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世纪“非对称战争”

2009-10-22石齐平

中外管理 2009年10期
关键词:兵器非对称航母

石齐平

编者按:建国60年大庆之际,虽然我们身处幸福的和平时期,身处自豪的崛起时代,但“无兵器战争”却时刻在威胁

着我们。自古崛起者,没有不通过战争实现的。而21世纪中国的和平崛起,也许要打赢的就是一场全新的经济战争。这可能是对雄壮的阅兵大典和惨烈的金融危机,一种很另类但却很切实的注解和纪念。

美国《华盛顿时报》报道,华府智库“2049计划研究所”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研发中远程导弹攻击航空母舰已获致重大发展,并准备进行飞行测试。此一研究机构以探讨亚洲议题为主,成员包括美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辛斯基、前国务院副助理国务卿薛瑞福、前国防部中国科长石明凯等。

根据此一报告,中国是以“东风21”型中程导弹为蓝本,改装为反舰导弹,射程可达2400公里;又说,这型导弹的飞行高度接近太空,美国现有的海基导弹防御系统阻截不易。报告还说,如果中国测试成功,其震撼效果不下于2007年中国以导弹击杀卫星一事。中国此等以小博大的“非对称战争”利器,将改变亚太甚至更广阔区域的战略态势。

全球军事日益“不对称”

“非对称战争”,是20世纪下半叶出现的战争学概念。传统战争理论,源出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逻辑,是在一个“对称”的概念上进行的军事博弈。最狭义的是大规模陆军兵团的对抗,以数万对数万,数十万对数十万,比的是武器、士气与战术。后来加入了海、空军,成为了立体战争,但总的来讲,仍未脱离“对称”的概念。

“对称”的战争形态与逻辑,对“小国”显然不利,甚至理论上很难有取胜的机会。于是“非对称”概念应运而生。“非对称”是一种颠覆性的思维,兵来不一定将挡,水来不一定土掩,敌对双方军事能量也许悬殊,但弱势一方却以“局部优势”的军事手段,针对对方的“罩门”或“死穴”予以致命的一击,此之谓“非对称”。

美国是全球航母大国,14艘航母及其战斗群纵横全球五大洋,以航母为中心,方圆600公里半径,从太空到天空到海面到海下,形成密不透风的全立体保护网,先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以最优势的军事攻击力向600公里以外或更远的敌方投射,使任何对手都莫之能敌。而任何对手,想要发展强如美国的航母舰队,无论技术条件或经济能力恐怕均难望其项背,包括目前的中国。

但“对称战争”下的相对劣势恰恰刺激了“不对称战争”的思维与发展动力,中国发展导弹击杀卫星与前述报道中所说的中程导弹打航母,即是当代“不对称战争”与“非对称战力”的精彩杰作。

21世纪,经济

或成“主战场”

其实,“非对称战争”在新世纪应该还有更广泛延伸的涵义。

试回顾人类长远以来的战争史,近代以前,无论石头、铁器、刀剑与弓箭,是谓“冷兵器”。到中国宋朝发明火药之后,枪、炮、坦克、飞机、战舰、导弹即成了近代到目前为止的主要军事武器,是谓“热兵器”。进入21世纪之后,虽然热兵器仍在,但从人类战争史的角度来看,却已同时进入到第三个兵器时代了——“无兵器”时代。

“无兵器战争”的第一个例子就是“金融战争”或“货币战争”。2008全球金融危机是最新的例子,往前有1997年西方金融大鳄对东亚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阻击,再早则是1985年美国主导联合西方国家逼日本人签订的“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大幅升值,间接种下1991年日本经济大泡沫破灭之后导致20年“L”型衰退的种子。

就这个意义来讲,经济与国防已融为一体了。管理

(本文作者系香港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

责任编辑:杨 光

猜你喜欢

兵器非对称航母
航母召唤,舰载机返航
航母爱出糗
非对称Orlicz差体
兵器图解
兵器图解
我爱航母
在航母上起飞
兵器重要编译报告
点数不超过20的旗传递非对称2-设计
非对称负载下矩阵变换器改进型PI重复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