夜。借助清风明月和诗情酒兴。对天对月发问,生发出思君念亲之情,写下了这首词。词以月为线索,表现了作者在处境不顺遂时的矛盾复杂心情和对子由的深挚的同胞情谊。词中“何事……”一问,与词人人生之旅联系起来分析,说明其有此心境乃生平的开始,此句若用“长向”。蕴含的感情与词人在仕途上初遇贬谪的心情及当时的思亲之情不相宜。

其次,《现代汉语成语词典》注:偏piān,即偏偏,副词,①表示故意跟客观要求或客观情况相反;②表示事实跟所希望或所期待的恰恰相反;③表示范围,跟“单单”略同。长,(一)chaáng,①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a指空间、b指时间;②长度;③长处;④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二)zhǎng,①年纪较大;②排行最大;③辈分大;④领导人;⑤生;⑥生长;⑦增进,增加。以两字的意义比较分析,只有偏①②接近“何事”句的意思。词人欲与亲人团聚而不能以及仕途不得志之意,正是表明了事实跟所希望或所期待的恰恰相反。此意又恰与“偏②”相符。

第三,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上注解“[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意思是,月亮没有人世的愁和恨。它自己忽圆忽缺也就是了。为什么总在人们分离时圆呢?”其中的“长”即“总”,而“总”即一向、一直之意。这里用“长”字,会让人理解为词人在仕途上被贬谪已极频繁。而事实上词人作此词之前并未遭到过贬谪,也并非永久被贬谪。可见,此旬用“长向”。不太符合词人作词时的心境。

教科书选编古代作品之目的,是期望后人鉴赏品味古人创作构思之妙,学习古人的创作技巧和创作特色,汲取古人创作之精华,从而促进后生写作水平的全面提高。为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引导学生鉴赏苏轼的《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时,还是把“何事”句的“长”字按“偏”字理解更妥贴一些。

猜你喜欢

贬谪仕途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圈中的“鄙视链”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尚可喜墓“篆盖”者仕途年代考
苏轼的贬谪生活
从《红楼梦影》看顾太清对科举仕途的思考
试论贬谪文学中的旅游因素
星是唯一的向导
宋代贬谪文学研究述论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特征分析
仕途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