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名校榜,亚洲没太当回事
2009-10-15
评估标准更有利西方 权威排名缺广泛认同
本报驻英国、韩国、日本特约记者 纪双城 詹德斌 蒋丰 本报记者 刘扬
“上大学,选择牛津还是哈佛?”伴随着每年在世界各地推出的本国、本地区乃至全球大学的排行榜,志向高远的学生及家人总在重复着类似问题。但即使自认为最权威的欧美国家列出的“全球高校排行榜”,这些年也不断受到质疑和引起争论,这使得教育领域这个本该十分严肃的“排行榜”也兼具了“富豪榜”、“唱片榜”、“票房榜”一样的商业性和八卦味道。在排名榜上沉浮的全球高校大概很难做到“荣辱不惊”,但中外学者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大多表示,“对排名不要太在意”。同样,参与“泰晤士报版”高校排名的英国学者菲尔·巴迪也表示,“排名应当被看成是学生选择学校的工具,同时也可以被看成是院校间相互取长补短的信息渠道”。
“权威”排行榜如何出炉
全世界究竟有多少“权威”的大学排行榜?在美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每年做的排名算一个;在欧洲,英国《金融时报》、《泰晤士报》等知名媒体做的也颇受人关注。10月8日,由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与英著名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联合推出的“2009年全球大学排行榜”迅速被各国媒体转载:美英两国大学竞争激烈,前10位几乎平分秋色。最大的看点是,亚洲的大学表现不俗,排名进入前200名的大学数量有所增加,达到30所,最高的是日本东京大学,排名第22位。韩国首尔大学排名第47。中国只有清华大学排名进入前50名,列第49位。这个排行榜出来后,韩国高校和媒体感到高兴,日本表现平静,而一些中国学者和媒体则呼吁中国高校要摆正心态,“别被大学排行榜弄丢了魂”。
究竟这些知名的高校排行榜单是怎样出炉的?《环球时报》记者专门走访了“泰晤士报高等教育”总部和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创刊于1971年,是《泰晤士报》旗下的学术周刊,是英国为数不多的几份畅销学术刊物之一。《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总编菲尔·巴迪告诉记者:“我们有4项硬指标:高质量的研究、高质量的教学、毕业生的高就业率以及国际发展前景。”巴迪说,从2004年起,他们就开始根据这些指标给全球的大学打分,至今已经持续了6年。
巴迪说,这4项指标看似简单,但背后却包含着复杂的学术经验和管理水平。比如在衡量“高质量的研究”这一点上,他们在评分时会考虑:该校的学者多久会出版一本学术书籍,学校一共拥有多少教师。在评定“国际发展前景”上,他们又会调查学校拥有多少具有海外背景的学者以及他们与所招国际学生的配备比例等等。除此之外,他们还有“最后一招”——和师生面谈,而这占到总评分的50%,迫使学校必须对每一位师生负责,以避免在排名榜上位次下滑。谈到如何看待排行榜的问题,巴迪表示,“排名应当被看成是学生用来选择适合自己就读学校的工具,同时也可以被看成是院校间相互取长补短的信息渠道”。
对“泰晤士报版排名”,英国社会中也存在质疑,有媒体人士向本报记者说,所有类似排名都是报纸为了树立权威,加强商业竞争的手段,还有人对《泰晤士报》过于“讨好”英美精英大学表示不满。
日韩看欧美排名心态不同
英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的信息部主任本·索特尔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从这次排名看,全球最具实力的前200所大学集中在32个国家和地区,这说明全球大学的整体发展“太集中和不平衡”,唯一值得欣喜的是亚洲近年来的教育发展很快,中日韩等亚洲国家大学的整体名次这几年都有明显提升,相比之下,不少欧美国家的大学却有些退步。
韩国2007年只有2所大学进入“泰晤士报版”的高校排行榜,但今年却增加到了4所。为此,韩国《朝鲜日报》以“韩大学全球排名平均跃升45位,成就斐然”为题进行报道,并分析了首尔大学“在对毕业生的评价与教授论文方面”以微弱优势超过北京大学(第52位),因此排名靠前。但文章同时认为,韩国大学的国际化还不够。报道还援引首尔一私立大学教授的话说,韩国的大学也应学习中国的大学,要敢于用英语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自己的论文。
韩国汉阳大学闵贵植教授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个人觉得韩国人关注这个排名“是很可笑的事情”,因为这些英语圈国家的评估显然是不利于非英语圈大学的,而且每个机构进行评估的标准也不一样,没有必要如此重视。而韩国学生和家长还是很看重这些排名的,特别是以专业进行的排名还有一定的诱导性作用。闵贵植认为,以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为调查对象进行的评估似乎更有意义,这样可以知道哪个大学的毕业生更优秀,更具竞争力。
在东亚,日本人曾把毕业于哪所大学看得很重要。日本政坛曾有这样一个笑谈:前首相宫泽喜一毕业于东京大学,最喜欢问别人毕业于哪一所大学。另一位前首相竹下登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就很被宫泽看不起,宫泽甚至曾经带着揶揄的口吻问:“你进早稻田大学的时候考试了吗?”但日本人对欧美国家做的大学排名并不太看重。日本横滨市立大学前校长加藤祐三先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日本人心目中对大学的排名,实际上还沿袭许多二战前的传统,主要是当时日本国内建立的8所“帝国大学”,战后这些“帝国系”大学都已改成了“国立大学”,如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对于“泰晤士报版本”的高校排行,日本人只当成“花边新闻”来看,因为上榜的总会有这几所大学。加藤笑着说:“也许日本人比较满足于国内的教育质量和生活状况,也就不很关心世界上的大学排名问题了吧。”因为日本的国立高校不会根据这些排名去向国家的教育部门要资金援助。
