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大荒人和火车

2009-10-20赵国春

中国铁路文艺 2009年9期
关键词:吴祖光王震北大荒

赵国春

北大荒人与火车的关系十分密切。从半个多世纪前的开发,到今天做出的贡献,哪一步都离不开火车。

王震在密山火车站

1958年的春天,来自全国各军种、兵种和各军事院校的几万人,从全国各地乘火车到达了密山县城。这个小县城每天要吞吐近万名转业官兵,管吃,管住,还要迅速将他们送到荒原的各个新建点。这对于当时只有几千户人家、东西两条大街的古老小镇来说,压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密山火车站通向城里的那条土路上,挤满了穿着军服、黄棉大衣、摘掉肩章和领章的转业官兵。土路两边的空地上,堆满了铺盖、行李、箱笼等杂物……每天好几千人在这里逗留,因计划不周,交通不便,缺人的农场又偏远,没有足够的车辆把他们送往新建点,这给小县城带来极大困难。县城的机关、学校、俱乐部、仓库都住满了人。很多人住在老乡家里。

铁道兵农垦局向农垦部告急,请示要车来解决运力不足的问题。恰巧,王震部长于1958年4月中旬来到密山。4月12日,这是北大荒开发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密山火车站广场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广场中央临时搭起的主席台上。播放着激昂的乐曲,同时悬挂着几条醒目的欢迎开发北大荒的转业官兵的横幅标语,主席台右侧还竖立着王震为转业官兵书写的诗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英雄奔赴黑龙江,好汉建设黑龙江。”

王震将军身着军装,肩上佩带着三颗金星的上将军衔,披着一件黄呢大衣,在农垦局长的陪同下,迈步走上主席台。站稳后,他把大衣脱掉,向会场上的人群频频招手。这时,一阵掌声响了起来。

王震将军对着话筒,用浓重的湖南口音,做了题为《向捍卫祖国建设的战士致敬》的讲话。他说:“欢迎同志们到北大荒来!我代表人民解放军总部,代表农垦部所属全国农牧场50万职工,向同志们表示慰问和欢迎……大家来开垦北大荒。这个任务是很艰苦的……在这里盘踞了十四年的日本帝国主义者,被消灭了,日本强盗蒋介石匪徒,都被我们消灭了。在这没有人烟的地方,我们盖了房子开了荒。能完成艰苦任务,就能得到光荣,英雄的人民解放军是能战胜艰苦困难的……”

说到这里,将军把话题一转:“你们都是当过排长、连长,也有当营长的,我也当过排、连、营长。同志们,在战场打冲锋,排、连、营长是在部队前头呢?还是跟在后面呢?”大家回答:“在前面!”“那么开垦北大荒呢?”王震又问大家。大家回答:“也该在前面!”“遇到艰苦困难怕不怕?”“不怕!”“苦战三年行不行?”“行!”

“说到困难,目前就有一个具体问题需要解决。来到密山的转业军人很多,汽车运不过来。有的同志建议:不坐汽车,走路。走上三天四天就到了自己的农场,早走早到,早到早生产。我看这个建议很好,有革命干劲,大家同意不同意?”

战士们齐声回答:“同意!”

王震说:“同意,明天早晨就出发!”

将军风趣地说:“同志们!你们有的带来了爱人、孩子,还有的在火车上生了孩子。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就比我们这一代强了,有文化又有知识,有光荣历史。他们将会向别人讲故事说:我的爸爸当过红军、八路军、解放军、志愿军,又是开垦北大荒的先锋队,我是在火车上生的……同志们中间,有的没有爱人,还是‘单干户,同志们,这是不是问题呀?”

大家齐声回答:“是问题。”

也有人回答:“是大问题!”

王震接着说:“对!是问题,但这是个能够解决的问题。有好多初中、高中毕业的女学生写信给我们,要求建设北大荒,他们来了以后,也都是‘单干户。过上二三年,还能不‘合作化吗?不过姑娘都爱英雄、爱模范。要想找个好爱人,就得在工作中鼓足革命干劲,做出成绩。同志们说对不对……”

大家喊了起来:“对!”

王震将军在这次大会上,鼓励转业官兵要能吃苦,要发扬解放军的优良传统,把北大荒建设好。但也批评了一些害怕吃苦的人,当场就撤了两名校官的职。

第二天,云集密山县城的转业官兵就迈开双脚,徒步进军荒原了……

这无疑是垦荒史上壮丽的一页,这是垦荒史上的“淮海战役”。

北大荒的胸襟

在北大荒开发建设史上,还有一支特殊的垦荒队伍,那就是1958年3月,来自中央机关各部门的“反右”扩大化造成的1500名“当代流入”,其中,有些是文化界名人。他们当中有丁聪、吴祖光、聂绀弩、艾青、陈明。还有后来到北大荒的丁玲。

