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中学校园中的欺负现象

2009-10-16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应对策略

季 伟

【摘 要】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的现象在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均有发生。中学校园中学生之间的欺负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严重影响班级与校园环境的和谐。我们为人师者不能无视在青少年身上发生的一系列社会犯罪问题,更不能容忍由于欺负现象而日渐引发的中学生道德失范问题!因此,要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

【关键词】欺负现象;应对策略;校园和谐

【中图分类号】G 631【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4-0099-02

欺负是一种以欺负者和受欺负者之间力量的不平衡为特征的特殊类型的攻击行为。欺负往往是力量相对极强的一方对力量相对弱小的一方进行的攻击,通常表现为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众欺寡。它给卷入其中的学生个人和学校环境等带来了多方面的消极的影响与危害。应该引起学校德育工作者的关注。

一、欺负现象的表现与危害

(一)欺负的类型与表现

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欺负的表现会有不同的特点,根据调查与了解,在中学生中发生的欺负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表现类型:

1.身体欺负型。身体欺负型是指利用身体力量,通过身体动作来完成的欺负行为。表现如下:校园中的打架斗殴事件,抢夺、破坏物品,甚至敲诈勒索钱物(当前这类敲诈行为越来越猖獗,最容易引发青少年犯罪,应该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等,还有的学生依仗身强力壮强迫别人帮他做作业、搞卫生值日等现象也可以归为此类。这类欺负多为学生的自发行为,属于原始的欺负行为,欺负中的智力含量较低,虽然发生的个案较多,但只要老师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是容易解决的。

2.语言欺负型。语言欺负就是利用语言,通过言语活动来实施的欺负行为。表现如下:辱骂人、说脏话、讽剌挖苦别人、写恶意小纸条及信件、叫取外号等。言语欺负有不同的具体表现方式。比如当面言语欺负、间接言语欺负(小纸条、信件)等。

3.人际关系欺负型。这种欺负主要是运用人际关系来实现的欺负行为。包括背后说人坏话、散布不利于别人的谣言、设法孤立别人等,这样欺负比较隐蔽、不易察觉,相对于前两种类型,也不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它同样会给受欺负者造成严重伤害,特别是持久的心理伤害,使受害者感到孤立,不被别人喜欢,这种欺负行为有成人化的趋向,有一定的智力含量属于高级欺负。我们解决时要讲究方式、方法,注重心理引导与疏通。

4.声讯网络欺负型。这是一种新型的欺负类型,它主要通过电话、手机、网络等传递信息,它是一种最“时尚”的欺负。表现如下:打电话、恐吓辱骂别人、发短消息欺负别人、在网上发email羞辱别人,特别在别人生日时发不健康信息,在贺卡上做文字游戏等。当前这类欺负正呈上升趋势,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欺负的类型与表现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会有不同的特点,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式,要防止种族歧视的出现,要保护好少数民族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二)欺负现象的危害。

勿庸质疑,欺负行为对双方都是有害的,这里仅从它对学习、心理两方面的影响简单谈一谈我个人的看法。

1.学习方面

通过调查表明,那些经常受欺负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上注意力分散,做事自信心不足,对周围的环境有不安全感,他们学习成绩不断地下降,厌学,甚至喜欢逃学。学业问题是比较明显的。国内外研究表明,受欺负者的学习能力一般低于欺负者和没被欺负的学生。因为受欺负使他们讨厌学校的学习生活,注意力分散,学习兴趣下降最终学习成绩的不断地下降;反过来,因为上课不专心,精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又使他们更容易受欺负。这几乎成为一个恶性循环。

同样,在多数人心目中,经常欺负他人的学生也存在着学业问题,他们中的大多数学习成绩不理想,爱起哄,喜欢破坏,他们的学习很马虎。“许多研究表明,作为欺负者的学生,往往有扭曲心理和较高的学习焦虑症状”。由于他们在学校里经常不守纪律,惹老师生气甚至与老师之间发生冲突,他们从老师那里得到的往往是批评和惩罚,师生之间关系不好甚至紧张。因此就难以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与帮助,他们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对老师的话一点也听不进,最终导致成绩更差,这也等于进入了我们常常说的恶性循环。后果不言自明。

2.心理方面

受欺负者由于经常受到攻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受到打击,久而久之,他们就容易自卑,缺乏自信,产生抑郁和焦虑的心理。这对发展健全的人格及健康的心理都是极为有害的。

研究表明,欺负者的自控能力较低,脾气急躁,容易被激怒。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学习有困难或者生活中遭到了挫折与打击。他们往往缺少自尊、自爱。特别是近年来单亲家庭越来越多(有的班级达到了近三分之一)有一定的关系。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都给他们带来了心理上的阴影,这些易于使他们产生攻击心理和报复心理,久而久之,会导致心理失衡。

