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聚糖为宝宝健康“保驾护航”
2009-10-16兰政文
兰政文
低聚糖,你不甚了解吧。但你一定熟悉母乳,且知道母乳喂养的宝宝比用代乳品喂养者少生病,尤其是肠道更健康,很少遭受腹泻或便秘之害。早先,人们将此项功劳记在母乳中的大量抗体头上,后来发现实属“张冠李戴”,真正的抗病英雄乃是母乳中的另一类特殊物质,谓之低聚糖。借用科学家的话来说,低聚糖就是一类对人体具有特殊生理作用的寡糖,所含单糖数在2〜10之间,甜度较低,只有蔗糖的30%〜50%。
低聚糖何来如此神奇的护肠功效呢?奥秘在于肠道中的益生菌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益生菌包括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它们的生长繁殖必须以低聚糖等为养料,低聚糖越多,有益菌的营养越充分,越能茁壮成长,势力与实力迅速扩张,成为肠道中的优势菌,进而排挤压制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杆菌、梭菌等有害菌,腹泻的祸根得以消除。同时,这些有益菌分解低聚糖产生大量短链脂肪酸,一方面刺激肠蠕动,另一方面将结肠变为酸性环境,大便水分增加,形成软便并及时排出,便秘也就难以发生了。换言之,低聚糖是通过作为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最佳培养基的途径实现其“抱负”的,故又有双歧因子之称。
不过,如果将低聚糖的作用只限于保肠道一方平安,未免有埋没功臣之嫌了。告诉你吧,低聚糖的“鸿鹄之志”多着呢!请看“功劳簿”:
1.生产营养素。低聚糖促进双歧杆菌增殖,而双歧杆菌乃是合成B族维生素的一把好手,如B1、B2、B6、B12、烟酸、叶酸等,为宝宝获取维生素提供了又一条渠道。
2.帮助矿物质吸收。低聚糖促进双歧杆菌发酵乳糖而产生乳酸,溶解肠道内的钙、镁、铁等矿物质,进而提高其吸收率。以钙为例,有效吸收可因之而提高20%以上。
3.清除肠道内的致癌物,减少宝宝罹患癌症的风险。
4.改善器官与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延缓和降低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速度与数量,从而稳定或减低血糖。
5.护牙防龋。龋齿发病与口腔内的突变链球菌有关联,而低聚糖不能被此种细菌所利用,不为口腔微生物提供沉积、产酸、腐蚀的场所,齿垢难以形成,龋病也就失去了孳生的温床。
6.防止或减轻宝宝与过敏性或遗传性皮炎结缘的几率。
母乳之所以优于牛奶,优势之一就体现在低聚糖上。检测表明,人奶含有多达130余种低聚糖,所喂婴儿的粪便中双歧杆菌高达50%,而牛奶仅含很少的低聚糖成分(即“牛乳聚糖”),所喂婴儿的粪便中双歧杆菌数量只有10%。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不至于再在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之间犹豫徘徊了吧。
当然,低聚糖也并非母乳的专利,除母乳外,婴儿配方奶、牛奶也有一定的含量,可作为母乳喂养的替补品。一些日常食物中的蕴藏量也不少,大豆堪称典型代表,所含低聚糖由棉籽糖、水苏糖和蔗糖组成,其数量约占大豆干重的10%左右;其他如刀豆、菜豆、芸豆、鹰咀豆等亦有一定含量。缺点是人体消化道缺乏一种称为“糖苷键酶”的成分,无法分解吸收大豆中的低聚糖,使其在被双歧杆菌等细菌所利用的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气体,吃豆类后常发生腹胀的秘密就在于此。此外,含有低聚糖成分的食品还有香蕉、草莓、樱桃、黑加仑等浆果类水果,大蒜、芦笋、洋姜、芥菜叶、甜菜、菠菜、洋葱、菊苣、番茄、羽衣甘蓝等蔬菜,以及小麦、大麦、燕麦、亚麻子等。
不难明白,为宝宝提供低聚糖的最佳方式是母乳喂养,其次当推添加了低聚糖的配方奶,牛奶等可作为辅食添加。事实上,自然界中的低聚糖数以百计,已开发成保健品的也有一二十种之多,如大豆低聚糖、牛奶低聚糖、几丁聚糖、海藻糖等。由于人体(包括宝宝)很难从天然食物中摄取足量的低聚糖,所以额外补充对肠道健康无疑是有益之举。至于补充量,一般每天吃3克就会产生有益作用,食用过多反而可能引起胀气等不适感,故建议宝宝控制在每天20克以内。
以下12种宝宝,更需要补充低聚糖:
1.剖腹产的宝宝。
2.早产的宝宝。
3.人工喂养的宝宝。
4.断奶后或更换奶粉的宝宝。
5.便秘或腹泻的宝宝。
6.使用抗生素的宝宝。
7.胃口不好、消化不良、偏食、厌食的宝宝。
8.经常“上火”的宝宝。
9.容易过敏的宝宝。
10.季节转换时的宝宝。
11.入托、入园时的宝宝。
12.口服双歧杆菌制剂或喝酸奶的宝宝。
责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