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回眸:经济企稳,严防三种倾向
2009-10-16王勉陈国军
王 勉 陈国军
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二季度我国主要经济数据。二季度的宏观经济形势显示我国国民经济回升势头继续增强,积极因素不断积累。
自2008年10月以来,中央果断调整宏观政策取向,推出包括货币和财政“双扩张”政策在内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政策效应初步显现,经济运行出现企稳向好的趋势。
三大积极变化与需求不足并存
通过对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数据分析,当前我国经济出现三大积极变化。
一是GDP增速降幅缩小,宏观经济增长触底回升。尽管今年一季度GDP增长速度只有6.1%,比去年第四季度回落了0.7个百分点,但降幅比去年四季度减少1.5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数字,初步核算,上半年GDP近13.9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比第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从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分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快,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保持较快增长,工业增长从3月份开始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波动回升态势。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13万亿元,同比增长33.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0%(6月份增长1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6%,同比加快3.7个百分点。
二是市场信心开始恢复。从微观层面看,订单增加,库存下降,微观经济回升趋势日益明朗。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说,由于汽车、房地产、家电、有色金属等主要市场的先后转暖,5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3.1%,已连续3个月保持在50%以上。采购经理人指数的加速提升,使制造业市场景气度从今年3月份开始从“景气恢复”提升到了“景气向好”区间,投资者、消费者和生产者信心开始恢复,对经济前景预期由前几个月的过度悲观转变为近期相对乐观。
三是经济结构出现一些新变化。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说,从需求结构看,公共消费领域的投资比重提高;从产业结构看,基础产业和服务业比重提高,特别是“两高一资”行业投资占比下降,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医药等低耗能、高技术行业开始呈现加快发展趋势。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认为,今年第一季度各地区GDP增长中,经济增长率超过10%的地区有11个,中西部有9个,区域协调发展呈现积极变化。
尽管我国经济走势当前出现企稳向好的态势,但这并不能打消经济学家们对未来经济走势是V型、U型还是W型的疑问。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短期企稳向好能否转化为中长期持续回升,仍是个未知数。
从三大需求变动情况看,尽管内需在持续加快增长,但仍难以完全弥补外需的减弱。国家统计局最新数字显示,上半年出口同比下降21.8%。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说,5月份投资增速32%,数据表明扩大内需的政策作用得到体现,但并没有抵消出口下滑带来的影响。陈东琪分析认为,今年以来,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率进一步下降。从出口交货值对工业生产的拉动作用看,从去年11月开始均为负拉动,其中,今年一二月拉动负2.2个百分点,四五月份为负1.5个百分点。如考虑到出口型企业的一连串相关拉动作用,外需不足的影响可能更大。
从供需衔接情况看,当前经济增速低于正常水平,不少行业生产能力利用率偏低,表明生产能力闲置明显。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说,制造业偏软,经济回暖的基础有待观察。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仅相当于正常水平的一半左右。而且,目前企业开工率和设备利用率没有恢复到去年上半年水平,1-4月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为1468小时,同比下降14%。
最新数字显示,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6月份增长10.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9.3个百分点。刘伟说,这些数据表明工业形势有所好转,但尚没有成为常态。
从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看,无论是CPI还是PPI,总体上同比继续下降,也表明需求相对供给而言仍显不足。今年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出现自2003年1月以来的首次下降。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1%(6月份同比下降1.7%,环比下降0.5%)。工业品出厂同比价格自去年12月以来已连续6个月下降,降幅呈扩大趋势。
