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育:多维视角下的困境与突围

2009-10-21本刊编辑部

教育科学论坛 2009年8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语文课程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D文章编号:1673-4289(2009)08-0041-06

十年前,由语文教学现实弊端引发的讨论令学界内外热闹了好一阵子。这场讨论,责难多于宽容,批判多于建设,虽无果而终,却让教育人至今没有放弃思考与探索。表面的沉寂背后,关于语文教育的追问与求索仍在进行,不同的是,比过去多了一些理性、一份耐心。面对语文教学的是是非非,培养语文师资的高校教授,指导语文教学的教研员,实施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他们为共建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进行了坦诚、平等的三方对话。他们的发声,有助于对当下语文教育价值取向与实践走向的思考和展望。

——编者

话题策划:王真东、何立新、张建平

对话主持:王真东(《教育科学论坛》常务副主编)

对话参与:刘永康(四川师大文学院教授,全国中语会学术会委员,四川省中语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

靳彤(四川师大文学院教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主任,四川师大语文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石峰(成都七中教科室主任,高级教师,四川省骨干教师)

朱丹(四川师大附中语文教研组组长,四川省特级教师)

张建平(四川省教科所中学语文教研员,四川省中语会副秘书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何立新(四川省教科所中学语文教研员,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中语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教育科学论坛》副主编)

记录整理:陈涵、何静(《教育科学论坛》编辑)

一、语文教育的现实尴尬与问题探讨

主持人:在众多的教育话题中,语文教育是一个难以画上句号的热话题。尤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从理论到实践层面,都有很多新的问题需要探讨。今天,本刊编辑部请到了四川师大文学院刘永康教授、靳彤教授,四川师大附中朱丹老师,成都七中石峰老师,四川省教科所张建平老师,试图以学术沙龙的形式探讨一些问题。请各位坦呈观点,奉献智慧。

刘永康:我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面临种种尴尬。其中,最大的尴尬就是用新理念教旧知识。让语文教师做“无米之炊”。因此,当前语文教学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知识含量不足的问题。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各门学科都严重存在着教学内容“繁、难、偏、旧”,脱离时代发展要求和学生实际的问题。为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纲要》专门提出了“让学生学到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本目标。但是,这个问题“终身必备的语文基础知识”是什么,新课标和新教材都没有明确地回答。很多学者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其研究往往缺乏认真的调查和审视,因此,显得极为片面。在我看来,这一问题的本质上是知识的选择问题,革除语文教学的种种弊端,归根到底要靠知识的除旧布新。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提出与实施。受惠也受制于相关学科的知识状况。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育要不断从相邻学科中汲取营养。把各门学科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语文课程和教学领域中的新鲜知识和观念。但令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这方面的工作并没有引起课标制定人和教材编写者等相关人士的足够重视,语文学科知识含量不足的问题依旧严重。

张建平:刘老师说的是语文课程“知识含量”不足的问题。在此,我还想补充的是语文“知识含金量”不足的问题。有的教师在语文课堂上也在传授知识,但这些语文知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而言是不是有价值,或者有多大的价值?对此,他们的认识还十分模糊。我们的课程专家、课标制定者、教材编写者的跟睛应“向下看”,要解决语文课程知识含量和语文知识含金量的问题,要研究什么样的语文知识对学生发展最有价值,从而对语文知识进行梳理选择。《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要“适应时代的需要,调整课程内容和目标”,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学生的发展最需要的语文知识是什么。学生发展最需要的语文知识就是语文课程含金量最高的知识。因此,语文教材必须提供学生语文能力乃至语文素养提高最需要的知识,以确保语文课程的知识含量和语文知识的含金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是一项需要各个方面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对语文教师而言,还应当研究语文课程同样需要的经过精心选择的含金量高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研究激发兴趣和激活思维所需要的富有生命智慧的语文知识。

朱丹: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对语文教学的处境感觉并不好。我听了不少老师的课,发现语文课堂上不听讲的学生人数比其他学科多,学生请假都愿意耽搁语文课,累了也选择在语文课上休息。他们觉得耽搁一两节语文课没事儿,不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为什么学生们会有这样的想法?我认为,不是语文老师的表达不好,也不是老师的方法不好,而是我们教的东西不对头。我们是在教教材,是学生一读就懂的东西,所以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不少教师拿到一篇课文,并不明白这节课究竟要教什么,学生也不明白这节课到底要学什么。《语文课程标准》尽管确立了语文的能力目标,但为达成目标而选择的课程与教学内容却没有直接体现这方面的内容。为此,不管是整个语文教学还是单篇课文教学,我们遇到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教什么”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其他学科中是不存在的。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可以直接反映在教材上,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只要看到了教材他都会非常清楚,或者比较容易弄清楚。但语文课却不是这样。

