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副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若干思考

2009-10-22

科教导刊 2009年7期
关键词:引申义语气副词

张 辉

摘 要 副词作为汉语的一个重要的词类,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上给老师和学习者在进行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是副词又是学习汉语的关键,因此对它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副词分类的清楚认识、同义副词的区分、本义与引申义的理解、注重篇章语境的学习等都是副词学习的主要环节以及在教学中应采用的方法。

关键词 副词 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196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副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出现了很多可操作性的成果。其中作为国家汉办1998—2000年科研项目成果丛书,周小兵、赵新等著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副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就很有代表性。本书结合语音学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对一些表示频度、连续、重复、语气的副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将汉语语法本体研究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语法研究结合起来,在促进汉语第二语言的语法教学及教研等方面,都作了成功的探索。

与实词和其它虚词相比,许多副词的意义和用法往往因语境、语气等条件不同而不同,因而运用起来就很难把握,这就给学习者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和障碍。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副词本来就是一个大杂烩”。因此,学习者在学习时往往摸不着头脑,使用时不知如何是好。因此如何认识副词教学的特性,发现并总结留学生学习副词出现的问题,并进一步做针对性的解决,对于提高学生汉语水平显得十分重要。

2 副词在使用中的偏误

通过课堂教学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把外国学习者学习汉语副词出现的偏误,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2.1语气副词

某些表示某种语气的副词,留学生最感吃力。这是因为语气副词涉及了各种语气状态,而语气副词的意义又很难把握、很难讲解。如《说汉语》(上册)涉及到的语气副词就有“这么长的假期,你不羡慕吗?”(反问语气),“都八点了,你应该醒了。”(委婉语气),“今天可是个难得的好天气”(强调语气)等等。各种不同的语气,外国人不易掌握,要慢慢揣摩。

2.2多用副词

一词多用的副词,也是留学生学习的难点。同一个词,什么时候是这个意思,什么时候又是那个意思,要在句子里头才知道,如前所提及的“才”即如此。这类词还有“就”、“又”、“都”、“还”等,它们都有多种用法,学生不容易掌握。

2.3关联副词

紧缩句中的关联副词,因表示复句关系的主要关联词不出现在句中,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如:“有风,东西才会飘起来”和“今天是周末,起来也没事”,这两个句子的关联词完整的表达应该分别是“只有…才…”、“即使…也…”,但由于表示关系的主要的关联词没有出现,所以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

2.4近义副词

有些意义相近的副词,学生使用时容易混淆。如表示否定的“不”和“没”,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不”常否定现在或将来,“没”常对过去的行为动作进行否定,于是,就有学生做出这样的句子:“以前我没认识他”,他们不清楚否定表思想活动的动词时要用“不”,而不用“没”。还有,表示动作重复的“再”、“又”、“还”,也是留学生使用时极易混淆的。

针对这些副词在学习者学习和使用时的偏误,我们应该及早发现,及时解决,以便使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能顺利地进行,取得良好的效果。

3 副词教学中的几个重要方面

3.1副词的分类

虽然到目前为止对于副词的分类问题仍然没有定论,但是分类是进行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最有效的途径,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对此进行分类教学,那么效果一定是事半功倍的。即使出现特例现象,我们也可以单列出来,作为特例来处理。

副词内部分类一般来说都是按照意义标准来划分的,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副词的修饰功能,如:胡裕树(1962)分为:程度、情状、时间和频率、范围、否定、语气;张静(1987)分为:程度、时间、范围、估量、语气。近年来较有特色的分类是从意义出发,兼顾“主要分布特征”对副词再分类,如:钱乃荣(1990)分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肯定否定、情态方式、语气、关联。

至于各家小类的称谓,大都包括“时间、程度、范围”,像“然否副词、方所副词、自主副词”等称谓则是各家见仁见智的结果。张亚军主张从三个平面区分的角度来看待汉语的副词,为副词的小类划分提出了新的处理方法。

3.2同义副词的区分

绝大多数近义词并不完全相同,它们往往在具体用法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异。同义词的“同”和“异”是相辅相成的。甚至可以说,“同”是相对的,“异”是绝对的。与实词相比,同义虚词的差异表现得更为复杂,往往会在句法、语义、语用等多个层面制约我们选词用词。

在目前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教材,处理近义词常采用“以词释词”的方式,这突出了近义词“同”的一面,却忽略了其“异”的一面。这种处理方式带来的结果是:留学生认为同义词没有什么区别,因而选词造句时随意替换、无条件类推,导致诸多偏误的产生。赵金铭(2005)指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任务不仅是要教给学习者识词的能力,而且还要教给他们辨词的能力。”所谓“辨词”就是“辨异同”。“辨词”的环节做好了,学生才能准确地“选词用词”。

3.3本义与引申义的理解

在每个汉字身上都蕴含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底蕴。所以对于外国的学习者学习中国文字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这也是表意文字独有的特点。一个词的本义是引申义产生的基础,引申义是本义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因此,一个词虽然有许多意义,但其中本义只有一个。我们抓住了本义就抓住了这个词若干意义的纲。这样,就会找到引申义发展的线索而易于理解。

