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剽窃 毁的是民族创新
2009-10-22
杨 帆
自今年3月教育部提出对抄袭剽窃“零容忍”以来,各高校揭露了一批抄袭剽窃,其中涉及一位校长,几位副校长和院士。但大多数抄袭剽窃行为以“维护学校声誉”为理由,继续被掩盖。这是因为,一部分学校认为掩盖问题才能维护自己学校声誉。
现在中国学术教育界似乎有一种包庇抄袭剽窃的共识和潜规则。学术教育界的腐败在某种程度上比官界商界更加严重。大家认为知识分子“两袖清风”,没有权力,谈不上腐败。实际上知识界高层掌握的资源不少,而且高度垄断。国家没有专门反对学术腐败的机构和法律,整个社会也没有树立起反对学术腐败的合法性。
教育部领导提出“零容忍”的口号,由于受到“潜规则”的强烈抵制而难以实行,但非实行不可。许多研究生基本上采用“先下载,后糅合”的办法,与抄袭只差一步之遥。如果对于教授,特别是名牌大学的名牌教授的抄袭剽窃行为姑息养奸,就断然不能禁止学生们的抄袭。赦免了以前的,就不能规范以后的。不正师风怎能正学风?
这样下去,用不了一二十年,我们整个民族将遭到根本性的伤害:年轻一代从操作上懒惰,道德上沦落,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原创性,这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都是毁灭性的。
中华民族本来是最具科技创新和文化活力的文明大国,但近代以来丧失了原创性,这是从自己科举制度僵化,知识分子腐败开始的,以后就是制度腐朽和文化停滞,结果就是败于西方。600年以来世界主要的科技发明、制度创新、竞争活力与文化艺术创造都在西方,至今美国仍占有70%的世界知识产权和大部分诺贝尔奖,掌握着信息、生物和新能源三大新科技革命的成果。中国只能依靠模仿、进口和留学,每一项改革都要先看看有什么国际经验和先例。
中国革命的胜利曾经极大焕发中国人的积极创造性,但我们受到了严重挫折。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中国人满足于这种依附性发展,满足于跨国公司把我们的产业盯在国际产业链末端。 知识分子依靠抄袭,企业依靠投机,年轻一代实用主义至上,丧失远大理想,这是极大的危险。
我们目前的货币财富大爆发,股市房地产高潮,其背景是人口年轻造成的高储蓄。这种情况将随着人口老化而迅速消失,如果不能利用这10——15年最为宝贵的时期,把货币财富转化到科技进步方面来,那么人口老化以后,中国将再次分化、停滞甚至瓦解。我们现在急需的就是:有一个培养原创性人才的教育体系,和发挥原创性的科技创新体系。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杜绝抄袭剽窃的最为深刻的理由。在处理上要采取中国方式,不能照搬美国动不动就辞退的办法,保留饭碗是底线。不能以一篇文章定终身,要考察一个人的全部历史和工作。领导不能随意干预,专家路线要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应该通过群众评议,批评和自我批评,帮助违规者认识错误,给予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
但是按照目前形势,总体来说,在学术界反对腐败的工作还刚刚开始,为了学生的培养和民族整体原创性的培养,必须把反对抄袭剽窃和各种学术腐败的斗争开展下去。▲(作者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