张建平:这些问题的解决不能完全依赖教师。我们作了一个调查,发现现在中学班额普遍较大,一些班级甚至达到了65人以上,语文教师的工作压力很大。如果将课程建设和课程目标实现的任务完全压在语文教师身上,无疑会使教师不堪重负。

在新课程背景下。关于“怎么教”这个问题讨论得较多,但是对于“教什么”却重视不够。如果我们教的不是学生最需要的,对学生发展有价值的内容,这种教学肯定低效甚至无效。过去我们反对教法僵化,但如果在目标和课程内容上出了问题,这个问题将更加严重。为此,首先要解决好“教什么”,然后才是“怎么教”的问题。关于教材内容的选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编写语文知识短文的原则是“精要、好懂、有用”。目前,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在语文知识的精要方面重视不够。教材需要选人精要的语文知识,对学生语文素养提高有价值的语文知识,但应警惕一种故作高深的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语文课程的研究者、语文教材的编写者和广大语文教师应共同努力,研究、梳理和选择不同学段的学生最需要什么样的语文知识。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核心是什么?是语文能力。语文能力形成的基础是什么?是最有课程价值的语文知识。

靳彤:两位老师谈到的问题确实存在。本次课程改革,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旧有的课程内容体系。旧有的语文知识系统被打破,但打破之后新课程中可以“不系统完整地”进行教学的语文知识有哪些?其难易布局如何?教师们却不得而知。旧有的教材选

文陈旧,我们更新了课文,但新入选课文在完成语文课程目标上的价值如何?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过程中,怎样发挥其不可替代的典范作用?对于这些,我们应当认真思量。课程内容是连接课程目标与课程实施的桥梁,语文课程内容建设的滞后会直接影响到各学段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依据课程目标构建的课程内容也是指导教材编写、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它的滞后直接导致了目前教材编写与教学实施改革中的诸多问题。特别是一线的教学改革中,课程内容的滞后,导致了教学内容改革的虚化。教师们的改革热衷于教学方式的花样翻新,讨论、合作、交流、对话,学生蹦蹦跳跳。课堂热热闹闹。但一节课、两节课,一学期、两学期下来,学生语文素养究竟有多大提高?许多高中教师反映,新课程的实施导致很多学生升入高中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补课,补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课。说这些老师观念陈旧也好,说这些老师不懂新课程也好,但有一点是不能质疑的。那就是语文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母语的能力。而这个能力的形成需要给学生搭建一个阶梯,即构建一个科学的语文课程内容体系,使其逐步形成理解和运用母语的能力。

主持人:刚才,大家关于语文教学的问题探讨引发了一个现实追问,那就是如何让语文教育复归到语文学科应有的本质规律上。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两方面的合力:第一,需要课程的设计者、课程标准的制订者深入教学第一线,倾听课程及课程标准的具体实施者的心声,关注他们的困惑和成长需求,在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等方面做出科学的规定和合理的诠释,以避免“去知识化”、泛人文主义倾向把语文教育引向极端,让广大一线教师明白语文课程的应有目标和真正内容,从而更好地开展语文教育工作。第二,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在学习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的同时,认真研究中国及世界母语教育的发展史,研究现代语文教育的变革史,研究在现行课程框架及教材建设基础上的语文课程的应有目标和真正内容,以避免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凌空蹈虚,让语文教育重新焕发青春光彩,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必然需求。

二、师资素养与语文教育的发展

张建平:目前制约语文教育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缺乏广阔的课程视野和专一的课程视角,其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难以达到语文新课程的要求。

语文课程的目标规定着语文课程的内容。语文课程的目标要具体落实在语文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由于语文课程本身的特点,语文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是:语文课程的内容一放就乱,一收就死。所谓一放就乱是指语文课堂注重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后又往往导致课程的缺失,课程内容随心所欲,漫无边际;所谓一收就死就是强调课程目标时又使得一些教师小心翼翼,以致照本宣科,不敢越雷池一步。对此,我的看法是:语文教师既要有广阔的课程视野,又要有专一的课程视角。“视野”的本义是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视角”的本义是观察问题的角度。语文课程需要语文教师视野广阔,不断地认识日新月异、纷繁复杂的世界,关注丰富多彩、变幻莫测的社会,既要读有字的书,还要读无字的“书”。在阅读和关注的同时,还必须积极思考和积累。教师具有广阔的课程视野,有利于丰富语文课程的内容,有利于语文课程获得一种开放的张力,从而使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专一的课程视角要求语文教师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去选择、提炼和使用课程资源;专一的课程视角要求语文教师应该“见异”但不可“思迁”,课程视野广阔但课程视角必须专一,不能使语文课程走向“异化”和“泛化”,应使语文课程保持语文课程的特质。

