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开源软件建设信息化校园

2009-10-21吕士革文合平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17期
关键词:源代码开源使用者

吕士革 文合平

在有些人眼里,开源软件和自由软件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但是我们这里把他们看作同一个词。Linux是自由软件,大家可以自由修改、传播和使用它。同时,Linux也是开放源代码,是开源软件的杰出代表。本文中提到的其他开源、自由软件也都是同样的情况。想了解开源软件和自由软件区别的可以自己去问Google。

教育信息化这个词已经提了很多年,但是信息化并非买几台PC或者服务器、搭建计算机网络就可以实现的,硬件本身不能直接为我们提供任何服务,还需要相应的软件才能实现我们期望的功能。那么在教育信息化领域里,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恰当的软件呢?我强烈推荐大家考虑开源和自由软件!

● 什么是开源软件和自由软件

对于习惯使用微软产品的用户而言,刚进入自由软件世界,会遇到许多陌生的名词,其中比较重要的是GNU和GPL。GNU的含义是GNU's Not Unix。GNU计划的目标是创建一套完全自由的操作系统。最初由自由软件运动的精神领袖、GNU计划以及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的创立者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编写。GNU通用公共许可证(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GPL)是所有GNU软件都必须遵循的一种软件授权协议。这是一份在禁止其他人添加任何限制的情况下授权所有权利给任何人的协议条款,也就是“反版权”(或称Copyleft)。自由软件Free software其中的free既有免费的意思,也有自由的意思,但翻译为自由则更恰当一些。

自由软件是指用户可以自由运行、拷贝、研究、改进的软件。更准确地说,自由软件中的自由是包涵以下三种层次的自由:

1.研究程序运行机制,并根据你自己的需要修改它的自由。

2.重新分发拷贝,以使其他人能够共享软件的自由。

3.改进程序,为使他人受益而散发它的自由。

由此可见,自由软件与我们熟悉的以微软软件产品为代表的商业软件起码有两点截然不同,或者说自由软件有两大特征:一是可以免费使用;二是公布软件的源代码,用户可以自己修改、发行。自由软件和商业软件可以说是两个对立的概念,在这两个对立的概念之间,还有许多性质介于两者之间的软件,或者说还有许多对用户在运行、拷贝、研究、改进自己的软件上有自己独特要求——我们常称之为许可证的计算机软件。在我国加入WTO,国家越来越强调依法治国的今天,我们使用任何一个计算机软件之前,都应该认真阅读并遵守该软件的许可证制度,不要侵犯知识产权。

显然,自由软件本身没有利润收入,这就导致许多人对自由软件的性能是否有保障存在疑问。这其实是不用担心的,自由软件先进的开发机制保证了其性能的优越性。大量权威机构的各种测试和大量使用自由软件的事实可以证明:自由软件是可靠稳定的、功能强大的,它与以微软产品为代表的商业软件在性能上各有千秋。更具体地说,对于软件的使用者,自由软件意味着以下四种自由:

1.无论出于什么目的而运行软件的自由。

2.研究软件是如何工作,以使软件适应你的需求的自由,这一自由的前提是获得程序源代码。

3.为了帮助你认识的人而分发软件的自由。

4.为了使公众受益,修订软件并发布你的修订结果的自由,这一自由的前提是获得程序源代码。

如果软件的使用者拥有以上这些自由,该软件就是自由软件。对这样的软件,你可以自由地拷贝、发送给任何地方的任何人,无论你是做了修改或是维持原样,是免费或是酌收一点发送费。这种自由意味着你无须请求许可,或者为许可支付费用。

● 为什么需要使用开源软件建设信息化校园

我一直坚定地认为应该在中国的教育(无论是在中国教育的信息化进程还是在中国的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自由软件而不是商业软件。我的理由是:

1.自由软件优越的性能可以为中国的教育提供全面的信息化支持。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教师对于自由软件充满着误解和怀疑,认为免费提供的软件不可能具备商业软件的性能,不能满足教育信息化的要求。这种观点是大错特错的。这种错误的观点主要来源于两点,一是受片面宣传的影响,二是受陈旧的技术事实和陈旧的技术观点的影响。其实,现在的自由软件(虽然在其背后不一定有商业化的支持,而都是由志愿者自由开发,并免费供他人使用以及再开发)的性能在总体上完全不输于商业软件。

尤其是对教育系统而言,自由软件可以满足教育信息化和信息技术教学的一切需要。比如说,一个学校建立校园网,最主要是建立自己的网站。当前大多数学校都使用微软的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IIS服务器,价格昂贵。但是使用自由软件Linux+Apache 的话,不仅不用一分钱,而且降低了服务器配置,还可以在硬件上大大节约经费。至于性能,权威机构早就有数据指出:世界上的网站有70%是架构在 Apache上,这足以说明一切了。