我们知道,对外汉语教学中,词语教学是贯穿始终的教学,而语法教学是中高级阶段的主要任务。使习得者具备区别语言形式异同的能力是这一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对于一个词汇的基本义与派生义的使用差别进行详细的分析,可以丰富学习者对语言的认知。尤其是汉语作为“不依赖于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而主要借助于语序、虚词等其他的语法手段来显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的一种语言,而且根据汉语副词的特点,许多副词都是由动词演变而来的,如果对以前动词的词义有所了解,那么对于理解这个副词的虚化义就会有很大的帮助。

4 副词教学的方法

对比的方法可以广泛用于副词研究。对比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可以大致分为汉语内部的对比和汉外对比两大类。

4.1内部对比

内部对比往往从句法入手,如有副词和无副词的对比,同一副词在不同位置的对比,近义副词的对比(包括跟相关词语的搭配)等;进而考察出词语或句式在语义、篇章、语用等方面的异同。如同一副词在不同位置上的对比:

(1)我比他更高。

(2)我更比他高。

(1)句包含一个预设:“他比一般人高”;并且蕴含“我和他都高”。(2)句包含的预设则是:“某人比他高”;蕴含“我比某人高”和“我和某人都比他高”。蕴含和预设属于语义和语用的范畴,它们在这两句中的区别主要是由于副词“更”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

副词研究还应涉及一些副词短语的对比,因为它们往往是第二语言学习的难点。如“不再”和“再不”,构成和意思都有接近之处,学习者很容易混淆。例如:(3)自从有了因阴丹士林,这种老蓝布已经不再生产。

*自从有了因阴丹士林,这种老蓝布已经再不生产。

“再不”一般表示从今以后某个行为不发生,前面不能用表示过去发生的“已经”;此外,“再不”表示主观上的否定,而例(3)是表示客观上的否定,因此不能用“再不”。“不再”可以表示过去,也可以表示将来;可以表示主观的否定,也可以表示客观的否定,因此可用在(3)中。再看例句:

(4)“八一三”以后,日本人打到扬州,就停下来,暂时不再北进了。

*“八一三”以后,日本人打到扬州,就停下来,暂时再不北进了。

例(4)表示某一行为(北进)过去(相对说话时)某一时点后或说话时点后不再重复,但在将来可能会、成一定要重复。“不再”可以表示这种意思,“再不”没有这种用法。

4.2汉外对比

先谈相同点的对比,尽管各种语言有自己的语法特点,但人类语言也有一些语法方面的共性。关注共性,可以通过对比更清楚地描写、解释汉语语法;还可以有效地指导教学,利用学生母语的正迁移,从已知导向未知。如:汉语“不再”和“再不”的区别,大致对应于英语的no longer和no more。例句:

(5)他不再住这儿了。He is no longer living here.

(6)我再不到那儿去了。I will go there no more.

英语的no longer 把现在的情况和过去对比,时态以现在时为多,有时也用过去时或将来时。no more 表示今后如何,通常用将来时态。这些特点跟汉语的“不再”和“再不”基本对应。将它们进行对比,有助于帮助母语为英语的学生搞清楚“不再”和“再不”的区别。

再谈不同点的对比。两种语言中可以对译的词语有时也有一些区别。注意特性,可以通过对比了解不同语言中相应词语的确切用法。如汉语中的“常常”一般译为often。确实,这两个词在许多情况下都可以互译。如:

(7)他常常去那儿。 He often goes there.

但它们又有不少区别,在一些情况下不能互译。如:

(8)Often students play basketball. 常常学生们打篮球。

(9)Often he does not take medicine but often he does. 他常常不吃药但也常常吃药。

上述例子说明汉语的“常常”和英语的often 既有位置的区别,如例(8)(9),又有频度意义上的差异,如例(9)。

我们认为,谓词的句法地位是有区别的。有时充当句子谓语,有时充当定语。后者可称为降格的谓语结构。“往往、通常”一类副词只能修饰充当句中谓语的谓词,而不能修饰处于降格地位的谓词。由此,我们可以称这类副词为句中谓语的副词,而非所有谓词的副词。

在对外国学生的语法教学中,教学者有必要培养系统观念,了解这些因素和相应的语法规则。而研究者应该具有系统研究的观念和方法,对影响副词使用的所有因素和相应的语法规则,科学细致地进行考察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崔永华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2] 李晓琪.论对外汉语虚词教学[M].世界汉语教学,1998.

[3] 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M].学林出版社,2000.

[4] 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副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 陆俭明.现代汉语副词独用刍议[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

猜你喜欢

引申义语气副词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耐”字原是剃胡须
语气不对
短句—副词+谓语
画说汉字——摆(bai)
语气
附加疑问句要点搜索
浅析静物在安格尔绘画中的作用
副词和副词词组
hardly是hard的派生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