他们从北京来到北大荒时,乘坐的火车也与他们的命运有着密切的联系。后来,也是因为王震的关怀,把丁玲和陈明安排在离火车站很近的汤原农场。为的就是回家乘坐火车方便。当年,丁聪被调到设在虎林的《北大荒文艺》杂志社当编辑时,除了负责封面的设计、插图、刊头补白外,还得跑印刷,搞发行。他每天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每期10万字,他要逐字逐句地校对,直到装订成册送往邮局,他才松口气。当时印刷厂设在密山,刚建成的密虎铁路行驶着已经淘汰的闷罐车,冬天不保暖,生着炉子,他穿着棉袄,头戴狗皮帽子,风尘仆仆地在密山与虎林之间穿梭。

著名剧作家吴祖光来北大荒前在火车站候车时,讲了一个上火车的故事,也就又惹了一个祸。当时,车站上挤满了即将启程而不知去向何处的远行人,还有依依惜别的送行家属,可能是有人想冲破一下这种痛苦又沉闷的空气,大声喊道:“吴祖光,讲个笑话吧。”这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吴祖光强忍住内心的悲愤和伤痛,讲了一个大约是来自西方的笑话,他神态潇洒,心头却在滴血……他希望自己也患健忘症,忘掉眼下这场厄运,可万万没有想到,到了农场又挨批斗。祸从口出。挨斗就因为那个笑话,说火车刚要启动,从站台口跑过来三个人。一个乐于助人的警察站在火车门口,帮助第一个和第二个上了车,第三个是胖子,跑不动,赶到门口车已经开了。警察说:“对不起,你晚了一步,我没帮上忙……”那人喘了半天才说:“我真对不起这两位朋友,今天是我赶火车,他们是为我送行的。”批斗者说这个笑话是影射该走的没走,不该走的走了。说吴祖光放不过任何一次机会,再一次恶毒反党。后来,每当人们提起这个笑话,吴祖光还说:“我真佩服这样解释笑话的人。”

北大荒的“功劳”

1958年7月25日,从密山到虎林的铁路通车后,《人民日报》为此发了一条消息:《火龙开进北大荒》列车上的工作人员,是从铁道兵和十万转业官兵中挑选的。身材苗条的梁小芳。就在这趟列车上当列车长。

梁小芳在部队时,是中南海文工队队员。住在中南海,每周六和节假日,就有机会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和他们的家人一起,参加周末晚会。十万官兵开发北大荒的号角,召唤着梁小芳和战友们来到了北大荒。梁小芳和战友们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来到了北大荒的大门口——密山站,下了火车,就成了荒原的主人,她被留下来当接待员,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战友。没多久,密虎线铁路开始修建后。梁小芳被派到了鸡西火车站学习。回到北大荒铁路当列车员。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北大荒当时用的客车是用旧闷罐车改装的,破旧不堪。窗口小,车梯很高,车厢也不是规整的靠椅,而是长条板凳,冬天没有暖气,每节车厢安一个火炉,炉筒从车顶上伸出去,这与国铁相比真是天壤之别。难怪当年转业官兵编了一段顺口溜:“北大荒火车真叫棒,一路颠簸直晃荡,长条凳,小铁窗,车内漆黑车外亮,月台低,梯子高,扶老携幼不可少,就算七尺男子汉,也得费劲巴拉抬腿伸腰才能够得上。”

1959年10月1日,正好是祖国十年大庆。梁小芳请假回北京探亲,到中南海看望日夜想念的中央领导人。她见到了卫士长李银桥,卫士小张和小封。他们拿出最好的香蕉、苹果招待她,一起畅叙分别后的情况。正在这时,一个高大的身影从门边走过。梁小芳一眼望去:这不是主席吗,她赶紧跟上前去,喊了一声。毛主席见了她,笑着说:“小鬼,你不是去北大荒了吗?怎么回来了?”她说是回来探亲,也看望他老人家。卫士们在一旁向毛主席介绍她到北大荒后的情况:当了列车长,评上了先进工作者,还光荣地入了党。毛主席说:你这么小当列车长,你能管住人家吗?她说:我们那里都是转业官兵,非常自觉,不需要管。主席听了,高兴地笑了。后来,在春藕斋,毛主席还和她跳了一曲舞。主席向她打听同来北大荒的蒋自重、李艾、吴凤君等人的情况。梁小芳一一说了,主席满意地点了点头说,你们这些女队员在艰苦的北大荒干得很好。你回去后,代我向他们问好,让她们给我写信。

梁小芳在北大荒生活了15年,1972年12月26日,他们夫妇从北大荒调回了芜湖铁路。1986年又调到了南京——上海铁路局第二工程公司。如今全家老少三代,成了“铁路世家”。女儿在南京车辆段,女婿在客车段,儿子在南京电务段,儿媳在上海铁路局第二工程公司。

北大荒培养出许多铁路人,直到今天他们一谈论起来,都会情不自禁地说,北大荒人其实就是铁路人。

猜你喜欢

吴祖光王震北大荒
“要是”的作用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抢着去边疆的王震
新凤霞很会“撩汉”
从北京到北大荒
新凤霞很会“撩汉”
“办”“为”和解
北大荒:新航母,再出发
“慌”与“没有慌”
霞光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