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语文备课的有效性

2009-10-16周长劲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有效方法有效性

【摘 要】实施有效的语文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教学备课策略。备课有效性是实践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有效备课就要求教师设置有效的教学目标,整合有效的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有效性;有效目标;有效内容;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 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4-0087-01

备课是指教学方案的编制过程,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文本及其他教学资源的选择与开发、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以及教学情境设置等方面。有效备课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

一、设置有效的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灵魂,它制约着每堂课教学的方向。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有效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师明确教学方向,整合教学内容,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一)目标要体现语文特点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有效的教学目标应是能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教学能显露语文学科的本色,也就是程少堂老师提出来的“语文味”。 以往的语文教学目标存在单一性,只制定语文教学目标,没有语文教育目标和发展目标。现在大多数课做到凭借语言文字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有些还注重体会重点语句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同时还要进行人文熏陶,这很重要。

(二)目标要明确、合适

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混淆了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以至于把“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等作为教学目标,这样教学目标指向不具体明确,从而使得目标失去了具体的指导意义。因为没有明确的具体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就不能准确测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一些教学目标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或高、或低。所以,不适度的语文教学目标也是导致语文教学低效的重要原因。语文教学目标应明确、具体、合理、有效。

(三)目标要阶段优化

教师对不同阶段的语文教学要有一个宏观的设想,并制定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将目标分年级、分学期、分单元、分课时,有步骤地在课堂上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针对具体情况不断地反思、调整,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有很强的指向性。“不管你的个别课时准备得有多好,也不管这些个别课时能够多么有效地完成它们所陈述的,但又是相互隔离的结果,如此相互隔离的课时结果可能会让学习者感到困惑、焦虑和对你不信任。因为较复杂的行为结果很少能在单一课时的框架中获得,所以它们必须通过单元计划来达到。”[1]课时教学目标是具体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其定位是在单元教学目标的统领之下思考的。制定课时目标需要考虑单元教学目标,教学要保持单元内的不同课时的目标与主题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当然,预设教学目标是强调教学计划性,反对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而不是说教学目标是凝固的,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实际上,教学目标的制定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教学目标可以及时调整。

二、整合有效的内容

教学内容决定着有效教学的理想能否实现。有效的语文教学内容是保证教学过程有效的一个重要条件。教师教的不一定是学生学的,教师教的如果学生没有学,那就是无效的。所以,要使课堂教学有效,就必须使教学内容有效。实践证明局限于教材的语文教学是无效或低效的。因此,《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用“文本”取代了“教材”,这就丰富了教学内容。面对教学文本,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认知实际、教学目标以及文本本身等,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取舍、组织排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为基础,根据文本所提供的学习材料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编排组合,从而使之适合学生需要,达到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新课程指出教师应是一个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倡导教师积极利用开发与教学相关的教学资源。 比如有老师执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文,把学生带到成都杜甫草堂,就在实地学习杜甫的诗歌,更能让学生感受昔日诗人的人生困境,感受深沉厚重的情怀。这位老师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文化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理解作者。

三、选择有效的方法

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实施有效的语文教学过程需要选择与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主要的语文教学方法有讲授法、对话法、情感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及整体教学法等。语文教学过程中往往不是单一使用某种教学方法,常常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选择教学方法应基于学生学习实际以及教学内容情况。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就要看学生是否在进行深层的语文学习活动。有效的语文课堂不仅要考虑具体的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考虑方法组合灵活运用。在实施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堂的生成实际,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有效推动教学过程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美)鲍里奇著.有效教学方法[M].易东平译(第四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孟凡艳.取舍得法,读写结合——单元整合教学设计反思[J].语文建设.

【作者简介】周长劲(1973-),灌云县杨集高级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语文教育。

猜你喜欢

有效方法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高三数学复习课堂有效性初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无人驾驶智能车障碍检测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