“关键期”谨防三种倾向
在经济学中,经济发展速度增长的峰值和谷值通常被称为“拐点”,在判断是否出现“拐点”时需排除两种情况:即正常的经济增长波动和经济增长大起大落。而当经济出现“逐步回升的过程”即可认定为经济出现了向上“拐点”。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第一个调整期。为巩固经济企稳向好的形势,当前有三种倾向值得注意。
一是谨防盲目乐观,影响政策调整,导致经济增长趋势出现反复,直接影响人们对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信心。他们认为,经济复苏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没有两三年难以完成调整。目前的企稳回升主要是政策性的回升,离市场内生性回升尚远,切勿盲目乐观。
二是谨防一些地方以保增长之名行违背科学发展观之实。自中央公布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后,各地表现出很高的投资热情,纷纷宣布各自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但有些经济学家在调研发现,一些地方领导认为,没有投资就没有速度,不上项目就会吃大亏。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一些曾被禁止的项目又改头换面通过审批。
三是谨防改革步伐滞缓。在当前应对经济困难局面过程中,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可能因全力确保短期增长目标而放缓或停滞不前。我国经济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有些改革容易受既得利益群体的阻挠和反对,有的同短期保增长会有一定的矛盾。因此,必须由党和政府自上而下强力推动,抓住当前经济调整的有利时机,继续深化改革,适时推出必要的改革,实现经济可持续复苏。
新旧过剩产能堆积,调结构避免“后遗症”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13万亿元,同比增长33.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2个百分点。同时,另一数据让人吃惊,在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中,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7.6%,相反上半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负41%。
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高度关注。部分经济界专家表示,产能过剩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在经济增长低谷阶段,产能过剩暴露比较充分。在此轮大规模投资拉动下,“即期过剩”和“预期过剩”的堆积,将可能引发结构失衡、就业增压、金融动荡等“后遗症”。他们建议,充分把握当前全球经济新一轮调整的战略机遇,趋利避害全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据专家介绍,“产能过剩”分为“即期过剩”和“预期过剩”。“即期过剩'是指目前生产能力与需求量的比值已超过维持市场良性竞争所必要的限度,主要表现为设备利用率和产销率低、产成品库存增加、价格下降甚至低于成本、企业亏损面较大。“预期过剩”是指未来某时间内预期的生产能力与预期需求的比值超过正常范围,主要表现为在建项目投资增加过快。
从相关指标看,目前国内“即期过剩”特征明显的行业主要有:钢铁、电解铝、汽车、铁合金、焦炭、水泥以及部分机械设备制造等行业,“预期过剩”特征明显的行业主要有煤炭、纺织和电力行业等。有经济学家预测,短期内产能过剩程度更为严重,即使是目前产销两旺的汽车行业总产能利用率也不到80%,大多数行业仅在60%-70%之间,有些行业产能过剩超过一半。
而部分地方和部分领域的盲目投资将导致中国“即期过剩”堆积,引发“后遗症”。一是加剧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结构失衡和产业结构扭曲。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分析说,扩张性投资虽然在短期内可以促进经济回暖,但长期看将使原已严重失衡的投资消费结构更不平衡,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剧。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说,投资过快增长会严重挤占消费需求,研究测算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22.5%是一个临界值:在该数值之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增加1%,消费需求增速减少0.84%;如果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30%,消费需求不是增速减少,而是绝对量下降。
另有经济学家分析,一些地方在落实经济刺激计划过程中,投向多集中在基础设施和产能已经过剩的第二产业。如果产业振兴规划是以解困、扶持为主,其后果可能是过剩、落后的产能得以“激活”。今后几年,一方面可能增加一些高效环保的先进产能,另一方面部分落后产能仍可能因涉及较多的地方利益得以延续。
二是可能恶化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就业压力。有经济学家分析说,产能过剩加剧,将传导到一大批中小企业,导致其生产经营面临更大困难甚至破产倒闭,裁员和失业将大面积爆发,原本想通过投资拉大经济回升,继而拉动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恐难实现。而且,就目前投资取向看,地方投往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的资金占比仍较大,但由于生产技术手段的进步,对就业实际拉动作用逐步减弱。
