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羞萎病防治
2009-10-15张洪仁刘春英
张洪仁 刘春英
大豆羞萎病是一种较老的大豆病害,属次生病害,但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耕作结构不合理,导致逐年加重。
春季土壤干旱墒情差,农民为保全苗抢底墒播种过早过深,大豆出苗后生长势差;今春风大而多,出土的幼苗多被摔伤或土粒打伤,给病菌侵入创造了机会;大豆出苗过程又低温持续阴雨,低洼地内涝成灾,根腐病严重,植株长势弱,抗逆性降低。由于以上原因导致大豆羞萎病大面积发生,成灾面积几十万亩,轻者零星发生,重者成片死亡,濒临绝产,持续时间长,从7月初发病一直持续至今。经过反复试验,筛选出了理想的防治药剂,正在推广应用,已取得预想的效果。
危害症状:大豆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病,茎、叶柄、叶片、荚、种子均可受侵染。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茎。叶片染病沿脉产生细条斑起初褐色细条斑,后变为黑褐色。叶柄染病从上向下变为黑褐色,有的一侧纵裂或凹陷,致叶柄扭曲或叶片反转下垂,基部细缢变黑,造成叶片凋萎。茎秆常在叶柄结合处弯曲,呈蛇形姿势,茎部染病表皮呈黑褐色条斑,剥开内部维管素变黑褐色,髓部脱节、中空、变色。茎基部染病形成疮痂,易折断,断处呈褐色。豆荚染病从边缘或荚梗处褐变,扭曲畸形,结实少或病粒瘦小变黑。种子受害轻者仅脐部变褐,并有菌丝层,受病较重的子粒,脐部周围也有褐色病斑。病部常产生黄白色粉状颗粒,逐渐变成粉色。
大豆植株整体形状类似激素药害也类似缺钙症状。
病原形态特征: Septogloeum sojae Yoshii&Nish.称大豆粘隔胞,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盘聚生在大豆表皮下,后突破表皮外露。分生孢子长圆柱形至长菱形,无色,直或略弯,具隔膜1~4个。
浸染循环:
病菌以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上越冬,也可以菌丝在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
发病因素:
(1)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地下害虫、线虫多易发病。
(2)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间病残体多;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从生的田块,植株抗性降低,发病重。
(3)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机肥带菌或用易感病种子易发病。
(4)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湿易发病,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湿易发病,高温、高湿、多雨易发病;
(5)大棚栽培的,不放风排湿,引起湿度过大的易发病。
(6)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1)播种或移栽前,或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晒土,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源和虫源。
(2)育苗的营养土要选用无菌土,用前晒三周以上,
(3)和非本科作物轮作,水旱轮作最好。
(4)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包衣的种子,如未包衣则种子须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
(5)育苗移栽,播种后用药土覆盖,移栽前喷施一次除虫灭菌剂,这是防病的关键。
(6)适时早播,早移栽、早培土、早施肥,及时中耕培土,培育壮苗。移栽时汰除病、弱苗。
(7)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8)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在播种前撒施或沟施灭菌杀虫的药土,
(9)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不用带菌肥料,施用的有机肥不得含有本科作物病残体。
(10)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达到“冬壮、早发、早熟”,增强植株抗病力,有利于减轻病害。
(11)及时防治害虫,减少植株伤口,减少病菌传播途径;发病时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病穴施药或生石灰。
(12)高温干旱时应科学灌水,以提高田间湿度,减轻蚜虫、灰飞虱危害与传毒。严禁连续灌水和大水漫灌。
二、化学防治:
(一)种子消毒:
(1)浸种剂:用40%福尔马林200倍液浸30分钟,然后冲净晾干播种。
(2)拌种剂:用种子重量0.4%的40%拌种双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二)喷洒药剂:
(1)及时喷施除虫灭菌药,杀灭蚜虫、灰飞虱、豆荚螟及地下害虫,断绝虫害传毒、传菌途径。
(2)在发病初期喷施:
20%福连悬浮剂500毫升/公顷
20%福连悬浮剂400毫升+3%萎闲水剂200毫升/公顷
45%使百克水乳剂250毫升+43%好力克50毫升/公顷
3%萎闲水剂500毫升/公顷
12%苯溴铜水剂2000倍液
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
(作者单位:161300讷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