二、欺负现象的应对策略

众所周知,我国学校继承了儒家教育思想中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历来重视对学生德行的培养,从学生入校之初便对其进行“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教育,这是我国教育的传统优势。而欺负现象的不断发生告戒我们,要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付出不懈的研究与思考。寻找符合时代特点的,行之有效的策略。我以为要解决欺负问题,必须努力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学校干预措施

学校要动员全体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对欺负的研究与干预活动,培养他们的反欺负意识,为干预活动的顺利展开提供有利的条件与保障,可以具体从以下方面入手。

1.进行欺负调查。摸清本校欺负问题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开展工作。这类调查要立足于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同时兼顾全面性。要注重公开问卷调查与私下谈话暗访相结合,力争掌握准确的第一手资料。最好多与情况类似的学校交叉进行,以提高掌握信息的可信度,为下一步开展干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成立学生互助小组。众所周知,学生之间有着相近的年龄,相近的兴趣爱好,现实生活中当他们遇到困难或者受到欺负时,他们首先不愿意让老师介入,他们大都愿意寻求伙伴的帮助和支持。一般来说,学生比老师更容易察觉同伴中的欺负行为,学校里的许多欺负事件都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它多发生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合。而在这个方面,我们的学生比我们更清楚,所以成立学生互助小组是必要的,它能更好的协助我们解决欺负问题。

3.加强巡视,创设平安校园。学校欺负事件多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地点,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学校要在上学、课间休息、午餐时间、放学这些容易作案的时间段加强巡视,不给学生作案时间;另一方面学校要在容易作案的地点,比如车库、操场、围墙边、厕所、小树林等地段留专人值班看管。确保不给学生留下“作案”的地点,从而遏制欺负事件的发生。

4.设立“知心”帮扶热线。受欺负者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更多的帮助,特别是当他们受到欺负时。他们往往害怕遭到欺负者的报复,当他们受欺负时,一般选择沉默。如果学校设立了“知心”帮扶热线,无疑在学生中就多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多了一个信息反馈的渠道。“知心”帮扶热线还能疏导学生的不健康心理,传授学生反欺负的技能。当然电话号码最好在校门口公示,让学生人人把它当作自己的知心港湾。

5.“兄弟学校”齐抓共管。实际上,一些危害较大的欺负行为来自于欺负团伙,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学校,这就要求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时不要单干、蛮干,要注意与“兄弟学校”多交流、多合作,以增强解决问题的实效性。

此外,校团委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一方面努力让同学们都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去,减少一些无聊的时间;另一方面还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从而减少欺负行为的发生。

(二)班级管理措施

1.班级中可以直接制定班规约束学生的欺负行为,明确班级成员必须遵守以下约定:A.不欺负他人;B.努力帮助受欺负者;C.关注易受忽视的同伴。

2.召开主题班会。班级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弘扬正气,引导同学们追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

3.积极引导大家互帮互助,齐心协力创设一个安全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

4.定期召开“特殊学生”座谈会、家长会,与学生、家长一同讨论欺负问题。

(三)与欺负者双方开展针对性的个别谈话

1.与欺负者的谈话。谈话时要努力发现对方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引导他说出自己的不足。谈话时,可以从关心学生的生活(特别是家庭生活)入手,最大限度的了解对方的家庭情况及心理状态。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说话(甚至不好听的),努力掏出学生的心里话。对于学生的困难,老师要表达自己的关注与关心并给予力所能及的承诺。帮助其纠正认知上的偏差,努力使他更好地换位思考,理解受欺负者的感受。另外谈话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引导他每天多反省多思考。

2.与受欺负者谈话。在与受欺负者谈话时,我们要努力帮助学生找出受欺负的原因,表达对他更多的关爱。在和他一起分析受欺负的原因时,尽量表达老师的愤懑与不平,让他更多的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最后和他一起商定应对欺负的策略,帮他走出心理阴影,树立战胜欺负信心与决心。

欺负现象不仅是校园里的问题,它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要想解决它,最终还需要学校、家庭、社区、派出所等多方持久的协作,一齐抓好欺负问题。只要我们齐抓共管,相信解决这一问题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参考文献】

[1]王文科.教育研究法.1987.

[2]张文新.学校中的欺负.2001.

[3]柯浚哲.中国研究生.2003(02).

[4]周静等.教育科学研究.1995(01).

[5]陈向明.在行动中做质的研究.2003.

[6]纪林芹.青少年发展心理学.2002

[7]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2001.

猜你喜欢

应对策略
关于当今校外少儿美术教育发展的思考
浅谈“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商业银行在互联网冲击下的发展探讨
初中英语情趣教学的现状浅议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的发展困境与出路
“营改增”对集团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控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