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境里的机遇
2009-10-14沈彦
党员文摘 2009年9期
沈 彦
智利北部有一个叫丘恩贡果 的小村子,这里面临太平洋,北靠阿塔卡马沙漠。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太平洋冷湿气流与沙漠上的高温气流终年交融,形成了多雾的气候。可浓雾丝毫无益于这片干涸的土地,白天强烈的日晒会使浓雾很快蒸发殆尽。一直以来,在这片干涸的土地上看不到一点绿色,仿佛生灵们都认定此地非绝境莫属。
有一天,加拿大物理学家罗伯特来到丘恩贡果。在这里,他有一个重要发现——蛛网密布,这说明蜘蛛在这里繁衍得很好。为什么只有蜘蛛能在如此干旱的环境里生存下来呢?罗伯特把目光锁定在这些蜘蛛网上。借助电子显微镜,他发现这些蜘蛛丝具有很强的亲水性,极易吸收雾气中的水分。而这些水分,正是蜘蛛能在这里生生不息的根源。
人类为什么不能像蜘蛛织网那样截雾取水呢?在智利政府的支持下,罗伯特研制出一种人造纤维网,选择当地雾气最浓的地段排成网阵。
这样,穿行其间的雾气被反复拦截,形成大的水滴,这些水滴滴到网下的水槽里,就成了新的水源。
如今,罗伯特的人造纤维网平均每天可截水10580升,不仅满足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之需,而且可以灌溉土地。这里已经长出了百年不见的鲜花和青绿的蔬菜。
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有的只是绝望的思维。
(摘自《月读》2009年第7期图:廖新生)