束缚自由软件在中国教育的运用决不是自由软件本身的性能,而是我们教师的认识范围和认识水平。

2.节约有限的教育经费,尊重知识产权。

当前我国无论是在教育的信息化还是信息技术教育中,使用的计算机软件都是商业软件。具体包括:

(1)教师和学生使用的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几乎全部是微软的Windows系列。

(2)校园网络、城域教育网络等基本上使用全套的微软产品,包括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系列、数据库SQL Server和ACCESS系列、电子邮件服务器Exchange Server、代理服务器ISA等。

(3)教师使用和学生学习的办公软件几乎全部是微软的Ms Office,少数是金山、Office等类似产品。

(4)时下非常流行的课件制作以Authorware和PowerPoint为主。

(5)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中要使用的软件,如图形图像软件Photoshop等。

以中国的经济状况而言,一个中学或是小学要将以上计算机软件配置齐全,所需要的经费可以说是难以承受的,不单是中国,即便富裕如美国、德国、挪威等国的学校,一般也买不起这么多的计算机软件。

而现实就是:中国的中小学都在使用上述商业软件的盗版软件,或者一些学校是正版软件和盗版软件参差使用。这些行为既违背国家的相关法律,也违背道德。但如果使用自由软件,那么不用花费一分钱,就可以为国家节约大量的教育经费(毕竟很多学校还是花大价钱购买了正版软件,而且完全不存在侵犯版权的问题)。

3.自由软件更适合于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尤其是中国学生最缺乏的创新精神。

中国学生最缺乏的创新精神如何才能培养出来?我想创新能力不是在学校中能够刻意培养出来的,也许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容许、理解、支持的创新环境。学校教育中只有构建这样一种氛围,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才可能被开发出来。

就信息技术教育而言,我认为自由软件正是构建一个鼓励创新环境的最好选择。因为自由软件开放自己的源代码,为使用者深刻理解技术提供了可能,也为使用者成为开发者提供了便利,事实上自由软件是鼓励用户在自己作品基础上的继续开发的。这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起到了一个“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相反,我们目前基于微软产品的信息技术教育,似乎只想把我们的下一代培养成微软产品的使用者。诚然,微软的产品就面对用户而言,软件产品的人性化和傻瓜化做得非常出色,但越是傻瓜化的产品越会扼杀智力正在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小学生的能力发展。在一个代码封闭、软件领域大肆进行垄断竞争的软件产品环境下,我们很难相信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

除了在培养创新能力之外,如培养合作能力、深入研究的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自由软件都比以盈利为主要目标、把自己软件的代码作为商业机密的商业软件合适得多。

4.自由软件内在的开放精神更符合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

知识是没有国界和地域之分的,知识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知识的公共性决定了教育的开放性。开放教育理念源于20世纪50年代法国教育家Paul Lengrand所倡导的终身教育思想。开放教育是人类追求教育完美的一种理想。开放可以给教育扩展无限的空间,可以集成无限的资源,可以提供无限的发展机遇。

但在我们的现行信息技术教育之中,我们完全采用微软的产品。尽管微软是一个伟大的、成功的商业公司,但他的软件产品都是封闭源码,不对外开放的,在市场竞争中常采用垄断行为,它的产品完全是以市场为上帝、以利润为目标,这些和开放的教育理念是相违背的。

自由软件则是完全开放的,不仅开放软件的使用权,而且开放并且是鼓励使用者研究自己的源码从而进行后续的开发。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软件作品可以全人类共享,全人类参与开发,这和教育的终极目的和教育的自身发展规律是一致的。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周伟焜先生为美国著名作家、三度普利策奖得主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的《世界是平的》中文版一书写序,根据书的内容总结到:“开放源代码、外包、离岸生产、供应链和搜索技术等被描述成为铲平世界的十大动力”。由此可见,开源软件已经不再是技术领域的一次小小革新,而变成当前全球发展的一股重要的推动力量,任何人都不可小觑。在中小学教育领域,也应该让学生及早接触和使用开源软件,了解开源软件的理念和应用,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并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为祖国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猜你喜欢

源代码开源使用者
设计让您在喜爱的虚拟世界中自由奔跑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基于TXL的源代码插桩技术研究
五毛钱能买多少头牛
2019(第十四届)开源中国开源世界
2019开源杰出贡献奖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保护好自己的“源代码”
抓拍神器
解密别克安全“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