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的三个回归
2009-10-15张东良
张东良
语文教学改革二十多年了,但语文教学的现状仍不尽如人意。盲目性、接受式、分析式、封闭式、功利性仍普遍存在,面对语文教学的现状,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反思。21世纪的语文教学再也容不得花样翻新式的把戏了,我们必须去掉“模式”和“步”的装饰,恢复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语文教学应该返璞归真了。
一、回归到培养语文素养上
在古代说某某能写一手好字,能写书信,这人的语文素养就好;相反,说某某的语文水平差,往往说这人斗大的字也识不了一筐。可见古代私塾的语文教学目的是何其简单。但尽管简单,却包含了教会做“人”的基本能力,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不就是对一个人语文水平高的最好评价吗?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实用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的交际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种做法:
1、走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教师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课文的美。在教学中,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情朗读,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抓住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即“传神之笔”进行体会 ,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
2、走进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多实践,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从课内来说,每节语文课留出3-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有关的材料,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从课外来说,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开主题队会: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让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这都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方法。
二、回归到学生阅读的背诵上
我国著名的语言文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讲过,他二十年代在北大读书时,教他们莎士比亚戏剧的一位外国教授,一上课就让他们读,如果不懂,还要读。就这样,一堂课读来读去,终于领会了莎翁戏词的妙处了。可见,读,在语文学习中是很重要的。
古圣贤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而我们当代的有些语文教师却束之高阁,去搞新花样。我们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已有。一味的读,一味的背,在硬性读背的坚持下不也培养出了大量儒生!幼童呀呀学语,启蒙老师没有什么句法分析与教学模式,不也成功了吗?今天的教师“为讲而讲”,学生“为学而学”,“方法”多样,而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或复习时却知之甚少,正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
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三、回归到学生自悟探究上
语文教学,不是教师故弄玄虚的卖弄,也不是教师讲述教师本人的读书心得,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
我国学者庞维国这样概括“自主学习”: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礎上的“坚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