日本九州大学退休教授川胜守毕业于东京大学,他告诉记者,大学排名问题意义不大。他说,日本大学比较重视的是“特色”。比如,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都是研究中国历史即“中国学”的“重镇”,但形成了“东大派”和“京大派”,前者相对重视理论,后者相对重视考证。因此,所谓的世界大学排名对两所学校并没有什么影响。
美校长称排行是“一种游戏”
在今年6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公布的大学排名中,中国北京大学与韩国首尔大学并列第50名。谈起全球高校排名,先后毕业于北大和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中国学生小陆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她认为《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排名标准还是“挺客观和详细的”,比如学生和老师的比例、经费和设备情况等等。这些年,她和美国人提到北大、清华,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与中国人一提到哈佛就有种很敬仰的感觉形成了反差。
小陆说:“美国家长和孩子选大学,是会看每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版的高校排名,但总的说来,美国人的名校情结没有我们严重。”就拿她在美国留学时上的乔治·华盛顿大学来说,2007年在全美最佳大学排行榜列第52位,但从校长到学生都没把这个排名太当回事儿,始终认为它是一所世界一流大学。该校校长曾表示:“这个排行榜实际上就是一个娱乐,一个游戏,排名标准并不科学。学生们没有必要太在意这个排行榜。选择大学时,最重要的是要知道你到底想学什么。如果你想学政治、法律和政府管理,乔治·华盛顿大学是很好的选择。”
全美有4000所大大小小的大学,很多人认为美国为全球高等教育提供了“伟大土壤”。但据《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总编菲尔·巴迪介绍,在今年的排行榜上,第一次有4所美国知名学府跌出了前200名的行列。排名下降已经让美国人有了危机感。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近日撰文说:“最近有一连串有关美国精英大学优势地位受到威胁的报道,即使没有受当前这场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也完全有理由预见我们在这种排行中会继续后退。”他认为,二战后,美国在高等教育方面确立了权威地位,教育成就了美国的伟大,但如果忽视教育,则会使美国衰退。
中国与美英的差距还很大
虽然美英的全球大学排行榜引发了不少争议,但它们客观上还是在影响着人们的认识。好的排名会使一所大学更容易进入一种良性循环,如获得更多研究经费、获取好的生源、提升入学率、赢得各种国际奖项等等。西方很多著名大学都是私立性质,比如美国哈佛大学,这些大学希望通过好的排名来获得更多的社会投资。“现在高等教育评估越来越时髦,但是其中不可避免有商业炒作的因素。”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灿荣和《环球时报》记者谈了自己的感受。他认为,英国最近公布的全球高校排行榜“只是外国高校教育评估机构的一家之言,没有必要太在意,因为国外的这些高等教育评估都有一定程度的西方中心主义和商业特性”。金灿荣说:“关键是我们要对中国教育的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北京大学学者余万里说,国内外的高校排行榜和他的正常教学生活没有太大关联,也没有什么影响,中国一些顶级高校的管理层也不是很看重这些东西。他认为,现在世界上的高校评估和排行还是以西方英语世界为主,中国高校在语言上先天就吃亏了。
对于“为什么在前30名中没有出现中国大陆院校的身影”的问题,巴迪认为,这还是与地区经济实力、居住人口长年教育素质等背景有关,“要知道排名越往前就越不易,因为他们与西方一流高校的距离在不断接近”。他认为,单从教育硬件设施配备上竞争,中国高校或许用不了多久就能赶超美国高校,但从科研理论、学术研究对社会的深层次影响来衡量,就很难给出时间表了。余万里也认为,大学的竞争不仅仅是高校之间的竞争,更是国家科技综合水平的竞争,中国与美英等国在这些方面还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所以“这种差距在一段时间内还会长期存在”。▲
1.美国哈佛大学(1)
2.英国剑桥大学(3)
3.美国耶鲁大学(2)
4.英国伦敦大学学院(7)
5.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6)
6.英国牛津大学(4)
7.美国芝加哥大学(8)
8.美国普林斯顿大学(12)
9.美国麻省理工学院(9)
10.美国加州理工学院(5)
22.日本东京大学(19)
“泰晤士报版”2009年全球大学排行榜部分排名
(括号内为2008年排名)
24.香港大学(26)
25.日本京都大学(25)
30.新加坡国立大学(30)
35.香港科技大学(39)
43.日本大阪大学(44)
46.香港中文大学(42)
47.韩国首尔大学(50)
49.清华大学(56)
52.北京大学(50)
103.复旦大学(113)
153.上海交通大学(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