朱丹:这是一个很好的观点。我认为,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现象,既出在语文教学内容上,又出在教师专业素养不足上。长期以来,我们忽略了语文教学内容的研究,把热情倾注在“怎么教”上,热衷于方法、模式的探讨和对优秀教师教学艺术的模仿。尽管出了那么多的名师,可是我们却什么也没有学会。可见,仅仅是教法的探索,仅仅在教学程序、教学方法上做文章,其作用非常有限。我们从对教研组全体语文教师教学内容选择现状所作的调查中得知:教师们对语文教学内容的认识是模糊甚至错误的。这种模糊又导致了我们在处理教学内容时的盲目、被动和随意,使得有些老师的语文课根本没有“语文味”,不像语文课。因此,在我省即将实施高中新课程的今天,一方面迫切需要澄清和纠正对语文教学内容的认识,梳理和提炼出体现新理念的语文教学内容,逐步建立以教学内容为抓手的语文教学研究和分析框架: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和教学能力。为此,我们学校做了很多工作,比如专门搞了一个研究文学作品教学内容的课题。我们知道,教材中有很多经典的东西,如果只从作品的人物、事件、写作顺序等方面开展教学,学生不仅会感到没趣,而且没有所获。我们把专家的解读提供给教师,教师能理解。通过研究,教师对教什么的问题就较清楚了。刚才我们谈到,一线教师需要将大学的科研成果融合到实践中,需要专家的支持。怎样才能融合,则需要研究。关于课程研究。我们注意到骨干教师的培养。“如何培养”所涉及到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关于“师本”的研究。我们希望大学教师关注教学、评价教学、发现问题、指导教师、提供帮助。

主持人:我们发现一个现象,现在的语文课上成了百科知识课、思品课,至于教师究竟应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课程内容如何体现学科的核心价值,对此,很多语文教师都感到困惑。这说明提高教师素养迫在眉睫。

石峰: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的确需要提升教师素养。语文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基本素养?我觉得“素养”这个词语说起来相对抽象了,但是素养往往会外化为具体的能力。从语文教师的角度,我们认为,素养应该包括知识面、文本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写作能力、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和命题能力等。其中最核心的是前几条。应该说,一个语文教师具有以上这些基本能力,又能够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上很突出,那他就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像我们学校的张学军老师,他非常突出的就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能力。你看他每次拿出来的课,课堂非常活跃,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不断有新的东西展示给我们。还有一个罗晓晖老师,他最突出的是他的学术功底,凭这一点,就完全可以吸引学生。所以我觉得,一个老师只要在某些能力上特别突出,那么他就有可能在同行当中脱颖而出,就有可能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语文教师。如果将语文教师的索养细化成很多种能力,那么,语文教师就应该强化提升某些自己最具优势的能力。

何立新: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基本素养?首先。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文本解读和研究能力。教材文本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介质,是教师教育教学理念行为化、过程化的载体,是学生获取知识、获得能力、形成素养的平台。因而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

和研究能力,是架构起教与学之间桥梁的重要基石,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语文教师不能只关注教材和教师用书,而应有宽广的阅读视野,应致力于课文文本的多元解读和深度研究。

其次,在文本解读和研究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崭新的视角,必须有基于学科,又能跳出学科本位的广阔视野,广泛借鉴社会学、文化学、文艺学、文学批评、心理学等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为语文教育提供一个文化的平台,使语文教学站在一个更高的基点上。从而提升语文教育的思想文化品位,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再次。语文教师应学会总结语文学科独立设科以后现代语文教育在课程内容上的探索成果,形成自己的语文知识体系和阶段教学目标,学会在具体的教材教学过程中落实课程内容,把握课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和重难点,灵活运用教材开展教学。

第四,语文教师必须学会根据所在学校、班级和学生的状况,科学确定教学标高,合理开发课程资源,正确选取教学策略和方法,让自己的语文教育真正成为适合于每一个孩子的教育,成为符合各地教育教学发展水平、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语文教育。

