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中山改革思路的当代借鉴

2009-10-20王兆祥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9年5期
关键词:改革思路和谐社会孙中山

王兆祥

摘 要:孙中山在建立民国的实践中,提出一系列改革思路,具有很大的前瞻性。在政治制度改革方面,孙中山曾经说过:“民生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好朋友。”在经济改革方面,孙中山又说:“鄙人对于社会主义,实欢迎其‘利国富民之精神。”在社会改革方面,孙中山提倡理想的“大同社会”,这正是建设和谐社会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这些改革思路对当代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实践,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孙中山;改革思路;利国富民;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09)05-0047-03

一、“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

从古至今,人们总是将“国计”与“民生”相提并论,因为民生问题与国家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民生状况能否不断改善,是衡量社会改革和国家治理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就是要全面提高中国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使人民群众过上富裕的生活。从建国政治方略上来说,这正是“民生主义”和“社会主义”所具有的共同点。

19世纪中叶以后,在欧美出现多种社会主义学说,人们把企图解决和缓和资本主义社会特定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思想主张都称作社会主义,这引起了孙中山的关注。孙中山积极倡导民生主义,希望通过“民生革命”这一途径,防止因文明进步带来贫富分化而导致第二次社会革命,避免中国发生欧美“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流弊”[1](p.328),这是从社会发展战略的角度推进社会改革的有益尝试。孙中山指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2](p.168)孙中山把民生看作是所有社会问题的中心,是“政治的中心”、“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2](p.189)。至于如何实现民生主义,孙中山的办法“第一个是平均地权,第二个是节制资本”[2](p.190)。他认为,平均地权是实行民生主义的“第一件事”,“此事做不到,民生主义即不能实行”。1912年,他进一步解释说:“中国乃极贫之国,非振兴实业不能救贫。仆抱三民主义以民生为归宿,即是注重实业……至于民生主义,非以社会主义行之,不能完全……仆之宗旨在提倡实业,实行民生主义,而以社会主义为归宿,俾全国之人,无一贫者,同享安乐之幸福,则仆之素志也。”[3](pp.339-340)当年,孙中山为之奔走呼号的这两个办法在旧中国虽然无法全面推行,但为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借鉴。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最终确立的邓小平理论,在追求强国与富民、社会主义制度与富民、先富与共富的内在统一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做了既深刻又朴实的回答,从而使民生思想得以沿着时代脉络继续演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4](p.372)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如果说“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前提,“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保障,那么“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是最终价值目标。把“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置于国家最基本的政策高度和最终目标上,无疑是高度的“民生”主义。在谈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时,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p.373)而共同富裕,即“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4](172)。这就从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出发确定了人民群众的经济地位,它与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以提高人民生活,具有异曲同工之处。

民生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化,在当今时代新的民生问题日益凸显,突出地表现为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收人分配作为民生之源、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的重要性。对每一个国民而言,教育机会、接受教育的程度,决定了每一个个体的未来生存和发展;就业问题则直接关系到劳动者能否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岗位和生活来源;收人分配决定着居民的收人渠道与生活来源,它既关涉效率,又涉及公平;社会保障则是民生安全网,它可以通过稳定的保障机制来化解人们面对的不确定性风险。当然,现时代的民生问题还涉及社会和谐、民主法制、经济发展等,所有这些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利国富民”与“执政为民”

孙中山之所以赞同社会主义重要的原因是,他认为二者在为民众谋福利方面存在着共同性。他说:“鄙人对于社会主义,实欢迎其利国富民之神圣,本社会之真理,集种种生产之物产归为公有,而收其利。实行社会主义之日,即我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各得其所。我中华民国之国家一变而为社会主义之国家矣。予言至此,极抱乐观。”[3](p.523)这种主张民权、民本的利国富民思想也正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所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需要,这是把人民放在第一位的直接体现。为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江泽民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5](p.161)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党的性质和宗旨要求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6](pp.193-194)

执政为民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共产党执政的目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二是共产党以执政的方式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时代发展赋予了民本思想新的内涵,使“民”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彰显。胡锦涛更是把“执政为民”思想提到新的高度,他反复强调:“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落脚点。”[7](p.256)它使我党的执政理念日益贴近民情、民意。胡锦涛在全国人代会十届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全体共产党人的伟大使命,同时强调只有顺民愿、得民心、谋民利、适民意,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衡量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标准应是“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8]。新的历史时期,胡锦涛就执政党如何对待人民群众及其根本利益问题强调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7](pp.256,258)。要求全党时刻关注民生、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切实把各族人民群众的利益落实到科学发展的各个方面。

总之,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本质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维护和实践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服务,与人民群众保持永久的血肉联系。从孙中山的“利国富民”到我党的“执政为民”,正是在继承古代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个契合点。

三、“大同社会”与“和谐社会”

“大同”思想源于孔子,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篇》)。这一思想受到孙中山的特别关注,并成为他社会改革理念的重要构建要素。孙中山说:“大同世界即所谓‘天下为公。要使老者有所养,壮者有所营,幼者有所教。孔子之理想世界,真能实现,则民不争,甲兵亦可以不用矣。”作为孙中山社会建设最终目标的大同社会,既与孔子的大同社会的基本范式一脉相承,又具有时代的新特点。孙中山认为,“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即“人民对于国家不只是共产,一切事权都是要共的”,这“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在政治层面上,大同社会强调“政权公之天下”,全民政治,人人平等。在大同社会“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四万万人民即今之皇帝”,而国家的官吏,“上而总统,下而巡差,皆人民之公仆”[9](p.211)。在经济层面上,主张物产归公,国富民利,其纲领是“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即通过土地和资本的国有化,终结资本的私人垄断,又由土地和资本的公有,进而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在道德思想层面上,倡导为众人服务以及博爱的品格。孙中山进行道德思想建设,本着“有道德始有国家,有道德始有世界”的基本理念,他认为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是社会和谐的必备条件,离开了道德,社会的正常运行、协调发展,即和谐社会的建设,将是一句空话。

孙中山进行社会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人类世世代代所向往和追求的理想社会,是一个在政治层面、经济层面以及道德思想层面都达到和谐的社会。孙中山把孔子大同理想加以扩展,并贴近时代的要求加以发挥,努力使之由理念而转化为现实。这一大同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补充新的内容,形成新的社会改革思路。在今天我们进行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就蕴含着孙中山曾经提倡和鼓吹的大同社会的构想。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十分丰富,自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以来,就把“和谐社会”的构建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和谐”的理念已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首先,邓小平提出三步走的思路,先解决温饱问题,提高民众生活,然后奔小康,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达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党的十七大再次提出“和谐社会”的构想,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改革思路的升华。十七大特别强调关注民生问题,并将其纳入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环节。对此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孙中山“大同社会”作为一种理想,在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中逐步得以实施。而建立这样一个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逐步实现执政理念的创新;必须在改革进程中真正确立起共享社会成果的基本理念;必须在改革进程中将国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着力点。简言之,就是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抓住民心,重视民意,也就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曹锦清.孙中山文选.民权与国族[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

[3]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6]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7]胡锦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

[8]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07-02.

[9]孙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责任编辑:岳 林]

猜你喜欢

改革思路和谐社会孙中山
孙中山的绰号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与改革思路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试论戏曲的改革与发展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孙中山彰显气度
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