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的思想政治课教学
2009-10-15陈柳宏
陈柳宏
构建和谐课堂,涉及主客体之间的多重因素,本文就客体之间的几个方面谈谈中学思想政治课和谐教学的构建。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和谐
内容与形式是统一的。一定的教学内容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不同,所采取的教学形式也就不同。虽然不同的教学形式可以为同一教学内容服务,但完成特定教学内容的最恰当、最和谐的教学形式却不会是多样的。选择最恰当的教学形式来传授特定的教学内容,往往可以收到其他教学形式所收不到的效果。就是说,在恰当的教学形式与特定的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着一种和谐的关系。
例如,在教学“股票、债券和保险”时,可采取现场咨询会的模拟操作形式。教学设计为:①角色分配:选五位同学分别扮演私营企业主(欲投资30万元)、总工程师(欲投资10万元)、外企职工(欲投资20万元)、机关工作人员(欲投资8万元)。其余学生则分为三组,分别负责推荐相关业务。第一组:股票;第二组:债券;第三组:商业保险。②活动步骤:先由三个组选出的代表依次上场全面介绍相关知识,希望投资者把资金投入其负责的项目,每组代表限时10分钟,然后,由五位咨询者上场,作出投资意向。活动结束,根据各组获得的投资数额评出优胜组。结合教学内容,采用模拟操作实验的教学形式,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从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的知、情、意、行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和谐
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有其所长也有其所短,究竟运用哪种教学手段要依教学内容而定,在恰当的教学手段与特定的教学内容之间创造出和谐。
在讲“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时,可把教材中的漫画《他敢剪吗》,改编成动态的连环漫画,在大屏幕上放映。第一情节,甲乙二人争夺控制权,说明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第二个情节,甲获得了控制权,他手执大剪刀,要把对手的绳子剪断,可是“他敢剪吗”,表明矛盾双方的“依存”关系。第三个情节,乙乘甲欲剪未剪之时迅速向上爬,获得了控制权,由被动方变为主动方,甲则由主动方变为被动方,表明矛盾双方“转化”关系。借用漫画,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易化解教学难点。
在讲授“民族共同繁荣”内容时,我通过网络展示“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重大工程,既使学生了解国家推动民族繁荣、缩小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的举措,又通过直观的画面和背景材料引发学生从地理、历史的角度分析开发西部的价值与意义,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深化学生的认识。
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将深刻的道理以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形式表现出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感染力、凝聚力和说服力,从而创造出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的和谐境界。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语言的和谐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沟通学生心灵的桥梁。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就好比是点燃兴趣的火柴,有的教师能点燃兴趣,有的教师却熄灭兴趣。所以,师欲善其教,必先美其言。
1. 教学语言的时代感。教师教学要倾注真情实感,用具有时代感的教学语言来表达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的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感的教学语言,能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洗礼和震撼,其道德力量、审美力量和精神力量是难以估量的。
2. 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对于理论性、思想性较强的政治课,教师的语言艺术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借鉴不同的艺术手法。教师教学语言应具有形象性、趣味性、磁性和文学色彩。运用具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使之与特定的教学内容形成和谐关系,从而提高教学的品位和层次。教学语言艺术性的形成,需要借鉴相声语言的诙谐、小品语言的幽默、戏剧语言的精彩、诗歌语言的韵味,需要恰到好处地运用成语典故、寓言故事、历史故事、名人名言、诗词名句等等。比如:分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时,可引弗兰西斯·培根的一段话:“经验主义哲学家好比蚂蚁只会搜集材料,不会进行加工;理性主义者好比蜘蛛,只会在自己的肚子里吐丝编成神秘之网,而不和实际联系;真正的哲学家应像蜜蜂一样从花园采集原料,消化这些原料,然后酿成香甜的蜜。”通过蚂蚁、蜘蛛、蜜蜂分别作比喻,达到以浅喻深的目的,使语言形象化。
责任编辑 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