三、师范院校中文教育专业师资培养与课程建设

主持人:刚才大家从语文教师素质方面谈到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刘教授也谈到语文教育的问题要从高等师范教育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方面去找原因。那么,师范院校的语文师资培养如何转向?如何适应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

石峰:当前,语文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是不争的现实,加强现有师资队伍的培养迫在眉睫。但是师范院校如何为中小学输送高素质的语文教师,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我非常想借用这个机会交流一下我对高校语文师资培养的一些想法。

我想谈的第一个问题是目前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据我们到外地招聘的情况。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毕业生普遍存在着知识面狭窄、基本功不扎实、写作能力不强等问题。二是现行师范院校中文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个人觉得,学生在这方面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跟课程设置有关。现行师范院校中文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缺少突出师范特色的实用性课程。其次,既有课程的目标达成不理想。具体说来,就是大学太相信学生的自觉性,缺少从管理层面的有效督促,于是造成应聘毕业生在被要求背诵一首唐诗时,有人只能背诵“床前明月光”的尴尬场面。再次,既有课程学术性太强,而忽视了操作性。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这些学到了,那些就丢掉了,而丢掉的东西可能就包括我们需要的实用性、技术性能力。针对这些问题。我想谈的第三个问题就是怎么来决定师范院校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我们认为这是由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决定的。那又是什么来决定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呢?我们认为应该是中小学的教育教学需求。为此,师范院校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否可在合理性、科学性尤其是在实用性上做文章?比如,高考语文能不能作为一门课程,在我们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中开起来?他们能不能做高考题?能不能命高考题?能不能指导学生来做高考题?如果能,我们用人单位可以拿来就用了。再如,可不可以开设中小学课文的朗诵学、古诗文背诵与鉴赏、教学设计实践、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等课程?我觉得都是可以开设的。这些课程的开设周期不必很长,一学期、半学期甚至是一个月开两门这种课程就可以了。采用主题菜单式,短、平、快,实用,直接对应我们语文终端的需求。所以,在师范生培养中学术性功底可压缩为远期目标,应用性能力可强化为近期目标,采用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相结合的方式。

朱丹:过去的幼师、中师生好用,因为师范性强。师范院校共同的问题是课程设置。

主持人:师范院校是培养合格师资的专业教育机构,师范院校中文教育专业必须为语文教师职前和职中的专业素质及技能的获得和进一步发展服务,才能体现“师范”的特点。

何立新:但是,现今的很多师范院校走的是综合性大学的发展道路,师范生的比例越来越小,师范性质越来越弱。不仅如此,师范院校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几十年间变化甚微,教学方法也显陈旧,与基础教育对师资培养的要求距离越来越大,明显不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所培养出的教师在职业态度、知识结构、基本技能上与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相去甚远。为此,我们希望师范院校突出师资培养的“师范性”,在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关注基础教育的实际需要,把握新课程的脉搏,及时开展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改革,为基础教育培养更多更好的师资。例如,除了让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获取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素养之外,还应加强对古今中外名家名著读解的研究与能力培养,重视诵读、书写、演讲、多媒体技术运用等教师基本技能的培训,重视备课、讲解、问难质疑、个别辅导、课后反思、同伴互助等语文教学及研究基本程序和意识、能力的教授和培养。

靳彤:刚才几位老师谈到的师范院校课程设置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培养目标问题。师范院校中文教育专业的职责是培养未来的语文教师,与教师的继续教育还有所不同。师范生要进行教师基本技能的人格训练,也要进行今后发展潜能的培育。最近几年随着就业形式的严峻,师范院校越来越重视技能训练课,以达到上台就能讲的目标。实际上这里存在着一个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问题。我倒觉得,教学技能训练需要强化,但综合素养、基本素质的熏陶更为重要。当然,最理想的课程结构是二者能够兼顾。2007年,我们与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联合召开了“全国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改革研讨会”。与会者有师范院校中文教育专业的学者,主持教学工作的院长,一线语文特级教师,中学校长等各方人士。会上争论很激烈,焦点是培养人的目标问题。有两种倾向:有的认为要强化实用技术层面的训练,有的认为要强化语文素养培养。而我们认为应该将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结合起来。有一项统计显示:综合性大学中文系学生后劲较师范学生强,学生的发展前景好,这说明了学术功底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对于语文教师需要怎样的基本素养问题,我们认为需要对知识结构进行研究。有学者将教师的知识结构划分为三大部分:学科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前者是解决教什么的知识,与课程内容、教学内容直接相关;后两者是解决怎么教的知识,与课程实施、教学方法直接相关。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承担过从国家级到省级、市级的很多新课程教师培训任务。在与一线教师的接触、交流中,我们发现教师缺乏的并不是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力,真正制约语文教学改革的、真正影响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还不是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而是学科性知识。而在现在的教师继续教育中,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被强调较多,学科性知识被弱化,而

