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较量三重观察
2009-10-21王运宝
王运宝
城市文化已成为产业竞争、城市群合纵连横之后,城市较量的制高点。一座城市能做多大、能走多远,最终取决于这座城市的文化。文化竞争将是中国城市竞争第三波的本质。
长沙正在重塑中部汽车产业版图。
长期以来,中部汽车产业形成了三大板块,武汉凭借东风汽车集团遥遥领先,合肥紧随其后位居“榜眼”,长沙与郑州同为“探花”。出人意料的是,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后的第一宗大型产业重组,竟然发生在中部的长沙。当广州汽车集团与意大利菲亚特汽车集团先后在长沙打下第一根桩时,武汉与合肥一定听到了千里之外的轰鸣声。在这个夏天,长沙凭借“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用一连串漂亮的动作,收获着“盛夏的果实”。
搅动随之产生,冲击波迅速扩散。
从本质上说,城市竞争就是产业集群的竞争。那么,产业之外,还有哪些因素能够改变城市格局呢?
产业支撑力
向文波,湖南三一重工有限公司总裁。15年前,他下海投身工程機械制造行业,经过整整10年打拼,带领三一重工成长为中国机械行业市值最高的公司。2007年,在湖南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向文波提出将长沙打造成“工程机械之都”。这个理念被中央电视台“经济信息联播”栏目高调推出之后,在国内外激起层层涟漪。
在长沙,向文波是工程机械的“精神领袖”。在他的背后,矗立着长沙市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也是湖南省第一个千亿产业集群。在这个产业集群带动下,长沙在2008年成功跻身“3000亿俱乐部”。
改变的不仅仅是数字,今天的长沙,已经成为一座让武汉感受到巨大压力的城市。今年4月,湖北省委机关报《湖北日报》,专门派出记者奔赴湖南采访重型机械产业,武汉之衰与长沙之兴,跃然纸上。
其实,在长沙,拥有“青梅煮酒论英雄”之气势的产业,绝不是只有工程机械一个。
长沙发展的事实,再次雄辩地证明,城市间的较量,就是产业的竞争,实质上是工业的竞争。
在2009年上半年的地方经济成绩单中,合肥市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以24%高居全国省会城市榜首,“根本原因是工业立市战略的支撑。”合肥市统计局经济分析报告中总结道。
不仅如此,改革开放后第一波崛起的明星城市,如深圳、宁波、苏州、佛山、无锡、东莞等,靠的都是工业异军突起。这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青岛的“五朵金花”。
30年来,类似这样的“故事新编”,在中国的660多个城市中,几乎年年上演。它们共同演绎着产业兴衰的政治经济学。而在产业的背后,正在布局一盘更大的棋——城市群。
合纵连横
8月底,《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2008)——开创城市群时代》正式发布,“中部蓝皮书”年度报告第一次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城市群上。研究发现,中部城市群创造了超过60%的中部地区生产总值,是名副其实的“聚宝盆”。
而在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看来,中部地区需要构建起一个新的“大十字型”经济布局。“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南北向构成纵轴;从湖北宜昌到皖江城市带东西向形成长江横轴。两条发展轴实现隆起,中部就会真正实现崛起。”叶青分析道。
实际上,城市群合纵连横,早已成为改变城市竞争格局的一个巨大能量。
“长株潭经济总量超越中部最大城市武汉。”2006年初,当这句话以黑字大标题的形式出现时,在湖南、湖北同时引起了一场不小的旋风。长沙、株洲、湘潭三市GDP总量为2425亿元,超出武汉187亿元。在长株潭看来,这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字起伏,而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
对长株潭来说,实现赶超整整用了20年。湖南省政协委员王义高曾在《把赶超武汉作为长株潭一体化进程的十年目标》中写道:“改革开放第一个十年武汉被广州超出;第二个十年被上海甩开;加快长株潭一体化建设,在第三个十年中赶超武汉。”这一提案很快就得到了湖南省党政决策者的回应,在各种有关长株潭的经济社会发展分析中,总是把武汉作为一个参照系。
到了2008年,长株潭实现GDP4565亿元,超出武汉600亿元,优势进一步显现。2009年,长株潭融城更加风生水起。不仅如此,横跨整个珠江流域的“泛珠三角”在2004年起锚,长沙加入其中;4年后的2008年,“泛长三角元年”到来,武汉的东部邻居合肥成为一个新晋的长三角成员。这些改变过后,武汉感到了几分孤独,更感到了些许压力。因为在中国的城市字典里,已经找不到“独活”的概念。合肥就是最好的例证。
合肥处在南京都市圈、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组成的区域大三角的重心之位,在这种经济地理格局中,发展空间受到明显挤压。合肥要扭转“被边缘化”的窘境,唯一出路就是突破周边大城市经济圈的“城市群之围”,选择“抱团发展”,携手周边六安、巢湖、淮南等城市共同起舞。于是,合肥经济圈渐行渐近。
进入2009年,以合肥中心,“1+N”经济圈布局基本完成,一个更大范围的合肥经济圈,被正式提出。8月25日,安徽省高规格的合肥经济圈发展座谈会召开,经济圈建设被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
在国务院公布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后,区域振兴规划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点。继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之后,以合肥为核心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为第三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城市群。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群合纵连横,就为城市较量创造出充足的想象空间。
文化制高点
“一个城市发展的制高点体现在文化上。”湘江之畔,湖南省政协副主席、长沙市原市长谭仲池做了这样的总结。正是在这位“文化市长”的带领下,长沙文化产业一路绝尘,成为中国城市发展史上最经典的文化现象。
文化让长沙具有了一种独特的气质。就像京派文化之于北京、海派文化之于上海一样,是一座城市的品格。而且,文化符号、城市气质所孕育的能量,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但是,文化不是一个简单的城市概念,更不是一个城市的LOGO营销。文化蕴含在一个个城市的细节中,比如湘菜红辣椒的火热、武汉鸭脖的劲道,不光是一道菜,也不仅是一种烹饪技巧,而是深层次地域文化的载体。
这种细节,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品味,而品味则决定着一座城市的吸引力,只有吸引力,才能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
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文化细节,恰好为这座城市提供了一间“栖居的房子”。而城市文化的竞争,呈现出的则是多重因素的叠加效应。
7月,“上善水都、微笑合肥”8个字,成为各大媒体讨论的头条。事情缘起是在《合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设计思路中,综合合肥目前的“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淮军摇篮、科教基地、滨湖新城”五大形象,“包公文化、三国文化、淮军文化和佛教文化”四大文化,将合肥的总体形象定位为“上善水都、微笑合肥”,实施微笑品牌战略,从形象、产品、服务、管理等角度打造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的“微笑之都”。
规划一经公布,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原本平静的湖面,激起涟漪无数。
对合肥旅游形象的争论,只是中国城市营销的一个缩影。如果稍稍留意一下每天的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各个城市文化的宣传广告,真可谓五花八门、各显神通。其本质只有一个,就是如何更好的推动城市发展,在城市较量中赢得先机。
在城市功能进入个性化时代之后,“一个城市没有文化就是没有灵魂,城市需要自己的人文精神。”新任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说。正如安徽著名作家潘小平在《坐拥江淮》一书中阐述的那样:“城市也是有个性的,我们将努力表现出她的个性和生命特征,表现出她有别于中国其他省会城市的‘文化人格。”尤其是在工业化、经济圈的“虹吸效应”中,文化的较量,将会成为中国城市第三轮洗牌的核心。而一座拥有“文化人格”的城市,必将在城市间较量中脱颖而出。
逐鹿天下,一座城市能做多大、能走多远,最终取决于这座城市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