三是可能导致金融和财政“捆绑式”风险,造成银行大量不良贷款和地方债务,从而导致金融体系出现新的、局部的动荡。金融专家分析,目前增加的贷款中投资类中长期贷款比重较高。这类贷款由于还款期限较长,短期内风险不易暴露。但投资类贷款的偿还能力最终取决于项目建成运营后的投资回报,而在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背景下,包括基础建设在内的投资项目的回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加之,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上涨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地方债务风险可能上升。
许多专家认为,从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看,“扩内需、保增长”有关政策已基本到位,但“调结构”政策效应不很明显,他们建议:
首先要充分把握此轮世界经济调整的发展机遇,强力推进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他们认为,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结构长期以来的矛盾暴露无遗,世界经济格局将面临重大挑战,中国的经济结构也同样面临重大调整,建议国家根据不同区域的定位,完善区域政策;按照城市化地区、农业地区、生态地区主体定位实施不同的定位政策;加快发展服务经济,缓解就业压力。
同时还要对产能过剩问题,采取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进行干预,全力落实好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精神。清华大学教授魏杰认为,不能简单地进行总量控制,而是要采取“限制和淘汰落后”与“鼓励先进”相结合的方式,“有保有压”,在结构调整中促进供需总量趋于平衡。
此外,把解决当前问题和长远问题结合起来,加快推进改革,消除制约结构调整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有序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建议,从市场准入、财税金融、投资贸易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给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宽松的政策和更加便利的体制机制条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说,在经济从“前低”向“后高”回升的阶段,还应不失时机地提高资源税负水平,理顺资源价格,通过这一杠杆推动投资结构调整,遏制资源开采企业过度扩张产能。同时,大幅度降低私人部门和中小企业的税负,支持其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向上可做原材料采购,做研发设计,向下做物流、做销售网络,做品牌,从而使其成为吸收大量就业的现代服务业。
专家普遍认为,过去,外需高速增长掩盖了国内生产过剩的矛盾,当前有必要从调整国内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出发,从之前的总量控制为主转向结构调整为主,释放出被长期压抑的国内需求;通过调整国内个人分配结构,从扩大投资为主转向扩大消费为主;从保住现有生产能力为目的转向培育先进生产力和科技制高点为目的;把贷款方向从重点支持和配套政府项目转向重点支持企业技术升级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最终实现以创造新的投资与消费需求,来优化投资、消费和出口结构,避免投资为主导的增长模式导致产能过剩和结构性错配,从而迎来一个以结构调整、经济转型为亮点的“新增长时代”。
点面背离现象增多,通胀预期趋强
尽管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中看不出通胀迹象,上半年CPI、PPI两项价格指标同比仍呈双降态势,但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扬、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持续上涨,这种经济热点与基本面背离的现象引发较强的通胀预期,有关通胀的争论在经济学界和普通投资者中渐趋激烈。
不少经济学家认为,短期看,通货紧缩压力较大;中期看,潜藏着通货膨胀风险。也有经济学家坦言,今年须防通缩,明年将防通胀。
——全球有效需求继续下滑与原油、铜、黄金等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出现背离
今年3月以来,国际原油、铜、黄金等价格连续上涨,但与上涨行情相背离的是,大宗商品市场的基本面依然不容乐观,产能过剩、下游需求不足、经济前景未明等利空因素依然存在。专家分析认为,这打破了长期以来价格变化滞后于实体经济变化的规律。这一价格变化的主因并不是实体经济的供求发生牵引,而是在通胀预期下“热钱”的超前布局,资金被投入到原油、铜、黄金等大宗商品寻求避险,而当前经济转好后产生生产需求,则将促使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再次飙升。
有经济学家认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是因为美元贬值和通胀预期上升。根据计算,今年3月至6月中旬,国际大宗商品CRB综合现货指数涨幅超过18.8%,同期美元指数贬值幅度达到7.75%,美元贬值对CRB指数上涨的贡献高达48.9%,实际价格变动贡献超过50%。
据专家介绍,CRB指数是由美国商品调查局依据国际市场上22种基本的经济敏感商品价格编制的一种期货价格指数,总体反映主要商品价格的动态信息。CRB指数能较好地反映出CPI和PPI变化,也是反映通货膨胀的指标之一,它与通货膨胀指数在同一个方向波动。