教师学科本体知识老化却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可能实现积极的课程开发,不可能进行教学内容的自主生成。

刘永康:一线老师的发言震撼我的心灵,让我坐不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师范院校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严峻挑战。几位老师指出了我们在培养学生方面的不足,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对我们启发很大。在师范院校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的努力?上学期我们与一些高校共同研究过这个问题,我做了一个《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基础教育树型课程体系的构建》的交流发言。我认为,在新世纪的各种背景下,师范院校中文教育专业应该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出色的创造精神和健康体魄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按照这个定位,我们形成了一个树型课程体系,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强化素质教育。该体系从21世纪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宗旨,将所有课程分别纳入思想品德素质、专业学科素质、师范素质、身心素质等范畴。二是拓宽专业口径。针对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存在的基础知识薄弱、知识面狭窄、适应能力不强的弱点,我们注意加强普通文化基础课的设置。促进文理渗透,增设自然科学,增设工具课。三是注意知识更新。该体系既有相对稳定的。有普遍适用性的形成学科知识基础的主体结构,又吸收了各门学科的新发现、新发明和反映本学科的前沿信息,还增加了一些新兴学科,以改变“几十年一贯制”,缺乏时代气息的现象。四是加大课程弹性。我们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限定选修课程、任意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四个部分,本科生课程和研究生课程也可适当交叉,还可推广主辅修制和跨系、跨专业选课制。五是重视内在联系。该体系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出发,考虑了师范院校中文教育专业课程结构的内在联系,以确定各组成部分在课堂整体结构中的地位、比重和相互关系,以便使学生获得一个更适合未来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特点。整个树型课程体系实现了拓宽普通文化知识基础与加强工具性、方法性和技能性训练的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活动的结合。上述几个方面互相渗透、互相支持。从以上特点不难看出。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21世纪“树型课程体系”的构建目标可以概括为“学时要少、内容要新、水平要高、效果要好”。

主持人:师范院校承担着语文师资培养的重任。师资出口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普通教育的语文教学质量。如何培养高素质的语文教师队伍,这个问题已引起了高校的充分重视。我们看到,师范院校中文教育专业正在走出象牙塔,俯下身子,关注基础教育的发展状况和现实需求,关注语文学科教学的基本程式和独特内容,以使师范院校中文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从起步阶段起,把很多在职中补课的内容置于职前学习之中,做到未雨绸缪、训练有素,以高质量完成教师培养的任务。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今天的对话告一段落,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

编辑视角:

这是一次挑战困惑的对话。

只有敏于语文教育的“人文”、“人本”价值感悟的语文人,才能从骨子里在乎语文教学中的是是非非,才能由困惑、焦虑转向对语文本体价值的主动审视和实践改革的路径探寻。基于教育的责任承担和学术理性的坚守,对话者坦诚直率的发声令人深思。高校专家言:语文教育界没有充分利用理论研究的优秀成果,实为一大遗憾;研究人员说:语文内容缺乏知识的合金量,不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一线教师道:语文教学效益低,与教师素质有关,与高校师资培养模式有关。三方“各执一词”,不是简单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是不同视角的语文现状审视和弊端“扫描”。这种“同而不和”,有助于现实问题的真正解决。因为,语文教育中的问题出现,从来都不是孤立的现象,只有将各种问题摆上桌面,抓住主要矛盾,并全方位探讨对策,才能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次对话,是一次超越现实批判的理性探讨,因此才达成“优化语文课程内容,提升语文师资素质,改革师范院校师资培养模式,创生顺应学生现实、适应学生未来的语文教育”这一基本共识。

面对语文教育中的是是非非,多一些思想交流,少一些保守封闭;多一些学术探讨,少一些相互责难:多一些智慧共享,少一些独行盲动,尴尬的语文教育才能抽身泥潭。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语文课程素养
师范院校中OBE理念下生本教学的产出分析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师范院校应有“师范味”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师范院校应进行一流的教师教育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