经济学家分析说,现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已反弹到历史相对高位,基本奠定国内价格继续上行的走势。在这种情况下,输入性通胀几乎无法避免。
——CPI和PPI等主要价格指标下降与现实价格上涨的趋势相背离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1%(6月份同比下降1.7%,环比下降0.5%)。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下降1.4%(6月份同比下降2.3%)。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9%(6月份同比下降7.8%)。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下降0.8%(6月份同比上涨0.2%)。
经济学家分析认为,相对于需求、产出等经济指标,价格指标变动相对滞后。从历史规律看,在经济下行转向企稳复苏时,价格变动的滞后期可能更长。从价格变动本身看,无论是新涨价因素,还是环比以及趋势项变化,均显示当前价格总水平继续呈现止跌回稳态势:一是剔除基期因素的影响,CPI同比自今年以来已连续5个月为正,PPI跌幅也逐步收窄;二是自今年3月以来,经过季节调整的CPI环比已连续3个月为正,且趋势项变动逐月上涨;三是受上游价格上涨的推动,PPI环比自4月起已连续两个月为正;四是受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明显反弹的影响,进口价格环比自3月起开始上涨。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说,尽管蔬菜和服务性价格明显上升,但是仅猪肉价格不动就能把国内CPI压住,尽管国际油价等部分大宗商品飙涨,但只要压一压,国内的PPI可能几个月后才出现上涨。
专家们认为,在充裕的流动性推动下,CPI和PPI连续同比双降的现象难以持久。最近十几年来M1和CPI、PPI月度变动关系显示,M1的变化跟这两个物价数据的变化高度统一。只要M1增速上升,CPI和PPI早晚要上升。在M1从年初6.68%飙升至5月18.69%的情况下,在国际国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普遍明显上扬推动下,CPI和PPI可能在今年三、四季度出现拐点,先于GDP回升到长期平均水平,呈现阶段性通胀局面。
——宽松货币政策下,实体经济的低迷与股市、土地和楼市等资产价格的火爆形成背离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6月份增长10.7%),但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22.9%,比1-2月份降幅缩小14.4个百分点。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钢铁行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纤行业、化工行业以及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实现利润均出现大幅下降。
专家们分析说,就1-5月而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仅相当于正常水平的一半左右,同时由于利润出现大幅下降,严重影响企业扩大生产的能力,这也表明实体经济依然低迷。
与实体经济缓慢回升不同的是,股票、房产、土地等价格出现飙升。沪深股市上涨超过70%,房地产股和黄金、有色等资源类股票被机构和投资者追捧。与4月相比,5月份普通商品住宅和高档住宅销售价格均出现上涨,有些地区房价回升到2007年最高水平,北京近期土地拍卖屡创新高。北京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在6月25日刚出现17.4亿元“地王”之后,6月26日又被成都中泽置业有限公司以19.6亿元拿下北京奥运村乡地块,剔除保障性住宅面积后,其楼面价高达15216元/平方米。
专家们分析,尽管天价地的产生是个别现象,并不代表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骤然升温,但这一现象对购房者和房地产商产生强烈的心理暗示,会加剧百姓的心理恐慌和消极预期。
针对资产价格出现大幅上涨情况,刘煜辉说,尽管经济刚出现微弱的复苏迹象,但过去一个月大量资金从货币市场和债市“出走”,流进高风险权益市场:石油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欧美和新兴市场股票市场,使全球股票价格大幅上升超过40%,新兴市场甚至上升超过60%。显然,全球流动性急剧放大已令投资者担心未来的通胀和政府债务。
经济学家分析说,从预期因素看,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继续上涨,债券收益率曲线呈现陡峭化趋势,表明通缩预期在明显缓解,甚至预计中期存在一定通胀风险;从国际市场看,主要经济体特别是美国货币政策非常规的宽松,已产生较强烈通胀预期。3月份以来,美债收益率全线上扬,中长债收益率上涨更快,美元也一改危机后的升值趋势而出现明显贬值。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博士等认为,中美两国过去的通胀周期,都呈现典型的“股价涨、楼价涨、物价涨”三部曲特征。资产价格上扬往往是通货膨胀的前奏曲,出现在通胀预期提升、但实际物价上涨尚未出现之际。同时,货币政策过于松动,会助推通货膨胀。
专家们认为,一旦货币动员起来,一般情形是先冲击资本品,再冲击房地产和可进行期货交易的大宗商品等资本衍生品,然后冲击生产资料、加工品,最后才通过产业流转移到下游。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最终都会对通货膨胀产生实质性影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国的情况也很难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